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两个儿子皆中将:长子维护社会安定,次子令越军闻风丧胆

思天阅览过去 2024-12-19 18:12:42

说起开国中将秦基伟,大家或许对他的功绩如数家珍。他是红军时期有名的“红小鬼”,曾凭借着一腔孤勇,夜闯日军炮楼。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更是打出了震惊世界的赫赫战绩。

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两个儿子也继承了他的虎将精神,先后成为了国家中将。

秦基伟的两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又有怎样的功绩?

艰苦的战斗年代

秦基伟出生在革命老区湖北黄安。在旧社会长大的他,饱尝了底层人民的辛酸与苦楚。

在经历了双亲离世、地主豪强肆意欺压后,秦基伟决定要与命运的不公作抗争。

在他十三岁那年,家乡爆发了黄麻起义。为了捍卫农民的权利,幼小的他拿着一把梭标就加入到了起义队伍中。

就这样,一个浑身是胆的“红小鬼”便诞生了。

虽然他年纪小,但他在战场上那股不怕死的拼劲儿却不输一些老将。

在经历了几场恶战后,秦基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打死了第一个敌人,缴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把枪。

营长见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大的成绩,便亲自给他封了一个“秦大刀”的称号,希望他能永远保持这种不畏牺牲的勇气,并在未来可以独当一面。

秦基伟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披荆斩棘,职位也从一名普通战士升任为指挥员。

当了领导后,秦基伟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他出身贫寒,没上过几天学,有时候连地图和电报都看不懂。

为了顾全大局,他克服了精神上的压力,开始没日没夜地认字读书,研究兵法。

在抗战时期,他组建了一支太谷游击队。部队里有很多“学生兵”,他在作战之余也经常对大家不耻下问。

在白天时,他就是带领着众人浴血奋战的大将军;等到了晚上,他就是虚心求教的好学生。

那段时期,他常常随身带着一本字典。为了学习,他先后翻烂了四五本字典。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无意间缴获了一本《孙子兵法》。

那时敌人的飞机经常来我军阵地上轰炸,部队不便行动,秦基伟就趁这个时间,将这本书读了三四遍。

耳边是敌机的轰鸣声,但他却始终聚精会神地专注着书里的一字一句。

后来,他将书本上的所学,全都运用到了实战上面,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指挥风格。

也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做事精神,让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到建国时期,他已经成为中央器重的虎将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再次带着部队奔赴了战斗一线。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秦基伟指挥着部队坚守在阵地上,抵挡住了美军一次次疯狂的轰炸与进攻。

战斗到关键时,部队已经伤亡惨重。三兵团司令王近山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打,一个是撤。

秦基伟毫不犹豫道:“15军就是打光了也坚决不后退!我们死也要死在上甘岭!”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还将指挥部设在了战场最危险的边缘。

在他的率领下,15军的将士们最后以顽强的毅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回国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并骄傲地说:“15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

1955年,秦基伟凭借着卓越战功,成为了开国中将。

即使后来退出了战场,他也依旧奋斗在国家的一线,为全国人民的幸福而呕心沥血着。

而他所具备艰苦卓绝、不怕困难的红色精神也被传承了下去。这一点,从他两个虎将儿子身上得以窥见。

努力奋进的大儿子

秦基伟将军有两个儿子。他们的经历、性格大不相同,但却都具备着父亲坚毅果敢的性情。后来两人也相继获得了中将军衔。

大儿子秦卫江是在1955年出生的。那时正是秦基伟刚刚结束了戎马生活的时候。

秦卫江从小便是听着父亲征战沙场的故事长大的。他深深被父亲的家国情怀所感染。

在其他孩子还在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他的心中便埋下了一个从军报国的梦想。

后来,他经历了国家建设的困难时期,深切体会到了人民万众一心,共渡难关的岁月。从此,他对人民与国家的感情又深了一层。

读书期间,他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精神,刻苦读书,帮助同学。在生活中,他也从未仗着父亲的身份,为自己搞过特殊。

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成为了国家的精尖人才。

毕业后,他放弃了高薪的职位,毅然投身到军队建设中。即使到了军队,他也从未透露过父亲的身份,而是脚踏实地地从基层部队干起。

凭借着艰苦的训练,以及过人的毅力,秦卫江在体能、射击与军事训练中脱颖而出。经历了几年的磨炼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授衔那天,一向严格的秦基伟罕见地夸奖了儿子。他告诫儿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进步,要经受得住考验,跟上国家的脚步。

秦卫江谨记着父亲的教诲。后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国防大学的硕士学位,成为了一名新时代军人。

4年后,他成为了北京军区27集团军军长。在这段时间,他率部驻守石家庄,尽职尽责地维护着社会的安定与和平。

又过了几年,他凭借着优秀的表现,被授予中将军衔。

艰苦奋斗的小儿子

次子秦天生于1957年,他与哥哥的经历相差无几。但比起稳重成熟的哥哥,秦天则继承了父亲年轻时的活泼好动。

秦天非常喜欢看战斗电影。每次看到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时,他便总是会热血沸腾。

他时常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上阵杀敌,成为保家卫国的大英雄。在平时,若是遇到小伙伴被欺负,他也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由于小儿子好动,秦基伟对他的管教便多了一些。每次儿子一和别的小朋友有冲突,他便会先教育儿子,让他向对方认错。

正是父亲这种“先人后己”,多为他人着想的教育理念,让秦天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正直善良的男子汉。

在16岁那年,秦天便参了军。对于那个年代来说,他入伍确实早了一点。

但秦基伟完全尊重儿子的选择,并告诫他说:“我不会给你任何关照,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今后走到哪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努力。”

“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军人,将来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下去,不可中途打退堂鼓!”

虽然父亲语气严厉,但秦天知道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期许。于是他毅然地点点头,表示一定不会给他丢脸。

之后,他也像大哥一样,“隐姓埋名”从基层部队干起。由于表现优异,训练刻苦,他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几年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235团团长。

老山战斗打响后,他所在的部队收到了前线作战任务。由于是第一作战,秦天非常紧张。临别时,他不舍地与父亲告别。

秦基伟看出他的顾虑,便严肃道:“你都当团长了,这点小仗算什么!”

秦天在父亲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鼓励和安慰。之后他成功克服了心中的阻碍,坚定地带着战士们奔赴了战场。

敌人借助地形的优势,不断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轰炸。秦天身先士卒,勇猛地冲杀到了敌营中。

其余的战士见团长如此骁勇,也纷纷消除了恐惧心理,跟随团长拼杀起来。

秦天为战士们充当了一个好榜样。在他的指挥下,我军成功完成了多次突袭任务。

后来,面对越军“钻洞”,躲避我军炮火的伎俩,秦天发挥聪明才智,想出了一招“赶羊进圈”的计策,成功将敌人逼出山洞,最终将其予以歼灭。

战斗结束后,秦天也以显著的战功,成功获得两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的荣誉。

多年后,他也被晋升为中将。

秦卫江与秦天都继承了父亲的不畏牺牲、一心为国的美好品质。他们不仅是祖国的栋梁,更是红色精神的继承者与传承者。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