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树兄弟情”,浓浓鸡汤情,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骗局

探花小哥 2019-06-22 15:20:10

我国古典小说集《今古奇观》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题目就叫“紫荆花下说三田”。大意是古代有田氏三兄弟,老大、老二先后娶妻,但始终没有分家,大家一直一口锅里拎勺子。等到老三成家立业,三媳妇觉得阖家吃大锅饭不公平,就撺掇老三提出分家。作为家长的老大无奈,只好同意,把所有财产都分作三份,可是院中一棵祖传的紫荆树成为难题。为了公平起见,他决定一树截作三段,一家一段。

合计定了,不过当时没有动手,哪知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怪事出现了,那株本来花开正茂的紫荆树竟然一夜之间枯萎了,推了推,随即倒下,地下的根系都暴露出来。三兄弟见到此状,十分感动,认为树都不忍分离,何况乎人,于是改变了分家的决定,重新生活在一起。这个故事被发掘后,历代传扬,成为千古美谈,是古代兄弟情谊的代表事例,并且把“分荆”发展成专用名词。它作为心灵鸡汤,不知道感到了古今多少人!

然而,如果透过这件事的表象,本着理性的思维去探究真相,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树能通神吗?反正在科学昌明的现代,我们没有发现地球上任何一棵树具有这种功能。但这件事既然影响如此广泛,显然确有其事,那么如果刨除“怪力乱神”,这棵紫荆树看似神异的表现能够解释吗?

探花小哥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做了功课,最终认为可以解释。紫荆树最大的神异之处就是早晨枯萎,而后来又生机恢复。这怎么解释?其实很简单。紫荆树属于早春开花的植物,彼时气温很不稳定,夜晚常常有霜冻。紫荆花有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如果气温超过十五度,它满枝条的小花会表现得十分饱满,形成“满条红”的美丽效果。反之,如果温度比较低,它出于长期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会降低花瓣中的水压,对外表现则是花瓣失水、收缩、低垂,便如同枯萎一般。

由此,小哥分析,极有可能当天温度过低,紫荆树表现出后者状态,当时人们不明白,便附会紫荆树神异,发生这样“人性”变化。至于紫荆树一推就倒,根系暴露,日后依然成活。这是因为,紫荆树生命力比较强,春天移植根系不带土团都能成活。这棵紫紫荆树属于祖传,至少上百年以上,它的根系分布很广,虽然推倒,但依靠其余根系恢复生机丝毫不成问题!

这时有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如此古树,既然根系分布很广,怎么会一推就倒呢?其实这也是今天的重点!探花小哥断定:“紫荆树兄弟情”,浓浓的鸡汤情,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骗局!就建立在这个疑问上。我们前面既然排除了紫荆树的神异,那么所谓“神异”就一定是人为。这个疑问很好解释,一定是有人有意暗中进行了挖掘,借题发挥。

那么这个人又会是谁?出于什么目的?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朝廷奉行的是“以孝治国”,对家庭最重“孝悌”,整个社会都倡导这样的风尚。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单干”成为必然,于是就形成新旧观念的角力。不分家对谁利益最大?当然是田家老大!而且我们看田家老大的表现:向树大哭。两个兄弟道:“此树值得什么?兄长何必如此痛惜!”田大道:“吾非哭此树也。思我兄弟三人,产于一姓,同父合母,比这树枝枝叶叶,连根而生,分开不得。根生本,本生枝,枝生叶,所以荣盛。昨日议将此树分为三截,那树不忍活活分离,一夜自家枯死。我兄弟三人若分离了,亦如此树枯死,岂有荣盛之日,吾所以悲哀耳!”……如此,到底是谁精心策划的骗局是不是昭然若揭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