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莹等人受伤,中国女排应全面锻炼新人!世锦赛以老带新去冲击

陈婷啊 2025-02-22 10:55:59
李盈莹等人受伤,中国女排应全面锻炼新人!世锦赛以老带新去冲击

中国女排伤病满营,球迷心情跌宕起伏地看着李盈莹、龚翔宇、刁琳宇等人倒下又站起,这一届国家队该怎么打,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很多人也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不管怎样,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总是能让人热泪盈眶。

看到老将受伤那一刻,心里真是揪心,联赛打得热火朝天,可谁能想到会有这么多伤病呢,李盈莹那场比赛我看了,倒下的瞬间真是吓死人,虽然她坚持打完了,但是看表情就知道肯定是带着伤在硬撑,这种拼劲值得敬佩,可身体毕竟是自己的,她还这么年轻,不能就这么透支啊,龚翔宇的伤也不轻,刁琳宇也是,这么一来国家队的阵容该怎么安排,蔡斌肯定是头疼的吧,要是这几个主力都上不了,谁来顶呢?

联赛的强度确实挺大的,赛程也特别密,队员们基本上没什么休息时间,这么打下来不出伤病才怪,我觉得国家队和俱乐部之间应该有个更好的协调机制,不能都抢着用主力,结果这些球员的身体被消耗过度,到了大赛时刻反而不在状态,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还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说李盈莹一个赛季打了七十多场比赛,这是什么概念啊,基本上就没好好休息过,身体哪能受得了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感觉俱乐部为了成绩,有点过度使用主力了,希望还是以球员的长远发展为重吧。

其实国家队的医疗保障和康复训练也很重要,既然知道球员们的身体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那么在世锦赛前的这段时间里,更应该注重康复训练而不是高强度对抗,把状态调整到最佳才是关键,伤病带到世界大赛上去,那就真的很难打出好成绩了。

球迷群里都在担心这几位老将的伤势,希望不要影响到世锦赛的发挥,毕竟现在球队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些经验丰富的队员是不可或缺的,光靠新人肯定是不行的,大赛的经验、技战术的理解、心理的调节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

看到有人建议要不要给老将们放个长假,让她们彻底养好伤再回来,这个想法也挺好的,只是不知道蔡斌会不会同意,我总觉得他就是有点保守,对老队员的依赖性太强,不太敢放手让新人上,这样一来,老队员的压力就会很大,也容易导致伤病。

不过也能理解主教练的难处,毕竟世锦赛是个很重要的赛事,如果表现不好的话,舆论压力肯定很大,而老队员们至少是经过检验的,能力有保障,相比之下新人就有点不确定性了,这种情况下,教练组肯定会更倾向于稳妥一点的选择。

希望老将们能够尽快康复吧,毕竟她们是中国女排的脊梁,是支撑球队前进的核心力量,没有她们在场上的统领和指挥,新人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更需要这些老将们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

我看了看这个阵容,在脑子里把世锦赛的主力排了一遍,感觉以老带新或许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吧,主攻位置上肯定是朱婷和李盈莹,这两个是中国女排现在最强的武器了,特别是朱婷回归之后,整个球队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李盈莹这几年的成长也很快,就是希望她的伤病能够及时康复,毕竟主攻位置太重要了,不容有失。

接应位置上可以考虑培养一下段梦可这个新人,听说她在联赛中表现不错,进攻威力很足,就是国际大赛经验欠缺一些,如果能在世锦赛中得到锻炼,对她的成长会很有帮助,当然了,龚翔宇作为替补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经验丰富,关键时刻能顶得上。

副攻位置的杨涵玉和王文涵感觉挺合适的,这两位在联赛中的表现都很稳定,拦网和快攻都有一定的威胁,对于中国队来说,副攻一直都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如果这两位能在世锦赛上有所突破,那将是球队的一大助力。

二传解盛钰当然是首选了,这几年她的成长有目共睹,无论是对球的处理还是场上的指挥调度,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期待她能在世锦赛上继续展现出色的组织能力,为攻手们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

自由人位置上,王梦洁和倪非凡搭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个主攻一传,一个主攻防守,这样分工明确,可以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专长,毕竟防守是中国女排的传统优势,不能丢掉。

替补阵容也要精心安排,吴梦洁和庄雨珊作为主攻替补,龚翔宇做接应替补,单琳倩和陈厚羽当副攻替补,丁霞做二传替补,这样每个位置都有老队员带着新人,既能保证比赛的质量,又能让新人得到锻炼,一举两得。

