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代钱币的璀璨星空中,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纪念慈禧太后70大寿而铸。张炯伯在《广东省造壹两银币》中提到:“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
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蒋仲川在《中国金银镍币图说》中也持此观点。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户部推行“一两本位”时,广东造币厂为庆贺慈禧60大寿所铸之币 。
还有人认为,此币是1898年光绪权力到达巅峰之时铸造,因宫廷政变,光绪帝被慈禧投入监狱,该币才未能流通。虽然说法不一,但无疑都为这枚钱币增添了神秘色彩。

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设计精美,工艺精湛。
其正面以珠圈为界,珠圈外上端刻有“广东省造”四字,下方为“库平七钱二”或“库平重一两”字样,左右两侧各铸有一蝙蝠图案。“蝠”与“福”同音,寓意吉祥。珠圈以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
银币背面珠圈外面铸双龙戏珠图案,两条神龙纹路清晰,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犹如神龙翱翔天际,极其瑰丽。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与正面的蝙蝠图案相对应,构成“福寿双全”之意 。

据华光普的《中国银币目录》记载,当时制造了3万枚,但大多被融化,仅留下少量样品。截至2018年9月,公认有记载的广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总共有8枚。
施嘉干先生收藏阳版一枚,1998年由其妻子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李伟先先生收藏阴版一枚,解放后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耿爱德收藏两枚,一枚阳版被美籍人杰斯·彼得斯买走,另一枚阴版被美国人古德曼买走,后被台湾大收藏家张秀清买走收藏于台湾鸿禧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枚;马定祥先生藏有铅质阳版一枚 。

2017年,双龙寿字币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出2100万人民币的高价,被一位新加坡的华侨商人所得,刷新了2016年该币以1700万元成交的交易记录。
在2022年西泠拍卖会上,一枚广东省造库平壹两双龙寿字银币以805万元人民币成交 。
在2025年2月10日的拍卖中,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成交价达到了888万人民币。
不过,由于双龙寿字币价值高昂,市场上赝品泛滥。

首先,看工艺。真品的雕刻工艺精湛,线条流畅自然,无论是文字还是图案都有神韵,比如蝙蝠的形态生动,龙纹的细节丰富。而赝品往往工艺粗糙,线条生硬,图案模糊。
其次,称重量。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的重量约为37.3克,库平七钱二的重量约为26.8克,虽在流通中可能有轻微磨损导致重量略有差异,但如果偏差过大,就很可能是假币。

再者,观察包浆。真品的包浆自然,是长时间氧化和流通形成的,颜色均匀,有层次感。假币的包浆则往往是人工做旧,颜色不自然,容易脱落。
另外,还可以借助专业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币面的细微特征,真品在细节处会有独特的防伪特征,而赝品难以模仿到位 。

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精美的工艺、稀少的存世量和极高的收藏价值,成为了中国近代钱币中的传奇。
它不仅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珍品,更是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和货币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