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众所周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北方的第一城。
而北方的第二城,毫无疑问,是天津。
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两大直辖市,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着互补的角色。
凭借港口优势以及强大的制造业,天津一直都被认为是北方经济的引擎和开放门户!
但是,
https://erbun.xetlk.com/s/1nIe5j?shareBind=true
近几年社会上充斥着质疑天津北方第二城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一是天津的常住人口不增反降;
二是天津与青岛的GDP差距越缩越窄;
诚然,从2013至2024年天津的常住人口走势来看,天津的常住人口数量在2016年达到顶峰之后就一路走低;
截至2024年末,天津的常住人口近1364万,与2023年持平,但较峰值减少了将近80万人;

数据来源于天津、青岛统计局
而且,当我们对比天津与青岛近几年的GDP就会发现:
即便是2024年天津在经济上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与青岛的GDP差距已经缩窄至1305亿元,为近六年以来第二低。

数据来源于天津、青岛统计局
换句话说,近几年天津在常住人口的增量、经济的增速都落后于青岛!
那天津有机会摆脱这个局面,稳固北方第二城的地位吗?
有!
接下来,我将用两个关键词来告诉大家,天津如何打赢这场“翻身仗”!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1
在聊解决方案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为什么天津的常住人口不增反降呢?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简单,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其实就两个原因:
一是自然增长为负。
也就是出生的人口少于死亡的人口。
二是机械变动为负。
也就是迁入人口少于迁出人口。
总而言之,就是两者之和为负。
那天津的情况属于哪一种呢?
根据天津政务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天津的自然增长率为负的1.97‰;

截图来源于天津政务网
而2024年天津的常住人口增量与2023年持平,
换句话说,天津的机械变动量(迁入量大于迁出量)是正的,只不过自然死亡的人较多,抹平了净迁入的人口增量。
我继续翻看了近几年天津的人口变动以及年龄结构情况,发现往前几年的情况也是如此。
从天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天津的年龄结构是:
8-14岁占比13.47%;15-65岁占比71.78%;65岁以上占比14.75%;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10年前的“六普”增加了6.2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于天津“七普”
不仅如此,在我们对比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以及重庆“七普”的情况后,发现,
天津的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比排在这些城市里的第一位!
老年人占比多,也就是意味着年轻人的占比少。
那为什么这座北方经济引擎、对外门户吸引不来年轻人呢?

数据来源于各城市“七普”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2
第一个关键词,工业转型。
天津不是吸引不来年轻人,
曾经的天津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高考福地!
早年由于北京进行“中心疏解”动作,大量的人口、产业被转移至天津。
而且,
由于天津常年拥有着全国排名前几的高考一本录取率,也就造就了很多家庭在天津买房读书,以获取更容易上好大学的机会;
但情况在2021年后发生了变化,天津对这种“买书包”的行为打上了补丁,不允许外地考生随随便便借用天津的高考名额;
再加上天津直到2024年10月才放宽落户政策,这个时间甚至比广州还要晚;
两项措施降低了外来人口的落户意愿以及增加了落户门槛,直接导致了天津的年轻人口占比不升反降。
但这两项都是表面原因,以深圳为例,深圳没有很高的一本入学率,落户政策放宽的时间比天津还要晚,但依然能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口;
归根结底,还是天津的产业吸引力不够强。
常言道,
“人跟着钱走、钱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政策走”。
这个观点在天津同样成立。
毫无疑问,天津是“工业立市”,
而其中最大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化工产业,
这一点从石油化工产业的利润占了总利润的接近一半就可以看出;

截图来源于天津2024年统计年鉴
但是,石油化工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较大;
可以看到石油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利润占比在逐年下降;
所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会进行转型升级。

截图来源于天津2023年统计年鉴
问题就出在产业转型升级这里,天津的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占比仅18.9%;
而去年是18.3%;
换句话说,就是天津已经意识到要逐步将石油化等传统的、重污染的行业进行产业升级,但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对缓慢;
也就造就了经济增速的暂时落后。
同样地,也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新兴产业所能提供的高薪就业岗位较少,相应地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度较弱。
因此,天津要想打赢这场“翻身仗”,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有多快”的问题!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3
衡量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其实就看这座城市的科研水平如何。
所以这就是我想说的,
第二个关键词,科技创新。
有人说,
不对啊,天津不需要自己去搞科创,把北京的科研成果承接好就可以了。
北京做科研,天津做成功转化。
听着好像很合理。
但实际上呢?天津有承接到北京的科研成果吗?
有,但不多。
如果大家去研究天津的企业结构,就会发现一个真相:
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只有7家中国500强企业;
这可不是我瞎说,具体的公司名单可以从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看到。
这个数字不仅少于其他直辖市,甚至比很多二线城市的数量都要少。
好公司不多,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说明了承接北京的科研成果不多,或者更直白点,承接的都是相对没那么重大的科研成果。
既然借不了北京的东风,那天津自己有没有奋发图强?
不说结论,这里列几组数据大家感受一下:
1、天津近五年科研创新投入增幅仅21.7%,排在二十强城市的最后一位;
2、把时间维度再往前拉到近十年(2013年)就会发现,十年间,天津R&D经费投入增速还不足40%,而二十强城市的增速基本在60%以上;
3、天津的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3.58%,在二十强城市中也属于偏低水平;
4、截至2023年末,天津共有有效发明专利63761件,而青岛是73676件,多了接近10000件;

看完这些数据,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都会对天津的科研投入情况有所了解。
那是不是就只能这样置之不理了?
显然不!
天津目前所处的困境并不是天津所独有的;
天津和佛山、东莞一样,积累了丰厚的传统制造业基础,旁边也都有一座特大城市,发展经营的路径也比较相似;
在近些年份,也遭遇了房地产下行以及外贸遇冷的困境,但这两座城市始终没有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甚至还加大力度支持。
比如说,
佛山自2021年起,佛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更以26%的增速创下新高;
佛山智能机器人营收、产量分别增加了25%、40%,相关专利以及授权均居全国前列;
又比如说,
依托深圳华为公司,松山湖已经迈入“千亿园区”俱乐部,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10%以上;
同时,东莞已经形成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6个都是新兴产业。
简单来说,只有自身对于科研足够重视,才能在当下以及未来脱颖而出。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4
最后说几句,
第一,底气。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将在今秋在天津召开。
要知道,组织内成员的贸易额已经高达8900亿美元,占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4%;
如此重要的会议在天津召开,足见国家对天津的重视!
天津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已经形成了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高、新、尖产业;
对应的产业规模已达2000亿元、3000亿元。
而且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高居全国前十,港口经济强劲;
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天津应当有足够的底气!
第二,消费。
在3月份,商务部提出“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有且仅有这五座城市被官方认定为“国际消费中心”,足以看到天津的消费潜力。
接下来的天津不仅要致力于扩大内需的“经济内循环”,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充分发挥天津国际门户的重要作用。
全文完。既然已经看到这里,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请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