曾经的亲密盟友,如今变成了剑拔弩张的对手。特朗普和马斯克这对“星际搭档”的关系,如同一部高强度反转剧: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现在就互相揭短、公开较量。
这一切的导火索,竟然是特朗普高调宣布的一项名为“星际之门”的人工智能计划。那么,两人关系的裂痕,到底是因为理念冲突,还是暗藏更大的政治和商业博弈?
话说回来,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关系可不是一直剑拔弩张。两人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可谓你追我捧,配合默契。
马斯克不仅公开支持特朗普,还在某些政策上为他“站台”,比如推进美国的电动车普及和太空探索领域的投入。可以说,两人曾在科技创新和美国利益最大化方面有过“短暂蜜月”。
可惜,蜜月期再长,也只是蜜月。权责分明的合作,很快就难以遮掩双方在核心理念上的分歧。
特朗普,是一个将利益最大化贯穿始终的“商人总统”;而马斯克,更像一个在人类未来与科技梦想上赌命的急先锋。这样两个本质“画风”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初看是互补,细想却很容易出问题。
问题的爆发点,就是“星际之门”。
几个月前,特朗普高调站在百余家媒体和众多公司高管面前,宣布了这项野心勃勃的AI计划——“星际之门”。
按照他的构想,这是一套覆盖全球的AI基础设施计划,将结合美日两国资本与技术,打造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一统”。
投资方包含了日本软银集团,以及与马斯克曾有过公开争端的OpenAI团队。而特朗普本人更是极力推销道,这计划将“重塑美国的科技主导地位”。
然而,就在计划发布当天,高潮瞬间被浇灭了——马斯克的推特来了。直截了当地,他犀利质疑软银集团的资金能力,甚至毫不客气地称这个计划“可行性低,彻头彻尾是个笑话”。
这场突如其来的“在线互怼”,让“星际之门”的发布瞬间变了味,也彻底打破了两人仅存的默契。而媒体和公众自然不会放过,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甚至直接喊出了“君臣反目”这样的标题。
当然,马斯克对“星际之门”泼冷水並不仅仅是因为科学家的冷眼旁观,其中还有很深的利益关系。
比如,这次计划的资金支柱之一、日本软银集团,和马斯克的特斯拉、SpaceX也不是“铁板一块”。软银更倾向于对短期回报有高要求的投资,而马斯克的愿景一直围绕长期布局。两者调性完全不同,在过往合作中没少碰出火花。
除此之外,特朗普在计划中选择OpenAI作为合作伙伴这一点,对于马斯克来说更是扎了心。要知道,OpenAI虽然曾经是马斯克的“亲生孩子”,但早前因为管理方向的问题,双方已经翻脸,马斯克甚至彻底抽身离开。
从软银到OpenAI,整个“星际之门”的架构似乎是在分毫不让地绕过马斯克,难怪他要站出来开喷。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次口水战,那就图样图森破了。特朗普向来是个深谙权谋的高手,他的行动很少没有后手。
据一些政治观察家的分析,特朗普不仅将“星际之门”看作是重塑自己政绩的手段,更试图绕过马斯克分割AI话语权。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他可能还在这一过程中,布了另一盘“大棋”。
这盘棋,就是将马斯克推向中美技术博弈的风口浪尖。比如在TikTok的问题上,特朗普已经开始展示这种策略。他声称,如果TikTok被美国公司收购,其盈利要按比例分给美国政府。
这种“分肥”政策不仅意图直接打击中国科技公司,还暗示了所有与中国有合作的美国企业都可能被卷入。
那么,马斯克和中国是什么关系呢?答案很简单——非常紧密。从特斯拉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到中国市场占据全球销量的重要比例,马斯克离不开中国。
可一旦被推到中美对抗的中心,他必须在“讨好美国政府”和“保住中国市场”之间做出选择。而这种“选边站”的压迫,怎么看都像是特朗普有意为之,意图通过“捧杀”让马斯克进退维谷。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次和特朗普的矛盾绝不仅仅是一场关于AI的辩论。更深层次的,是对他整个人生布局和商业策略的挑战。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SpaceX,全球化运营已经是他避不开的话题,而中国市场和技术合作对他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特朗普继续加码,把马斯克卷进中美技术竞争的泥潭,他是否能够在坚持自己的科技理想的同时,不被政治博弈“反噬”?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看起来,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博弈正在演变成一场跨越政治、资本与科技的多边较量。
而这不仅仅是两人的“私人恩怨”——背后牵涉的,还有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和经济格局。也许,我们正在见证的是科技巨头与政治巨头之间逐渐崛起的一场“世纪冲突”。
既然都走到这一步了,谁会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