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追忆峥嵘岁月

落榜进士 2025-02-20 20:38:51

抗日战争,人们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也不会忘记来自其他国家政府和民主人士的支持。这其中有帮助中国建立空军的美国飞行员陈纳德,有和其他国际友人在南京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25万中国人生命的拉贝,还有在战场上救治伤员的加拿大人白求恩和印度人柯棣华。

其中白求恩和柯棣华大夫都逝世在河北保定唐县,当地专门建设了纪念馆,用来纪念,也用来感谢两位国际主义战士无私奉献、光辉战斗的一生。

纪念馆位于唐县县城,为典型中式建筑外观,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牌坊、回廊、石狮、琉璃瓦……处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中国元素。

整个纪念馆由纪念堂、白求恩生平事迹陈列馆、柯棣华生平事迹陈列馆组成,其中展示了300多张照片图片和80件白求恩和柯棣华的生前遗物。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关于白求恩事迹的课文,纪念馆中的油画正是课文中的配图,也因此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位金发碧眼的大夫并不陌生,许多城市还建有白求恩医院用来纪念他。

白求恩大夫是在1938年初来到中国的,在此期间,不仅救治了大批伤病员,还为八路军培养了许多医务人员。在华期间,白求恩大夫的居住条件相当艰苦,一个小小的房间,一套木桌椅和一张看似随时都会散架的床就是全部家具。

来华近两年时间里,白求恩大夫一直是忙碌的,他曾用一周时间对520多名伤病员逐一检查,曾用一个月为147名伤员做了手术。后在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白求恩大夫曾对毛泽东许诺要救活75%的重伤员,在他病逝后,毛主席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来表达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感激和敬意。

人们称柯棣华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事实上,在1941年,柯棣华也确实接替了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这位出身贵族,毕业于英国皇家医学院的医生也是1938年来到中国的,并在1939年参加了八路军医疗队,甚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期间,柯棣华大夫无私救治士兵、热心帮助村民,许多珍贵照片和图片记录了他的工作脚步。

生逢盛世,硝烟战火已经远去,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战争的残酷,更不会忘记残酷战争中闪耀的光辉的人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