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魁溪||延津人究竟来自何处

午后阳光茶语 2024-12-11 04:37:41

相传古代,一神龟降临中原,化为一城池,神龟四爪,化为东、南、西、北四城门,龟尾化为“魁星阁”,伫立在城的东南角,站在魁星阁顶端,可遥望宋京。龟首化为一个七层宝塔“万寿塔”,昂首挺立在城西北,宝塔顶端的塔葫芦,金光熠熠,常年饱受风、雨、雷、电的陶冶、励炼,又常年饱受日月的精华哺育,一天,塔葫芦在茫茫雨雾中,突然慢慢张开嘴,从中走出一金童,在茫茫雨雾中,金童施展法力,佑护这一方生灵。成为佑护这一方免受生灵涂炭的至宝。

延津县城古地图

古人曾相传,下雨天流经宝塔塔葫芦的雨水就能治百病。古人就有人历经百难,冒险在雷雨天取得神水,用流经塔葫芦的天水治顽疾,百治百效,声名远扬。

延津万寿塔(拍照周魁溪)

又传,一视金童为奇宝的南蛮子闻讯后,觊觎宝贝,千方百计的想窃为己有。于是,他在一雷雨天气施法,用一百个烧饼要哄出金童,窃宝归己。当他抛出第九十九个烧饼,塔葫芦张开嘴,金童刚要出来之际,被一道士发现,道士施法,破了南蛮子的法术,南蛮子盗宝未遂,而塔葫芦里的金童,从此再不面世,只在“塔宫”里边佑护这一方生灵 ……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唐朝始建、明末重修的延津大觉寺万寿塔,唐朝“天宝”年间始建,毁于明“嘉靖”28年,两年后重修,历时36年,在塔的顶层,有周氏六世祖,当时的一品官,兵部侍郎周詠修缮万寿塔石刻题词。

周詠为万寿塔复修竣工题词(1585年)

重修后的万寿塔,分七层,高28.4米,底周长23.1米,塔的建筑风格,有深厚的阁楼色彩,每层顶部,都有青砖雕砌的阁楼飞檐,檐下六面墙,每面都有一个圆顶砖砌圈楼门,飞檐伸出墙外二尺多,精雕细刻,构思巧妙。下层为砖雕斗拱,中层为磨砖仿椽头及飞檐,上层为磨砖莲花瓣,层次分明,牢固美观。塔的用料,除塔基垒砌一米高的青石条外,其余全是青砖砌成。塔体结构,分内外三层,内层是一六角圆柱,外层为里圆外呈六角形,中间层为半实半虚的螺旋式登塔阶梯和通道。塔的最高层,中心竖一大木柱,至塔顶部改为铜刹,和塔尖葫芦连成一体。

延津县原南关城门这是目前仅存的城门原图

历经千年风雨,万寿塔现仍崎立在延津县城内的西街西北角大觉寺内。县城东南角的“魁星阁”和四个城门,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仅有大觉寺万寿塔在延津县文物局的保护下,又经近年的精心维护和外观的装修,每到晚间,华灯齐放,向人们述说着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大觉寺内供奉的神祇塑像前,在神道日,香火鼎盛,参拜的信众,络绎不绝。

延津大觉寺

延津大觉寺大殿

延津明初大迁徙考证

据史料记载,公元1368年,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战乱之后,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终于一统天下,志得意满的登上雕龙宝座,做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但经过长期的战乱,新建立的大明王朝,所面对的是一幅遍地疮痍、凋敝不堪的景象。尤其是在中原地区,由于长期的黄河泛滥、自然灾害和频繁的战争,至自古中原兵家必争之地,尸横遍野,土地荒芜,经济遭到的破坏尤为严重,成为人烟稀少之地。

元末农民起义

战争的杀戮造成遍地疮痍尸横遍野

而在中原一带兵荒马乱之时,未经战乱、未遭战乱破坏的山西晋南一带山区,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呈现出另外一番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景象。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山西富庶,又较安定,便纷纷避战乱逃往此处。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的人烟稀少相比,山西东南一带便是人满为患了。

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的总人口是189万,山西人口却多达403.4万人,比河南、河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

刚刚建立的明王朝政权为了均衡人口、发展经济、天下太平,以使其统治长治久安,遂开始了大明初期的人口大迁移,其迁徙的方向主要是从山西向中原一带迁移。据史料记载,这次人口大迁移始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前后历时近50年。主要通过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方式完成,而其中以疏散山西人口规模为最大。

延津甘泉村《重修龙王庙记》碑,是明朝文物,那个碑文落款时间是明万历十一年 (1583),距今已有433年历史。是从泽州迁河南延津195年后,泽州后人李姓、刘姓、申姓、孔姓、雷姓、袁姓等,为纪念泽州黑龙潭神庙,为纪念先人攜黑龙潭神庙木雕神衹,到延津落户生根。又恰落脚地处有一甜水井,井水甘甜,养育了从泽州迁徙来的后人,又因打井人名讳叫甘泉,为纪念打井人的功德,故村庄得名甘泉也。

《重修龙王庙记》碑

《重修龙王庙记》碑碑文

此碑文是县文管局文物权威张家峰主任,早年从碑上拓下的文字,珍贵异常,现在碑文文字已模糊不清。

这个碑文很好,一,揭示了延津迁民,是明初由泽州迁来,这是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论证的、明初延津迁入人员的始迁根。他从侧面论证了延津明初入迁人员来自泽州。

