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一统六国,为何偏偏留下了赵高这个祸害?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9-15 11:43:13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一统六国,为何偏偏留下了赵高这个祸害?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情,那就是:

秦始皇从来没有觉得赵高是一个“祸害”。

还有,赵高虽然是一个“阉人”,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太监。

因为他并不是幼年“净身”,而是到了中年才因罪受宫刑被“净身”的。

下面,就有笔者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赵高的“丰功伟绩”。

ps:由于《史记》赵高并没有单独列传,所以我们只能从别人的传记中寻找赵高的蛛丝马迹。

关于赵高的身世,《史记·蒙恬列传》有以下记载:

“赵高者,诸赵僇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虽然语句不多,但表述地却十分详尽,信息量极大。

关于赵高的身世,近现代历史学界一共有三种说法:

1.秦国宗室(目前最广泛、最官方的说法)

2.祖上本是赵国王室,作为质子来到了秦国,娶秦人为妻并在此繁衍生息。

3.生于咸阳城内,与王室略有瓜葛。

关于赵高的身世,曾经在史学界引起广泛热议,各派代表人物争论不休。

但其实,“诸赵疏属”这四个字就已经表明了赵高的身份了。

在《史记》中,“诸”加上某个姓氏代指的就是本国的宗室子弟。

比如在《史记·田单列传》里,就有这样的描述: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说的就是田单是田氏齐国的宗室。

因此,赵高虽然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但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是一个秦国的宗室子弟。

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让赵高有了接近秦始皇并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还有“生皆隐宫”,许多人受到了现代不良“网络历史小说”的荼毒,误认为“隐宫”是“天阉”的意思。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隐宫”在后世的意思笔者不知道,但在秦国时期,“隐宫”绝对不可能代表“天阉”的意思。

《云梦秦简》中曾对“隐宫”有过详细的介绍。

“隐宫”是秦时的国营手工业作坊,在里边工作的主要是刑徒。

而赵高的母亲因为犯了罪,所以“被刑僇”,来到了“隐宫”里,接受劳动改造。

赵高兄弟几人,就是她母亲在“隐宫”里劳动改造时期生下来的。

2009年出土的汉代《张家汉简·户律》中也提到过“隐宫”一词,所代指的也是“劳动改造的地方”。

因此,在秦汉时期,“隐宫”就是劳动改造的地方。

赵高的人生本来很平平无奇,这一点从他的自述中也能得到答案:

“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秦朝虽然实行“军功爵”制度,但“家”和“国”仍然没有区分开,因此本应管理天下公务的“九卿”大部分的职责还是管理皇家事务。

也就是说,秦朝时期的大部分官职还是世袭罔替的。

赵高的“刀笔吏”也是这样。

由于父辈是一个“刀笔吏”,所以赵高也世袭了“刀笔吏”这个职位。

进入官场的赵高由于办事效率高,而且业务能力强,而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并成功成为了“宦者”。

大家注意,这里的“宦者”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宦官”。

秦时的“宦”指的是秦王身边的所有侍从。

秦始皇死于始皇帝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而赵高此时已经入宫二十余年了。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赵高是秦始皇十几年的时候进的宫。

平步青云后的赵高估计是有些飘了,所以一不小心又触犯了秦国法律。

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

“秦王闻高彊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在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得知,赵高已经成为了“中车府令”了。

“中车府令”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大清朝仪銮使”,是与皇帝关系非常紧密的存在,清朝著名贪官和珅就是以这个官职发的家。

而且秦始皇对赵高真的十分信任,所以才“私事公子胡亥,喻以决狱”。

但此时的赵高和胡亥应该还没有篡权夺位的野心,因此赵高也就尽心尽力地教导公子胡亥法律。

只可惜,好景不长。

不久赵高就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触犯了秦国法律。

这个“大罪”是什么,因为司马迁并没有明说,所以我们也无法猜测。

好在赵高与秦始皇关系很好,所以秦始皇最终赦免了他。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赵高最终还是被处以了“宫刑”(与司马迁一样,是破坏生殖器官的刑罚)。

这让赵高的心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为他日后和胡亥狼狈为奸、谋权篡位埋下了伏笔。

PS:许多人以《商君书·境内篇》中“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为由,认为:

赵高爵位在二级以上,所以可以凭爵位抵罪,但由于罪名过大,所以蒙毅才想要法办。

好在秦始皇认为赵高是“敦之于事”(办事情矫枉过正),才饶了赵高一条小命。

但这并不意味着秦始皇愿意为了赵高得罪蒙毅。

在秦始皇眼里,赵高只是一个“忠臣”,但蒙毅却是一个“亲信”。

因此在《史记·蒙毅列传》中,蒙毅才可以和秦始皇一起乘车,进入秦始皇身前。

“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如果蒙毅一心想要诛杀赵高,秦始皇也一定不会阻拦。

只可惜,此时的蒙毅和秦始皇都没有把赵高这个“小官”放在心上。

为了赵高这么一个“蝼蚁”伤了和气,是非常不值得的。

只是不知道如果蒙毅知道日后自己是被赵高害死,秦始皇知道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是被赵高灭亡的会是什么表情。

两人是否会后悔当时饶了赵高呢?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