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我们生活中作为交通工具,一直都读chē这个音,象棋中的“車”为如今“车”的繁体字,读jū,如果下象棋时读chē搞不好会被人笑话,为何象棋中把车读作jū呢?
象棋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益智游戏,对弈时,双方各有7种共计16颗棋子。7种棋子中,帅(将)、仕(士)、相(象)、马、炮、兵(卒)这6种棋子叫法都和现代一样,唯独车不读chē而读jū,并且只在象棋中读这个音。
车(chē)的读音在汉代才出现,在此之前车都一直读jū。据说最早车(jū)读音来自驹,驹指的是马,古代的交通及作战工具。
汉代的刘熙《释名》中:“车,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车,舍也,行者所出,若车舍也。”意思是汉代之前读jū,是取其可以居住的意思,取居的音。而后读chē,是取其可以当做房舍的意思,取舍的音。
实际上,在象棋诞生的战国时期,车读jū,指的是战场上的战车,是一个作战单位,包含马匹和后面的车及所有武器,所以车在象棋中横冲直撞,相当于如今的坦克。而后将车读作车,是用作于交通工具而言,其失去了战争工具的作用,所以作为交通工具时读车(chē)。
类似如此的还有炮,最早炮是写作“砲”,石字旁,是以古代用于攻城的投石机为原型,并不是指后来使用火药的大炮。
所以車在古代有两个读音,先是被作为战争武器时读作jū,而后被当作交通工具时读作chē。象棋中的读法正是沿用了最早的車字的读音,也侧面反应了我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象棋的故事据说象棋为西汉功臣韩信发明。当时韩信被吕后陷害入狱,狱中一小卒对韩信非常敬佩,希望韩信传授他一些军事要诀,于是受到照顾的韩信在临死前送给小卒一副棋,对其称只要专心研究这副棋定能百战百胜。可狱卒日夜研究也没得出什么结果,倒是把这副棋用于娱乐,后经过世代改进成为了如今的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