山西泽州,有一著名黑龙潭,泽州东南去六十里,四面环山的神直村有四个山洞,村边北面黑龙洞,住着一条黑龙,村西北山上青龙洞,住着一条青龙,村南面山上有黄龙洞,住着一条黄龙,村的正南,南荫掌有一个白龙洞,住着一条白龙。这四个神秘的山洞都被神直先人尊为龙王洞。

泽州青龙山青龙洞

神直村白龙洞

白龙洞中的白龙

从白龙洞往东约一里多地,前面有一段绝岩,从绝岩上向外伸出的一道一尺多宽的夹缝,引导上游河水由此向下冲刷,形成一道别致的瀑布,天长日久,把瀑布下方冲刷成一个百多平米的水塘,水塘边悬崖上灌木丛生,遮掩着水塘,水塘里的一洼清水,在灌木的遮掩下,映出一片黑坳坳、阴森森的颜色,这便是神直村有名的“黑龙潭”,当地人望而畏惧,称此潭为“潭瓮”,黑龙潭一年四季水不断流,逢大旱之年,村里的人,还到这里担水饮用。

峻岭中 泽州神直黑龙潭

距泽州神直村4公里的 黑龙潭

(为了拍这组黑龙潭图片,神直村赵连仁、周茂林结伴去,足见敬山神的虔诚。图片有修饰)

相传,四个山洞里的四个龙王,佑护着方圆百里的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里人感谢诸龙王的功德,常结伴到此朝拜,期盼福寿延绵。古时候,在神直村的北边建有《龙神庙》一座,供奉着黑龙王和黄龙王的两尊木雕神像以及白龙王、青龙王的神位。

相传有一年,黑龙、黄龙结伴郊游,到黄龙常去的黄水河村,两人一时兴起,到黄水塘里戏水打闹,不想惊动了黄水河村里的百姓,百姓误认为戏水的两条龙是在打斗,因黄龙是黄水河村供奉的神衹,黄水河村人怕黄龙在打斗中吃亏,就合力用石块击打黑龙,黑龙也是人供奉的神衹,他不能和人直接对话,也就是人神不能同语,黑龙不敢造次,怕触犯天条,就和黄龙一起,结束了嬉戏,回归洞府,因黄水河村人此行实属误会,黑龙大人大量,也不予追究。这个美丽的传说,至今泽州人仍津津乐道。

黑龙、黄龙,在黄水河戏水

神直村人敬奉龙王爷仁义、佑护乡民,感恩戴德。世代敬奉龙王爷。相传在明初泽州人向河南延津迁民时,为求黑龙王福佑神直村迁民,协商共议由神直村周氏妇人,把木雕黑龙神衹带到延津甘泉,供奉在甘泉井龙王庙。把黄龙王神像留在了神直村龙神庙,佑护神直后裔。黄龙木雕神像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才遗憾的遗失。

延津甘泉明朝古碑文曰:“吾甘泉村之龙王庙者,何盖地以甘泉名,非古也,由国初迁泽州之民以实延津,其人有名甘泉者,因以名其村。而泽古有黑龙潭龙神庙,人将迁,而表首亦奉其神之木像来焉,建庙於此。其以是甭若夫黑龙谭之得名,与夫黑龙潭之原神并庙宇之创建均在於泽……”。

历史沧桑,据明初大迁徙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当年的木雕黑龙、黄龙神像,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但泽州神直村和延津甘泉村,以及延津的诸多泽州后裔,都在中华走向复兴的大道上共同前进。是现在的好政策,是现在的繁荣,使我们在几百年后,延津周魁溪、周民保、周信先、周军溪等,才得以有能力寻根问祖,联谊亲情。

甘泉村的《井龙王》庙,已早毁,仅存此纪念碑,清初雍正十二年(1735),又立一《萬善同歸》纪念碑,惜时间蹉跎,碑文已不可辨,仅存少数不成句的文字,碑文内容无法考证,实在可惜!

清《萬善同歸》碑

清《萬善同歸》碑碑头篆字可辨

碑文落款雍正十二年岁次

为追根索源,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天官李家谱”,李氏家谱曰:“始祖讳真,行三,配张氏,系山西泽州府南关皇华厢人,在明洪武四年(1371)奉例迁延津,又云天官李戴,字仁夫,号对泉,隆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六年吏部尚书,祖上,明初由山西泽州迁延津”。

天官李戴绘像

重修县文物保护单位明天官李戴墓揭碑仪式

延津周氏族谱说,“我家相傳系晉之澤州人,然世代煙沒,渺無所考,前六修皆以入豫為斷,余即以諸公為斷”。

近年出土的周治墓志铭中说,祖籍山西洪洞。这就有一个迷,究竟祖籍是泽州?还是洪洞?

延津周家一世祖周全画像

周氏族谱

山西神直周氏族谱

延津周氏六世祖周詠绘像

近日,我从延津县志大事记中,查阅到明初大迁徙时,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迁山西泽州民到延津垦田,编为十九保,加原有四保,全县共有二十三保”。

又“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再次自山西泽州向延津迁民,又增四保,全县共二十七保。”

最近,从微信中获知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出的人员中,迁往河南名单中,没有迁入延津县的名单,这又恰恰旁证了延津县迁入的移民,的确是从泽州迁来的。

结论:延津明初入迁人员的始迁地,是山西泽州。现在,从山西泽州迁来延津的后裔,周姓、李姓、申姓、赵姓、刘姓等,在明朝时期,均已成为名门望族,历朝历代,成为延津县的中流砥柱,为延津的发展,繁荣,默默的耕耘。

(<延津明初大迁徙考证>撰文: 延津 周魁溪;泽州 周五杰)

0 阅读:1

午后阳光茶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