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

磊磊看社会[已注销] 2023-06-22 23:57:04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有着避瘟保健和追念先贤的传统节俗,要包粽子、佩香囊……并且除了粽子,也有其他美食。

那么,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和习俗?

端午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包括赛龙舟、挂菖蒲、佩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等等。其中包粽子、吃粽子最为人们所熟知。制作粽子的过程非常有趣:先准备浸泡一夜的糯米、新鲜的粽叶、爱吃的小料以及棉线。取一片或两片粽叶,卷成漏斗形状,添加适量糯米和小料,将多余的粽叶收拢覆盖漏斗开口,剩余粽叶沿四面体边缘收紧,棉线系紧,一个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代表食物,一说是为了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啃食屈原遗体,二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

端午节佩香囊是为了清香、驱虫、避瘟。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同时还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通九窍、防瘟病。在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赏诗词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郦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端午养生

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凉食。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饮食上应多吃菜,少吃肉;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喝水。

端午时节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0 阅读:1

磊磊看社会[已注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