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玉雕中的链雕在于“险”,薄胎在于“难”,薄意在于“妙”,那么,汉八刀则是“精”。
有多精?——精工,精妙,精髓,精气神俱佳矣。
我更愿意将这种极具中国传统味儿的玉雕工艺阐述成一种“专属大国的艺术气度”。
一股骄傲肾上腺正在飙升……
汉八刀,秦汉玉雕工艺风格的集大成者。线条简练,刀法粗狂,属性犀利雄浑,风格自然豪放、锋芒有力、棱角分明,毫不拖泥带水,一句话:猴赛雷!
我们先来感受下:
锋芒毕露,犀利的很……
当然了,汉八刀这种“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作风,太过于犀利分明,有人认为它似乎有点简单粗暴了,毫无想象的空间,不给人留退路,完全没有中国人历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委婉含蓄...
这才是秦汉大一统的霸道好么?简单粗暴,霸气侧漏,为毛要遮掩?为毛要婉转?为毛要柔和?大国强国从来就不走委婉路线的,盔甲刀锋般的双翼,毫不手软。
玉友们,你们以为在秦汉之前,玉雕也是这样的“开门见山”?错。
商周春秋战国年代,玉器风格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粗糙滴,图案纤巧繁复,细枝末节很多,并且,受神秘威严的宗教氛围影响很深,也就是说,条条框框颇多,有点“畏手畏尾”的感觉,未免流于小家子气了。
秦汉向来彪悍,玉器亦不甘落后,挣脱束缚,简洁干脆,浩然雄浑。“汉八刀”便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
上边说了,先秦的玉雕工艺略显粗陋,工艺火候上还是不够“精”。秦汉时,玉器就已出现了圆雕、高浮雕、透雕作品,镶玉工艺也增多,琢制技巧、艺术手法极为精湛,花纹粗细并用,还出现了游丝刻和毛雕。——整个就是一大写的“精工考究”。
汉八刀就是这“精工考究”中的佼佼者。
看起来,它寥寥数刀,条纹简单都不带转弯的,又叫“八刀”,都怀疑是不是八刀就搞定了?
其实“八刀”并非指只有八刀而成,而是一个虚数,代表玉雕风格寥寥几刀,干净利落,锋芒有力。当然有另一种解读,说汉八刀是“琀背刀”的口音误读汉玉鹅,这尾巴也是犀利。
况且,“汉八刀”不是用刀而是用水砣砣成,从西周的斜碾工艺衍生而来,“斜碾工艺的流程应是将砣具偏倾角度,利用其侧刃带动潮湿的解玉砂碾制,使线痕呈现出一面深、一面浅的斜坡状,因此后人又称之为‘一面坡’技法。”
它虽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纹饰堆砌,但线条平直有力,玉器对称工整,黄金分割,像是用刀刻画出来的一样。重要的是,这种工法给玉器注入了饱满的生命力与雄浑霸道的大气场。粗暴绝非粗糙,简练绝不简陋。
说到汉八刀,其代表作不得不提一下赫赫有名的“八刀三剑客”:八刀蝉、八刀玉翁仲、八刀玉猪。
1、八刀蝉
规整平正,雕工浑厚,集汉八刀精髓于一身。
师傅们在玉蝉背部或者腹部运用了“八分背法”的工艺,蝉双目斜凸于两侧,中间呈八字形凸出,爽朗脱俗、风骨傲挺的形象一目了然,这种蝉型,生命力饱满,气场不俗。八刀蝉含气饮露,逍遥自在,出污泥而不染,古人说它是“生以为佩,死以为琀”。古人对这只小萌虫的倾慕,请自行体会。
2、玉翁仲
在汉朝时期非常流行,人们将玉翁仲佩于身,以驱魔镇邪,是当时流行的使用配饰,用于辟邪保平安。
翁仲姓阮,相传是越南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尧勇异于常人,为秦始皇大将,统一六国中立下功劳,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
汉代白玉翁仲,多以汉八刀砣工造型面世,刀法刚劲有力,线条简炼,刻线细深,寥寥数刀将开脸、衣袖、身体勾勒,比例完美;头戴小帽,只用弧形阴刻线显示双眼与嘴,省略鼻子,长三角下半部生动呈现长长的胡子,背部只用四条刻线将腰带、衣、袖、身体展现。
3、汉代八刀玉猪
多作伏卧状,线条洗炼流畅,极具特色。下刀稳、准、狠,神态逼真,宛如“八刀”琢出几道简单的直线和弧线就显示出猪的形态,简单却极富特色。当然了,八刀猪象征财富,一生锦衣玉食,各种有钱,各种土豪。
“汉八刀”,后人对它的解读有太多个版本。不过是:
其一,刀工简练、粗放,宛若八刀而就;
其二,用刀讲求左右对称,奏刀后左右两道线槽形成“八”字效果;
其三,八刀为虚数,形容寥寥几刀就成大器,赞工艺精湛,火候到位;
其四,雄浑奔放、干净利落的玉雕style...
汉八刀,我看叫“汉霸道”更好,又有什么不妥?
确定是汉八刀,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