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常说“男女授受不亲”,却不知后半句才是精华,少有人知!

忆雪感感 2024-07-26 07:38:4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本文为虚构内容,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或所涉及的其它方面,均与现实无关(不含任何隐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接受过”男女之间,应保持距离”的教育。无论是上学时期防止早恋,还是踏入社会之后异性间的避嫌,中国人似乎总离不开类似的教育。

有人说,这是一种传统智慧;有人却认为,这是一种封建糟粕。随着社会思想的开放,关于异性之间交流的“度”,人们争论不休。

但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智慧的古人便已经给出了答案:“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的前半句无人不知,可后半句,却鲜有人知晓。

这句话的后半句究竟是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又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男女授受”,为何要“不亲”

这句话,最早出现于《孟子》一书,其中,“授”指“给予,递东西”,而“受”,意为“接收,接东西”。“男女授受不亲”的意思是:男生和女生在日常交流、传递东西的时候,不可太过亲近。

孟子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可见,这种规矩,实际上是儒家礼法的一部分。

儒家重视“礼”,这种重视,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孔、孟那个年代,在日常生活中讲究这些“礼数”,是十分有必要的。

尽管在现代人眼中,古代儒家们的各种讲究都属于是“封建糟粕”。但任何理论、主张,都不可脱离其时代背景。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便要求男女之间要格外注意交往尺度。

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年代,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其一,表示庞大的宗族社会。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落后,许多人终其一生,接触到的也只能是与自己同宗族的人。那个年代的普通人,与外界社会交流的机会几乎为零。

其二,便是连年不休的战乱。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壮丁被抓去充军,只有妻子在家中。同宗族的人如何对待留在家中的妻子,就需要礼法的约束。

在那个年代,有一种男女关系比较特殊,甚至于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这种关系,便是“叔嫂关系”。

在孟子看来,这二者之间的交流尺度实在是不可不注意。另一方面,叔嫂通奸这件事,在当时确实成为了一种并不罕见的社会问题。年轻的孤男寡女,倘若交往过密,难免互生情愫。

这寻常吗?确实寻常。这合乎道德吗?显然不合乎道德。

儒家的许多“礼法”,其实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寻常但不道德”的事儿才制定的。就比如家族聚餐的时候,小辈必须等长辈先动筷子,也是这个道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必因循守旧,恪守礼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大多已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基本形成了道德观念。

但是在那个年代,别说受教育,就连识字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礼”,是最简单、最直接地从行为上约束不道德行为的一种措施。

但实际上,即使是看似古板迂腐的孟子,也并非一味地将“男女授受”这件事一棍子敲死。这句话,其实还有后半句。

“男女授受不亲”,后半句是什么

孟子的这句话,来源于一场小“论道”。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使臣,名叫淳于髡。这位使臣的形象,大概跟晏婴相似:身量矮小,能言善辩,多次在外交中为齐国争得有利地位。

那时候,孟子已经以“亚圣”的称号闻名列国。成名之后,孟子也做了跟当年孔子一样的事情:周游列国。

孟子走到齐国时,淳于髡兴奋异常,他早就想会会这位“亚圣”了。刚见到孟子,淳于髡便问出了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

“男女授受不亲,这是儒家的礼法吗?”

孟子一愣,随即肯定道:“这确实是符合礼法的。”

淳于髡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于是接着问道:“那假如你嫂子掉进了水里,你会用手把她拉上来吗?”

很明显,孟子掉进了淳于髡设下的陷阱里。前面刚认可了“男女授受不亲”这件事,如果选择伸手救嫂子,那便违背了自己的思想;如果选择视而不见,那便违背了人性。

可谁知,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伸手救援:“嫂子落水了不伸手去救,那跟豺狼没什么两样!”

随后,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这里的“权”,指的是“权宜之计”。这后半句,才是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所在。

孟子的意思是,尽管礼法很重要,但在生死攸关、大是大非的时刻,学会使用“权宜之计”,更为重要。

儒家思想,从来就不是一潭死水。关于“权”的思想,在同一时期,远在古希腊的智者亚里士多德,也秉持相似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在学术著作中,十分强调对于“实践智慧”的应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面对重要状况,保持理性,保持判断力,比死守规矩要重要得多。

面对“嫂溺叔援”这种状况,孟子的主张也是如此。人命关天,便不必再讲求礼法,而更加需要依靠自身的道德判断,作出行为上的决定。

孟子的看法是,所谓“男女授受不亲”,在特定情况下也不必拘泥。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讲,将“权”的思想融会贯通,也显然比恪守所谓的“男女之别”重要得多。

比如家人、亲朋之间,适当的肢体接触,其实并无不可。毕竟人们一方面对亲密接触的接受程度,已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再需要这种严格的教条,来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结语

即便是在观念、行为开放的现代社会,“男女授受不亲”这件事,也仍然适用于某些异性关系。

7月23日,一位来自安徽的高中男老师“火”了。但是这个“火”可不是因为什么好事,而是因为他给自己的一位女学生,发了一封“情书”。

此事一经披露,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指责这位老师,校方也立即将其停职。

可见,在某些社会关系下,保持“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比如师生、同事、单位上下级,都需要注意异性之间交流的尺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保护机制,能保护一些人免遭迫害。

男女间的交流尺度,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需要得到重视的社会问题。对与我们而言,不仅要注意异性交往尺度,重视自尊、自爱,也要懂得变通,学会随机应变,保持人性。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 2024-07-26 11:59

    权,权变也。就是根据情况对规则,进行适当的变通。

忆雪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