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虽然过去像烈火烹油、鲜花织锦般红火,但是贾府一被抄家,依旧是树倒猢狲散。王熙凤提前预知了危险,她把女儿送到娘家避难,谁知道贾府一出事,他们就把女儿巧姐卖到青楼里去了。
王熙凤随后也被下了大狱,她知道女儿落难,但此时的她已经自身难保,根本救不了自己的女儿。女儿是她的命,但是此刻,她什么办法都没有了。万幸,刘姥姥顾念当年的恩情,她花钱打点到大牢来看王熙凤。
看到王熙凤的落魄,刘姥姥心疼不已,尤其听到巧姐被狼舅奸兄卖到青楼里去了,她跪着给王熙凤保证:无论如何她都会把巧姐给救出来的。刘姥姥和王熙凤之间非亲非故,最多也就算是远房亲戚,她为何会这么费心费心帮王熙凤呢?
第一,刘姥姥要报恩,王熙凤救活了他们一家
刘姥姥和王家的亲戚关系,都是因为女婿的祖上和王家偶然连了宗,所以这样的关系兼职远的不能再远了,刘姥姥之所以还上贾府的门来找王夫人,王夫人懒得管就让王熙凤处理刘姥姥。
刘姥姥第一次到贾府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秋风,她没有儿子和老伴就被女儿接到家里去供养,女儿一家没钱过冬,刘姥姥为了女儿不受气,他们一家能够有活路,所以,她才腆着老脸到贾府去打秋风。
王熙凤一眼就看出了刘姥姥的意图,但她还是给足了两家人的体面,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和一吊钱让她雇车回家去。20两银子对王熙凤来说不过就是一个月的月钱,却足够刘姥姥一家四口一年的花销了。
这笔钱,就算是王熙凤不给,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却是刘姥姥一家的救命钱,所以这份恩情是后来再多的东西都没有办法比拟的。其他的算是锦上添花,这一份确实雪中送炭。
因为这份恩情,所以刘姥姥第二年地里的头茬瓜果成熟了,她才送到贾府以示感谢。谁料,她去的时候刚好就被贾母知道了,贾母想要寻个积古的老人说说话,所以她就被留下来了。
虽然拿她取笑了好几日,但是也让她见识和吃了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她临走时还送给了她很多东西,王夫人给了100两,贾母给了衣服、药品和糕点还两福袋金银锞子,王熙凤也给了不少东西。
王熙凤给了她准备了大半车的礼物,还有单独的8两银子。王熙凤对她的恩情让她一直记着,这因为王熙凤这一次真的就把她当做亲戚去对待,而不是敷衍,这份情刘姥姥铭记于心,如果没有王熙凤的插科打诨,她不会得到贾母的喜欢和贾府上下的善意,对此,刘姥姥是十分感谢的。
她这一次从贾府得到的东西,足以让他们家很长一段时间都能够过得安安稳稳了。如今贾府落难了,别人不落井下石就很好了,但她确实知恩图报的人,她自然要感谢王熙凤,王熙凤当年等于救活了他们一家人,所以,她一定要来会救下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第二,刘姥姥是巧姐的干娘,不忍心让她沦落风尘
刘姥姥对王熙凤格外的怜惜,这是因为她还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的干娘。巧姐的名字“巧”还是她给巧姐取的呢!
巧姐因为生下七夕,也就是七月初七,古代认为这个日子不好,刘姥姥说若是想要压得住这个日子,就要给巧姐取“巧”这个字,只要应了她这个字将来巧姐不管遇到什么都可以遇难成祥。
刘姥姥给巧姐取了名字也就等于就是她的干娘了。巧姐被卖到青楼里,她的身份肯定是要被老鸨逼着接客给她赚钱的,刘姥姥看着巧姐此时已经无依无靠了,她不能够见死不救。
他们家的房产和地,大部分都是第二次去贾府是得到的钱采买来的,如今,赎回巧姐要花一大笔钱,她也愿意倾家荡产去救巧姐,因为她不救她就没人救她了。
第三,都是一家子的缘分,巧姐嫁给了板儿
刘姥姥救了巧姐也算是一个缘分,因为板儿和巧姐在小时候就无意中定下了一桩姻缘,如今,巧姐被刘姥姥所救,她就给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做了孙媳妇。虽然巧姐无法再回到过去富庶的生活,但是也能够在刘姥姥家里享受一个平淡安宁的生活。
板儿按照过去的家庭背景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和巧姐成婚的,如今倒是有了这份机缘。巧姐是大家小姐,她的经历和见识都是一般女孩子没法比拟的,能够娶到她,也是刘姥姥一家的幸运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