当然了,最终的阵容安排还是要看队员们的状态和伤病恢复情况,如果有主力无法参赛,就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希望教练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安排,既不能为了成绩而过度使用伤员,也不能因为怕风险而不敢用新人,这是个平衡的艺术。

作为球迷,我们当然希望中国女排能够在世锦赛上取得好成绩,但更希望看到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队伍,毕竟篮球传承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只有新老结合、互相促进,才能保持队伍的长盛不衰。

其实我们得正确认识今年的世锦赛,它是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举办的世界大赛,大家都明白,各支球队其实都处于调整期,没有谁能说自己是巅峰状态,意大利、塞尔维亚、美国、巴西这些强队也都在引入新人,摸索最佳阵容组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女排也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调整好心态,保持平常心去比赛就好。

中国女排这些年拿过奥运会冠军,也拿过世界杯冠军,唯独世锦赛冠军始终与我们无缘,这确实是个遗憾,所以每次世锦赛来临,球迷们都格外期待,希望姑娘们能够填补这个空白,完成三大赛事的全满贯,但是期望越大,压力也就越大,有时候反而会影响到正常发挥。

我看过一些专业分析,世锦赛的比赛强度和难度其实是三大赛事中最高的,赛程长,对手多,体能消耗大,对球员的各方面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所以取得好成绩真的不容易,需要球队各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的表现一直都比较波动,有时候能进四强,有时候却连八强都进不了,这说明我们在这项赛事上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或者说比赛策略还有调整的空间,希望这次能够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世锦赛也是检验新人的好机会,虽然压力大,但正是这种压力能够让新人更快地成长起来,经历过大赛的洗礼,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都会有显著提高,所以即使最终成绩不如理想,只要新人能够得到锻炼,对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各国实力的对比在世锦赛上也会更加明显,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世界强队之间还有哪些差距,进攻环节是否足够多变,防守体系是否足够严密,一传到位率是否达标,这些都是衡量球队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未来训练的重点方向。

媒体和球迷的关注度也会影响到队伍的发挥,尤其是对于新人来说,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评论,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希望大家能够给予队伍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她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样她们才能打出真正的水平。

总之,正确认识世锦赛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既不能太看轻,也不能太紧张,保持平常心,踏实备战,相信中国女排一定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出应有的水平和风采,为球迷们带来精彩的比赛。

说到老队员,其实有点感慨,那几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老队员,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实力确实还在线,甚至可以说,这次世锦赛很可能是她们最后一次以接近巅峰状态参加的重大国际赛事了,过了这几年,身体机能下滑是必然的,所以这次比赛对她们来说格外重要,有点像告别大赛的感觉。

想想朱婷,肩伤反复,却依然坚持登场,这份执着和对排球的热爱真的让人感动,她回归国家队本身就带给了球迷很大的惊喜,如果能在世锦赛上再次绽放光芒,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那将是她职业生涯里又一个闪亮的里程碑。

龚翔宇这几年也是苦练不辍,虽然上了年纪,却依然保持着相当不错的竞技状态,她的经验和稳定性是年轻队员所不具备的,在关键分上,有她在场上指挥调度,整个球队的节奏都会更加合理,压力也会小很多。

丁霞作为二传,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她的大局观和临场发挥依然是队伍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她的经验和冷静更显珍贵,希望她能够在这次世锦赛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球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心玥的表现也一直很稳定,作为中国女排的主力副攻,她的发挥直接关系到球队的整体实力,虽然近期有些伤病困扰,但相信通过系统的调整和恢复,她一定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世锦赛的挑战。

王梦洁作为老将,其防守能力和稳定性一直都是球队的保障,特别是面对世界强队时,她的经验和冷静更显重要,希望她能够在这次世锦赛上继续展现自己的价值,为球队保驾护航。

这些老队员们的表现很可能决定这次世锦赛的最终成绩,毕竟大赛经验、临场发挥、心理素质这些关键因素上,老队员们都更有优势,所以合理使用老队员,既要充分发挥她们的实力,又不能透支她们的体能,这是教练组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希望这些老队员能够在世锦赛上完美谢幕,带领中国女排再创辉煌,同时也希望她们能够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年轻一代,让中国女排的精神和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新队员虽在联赛中表现尚可,但确实还是缺乏国际大赛经验,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毕竟大赛的压力和氛围是平时训练中无法模拟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和适应,这次世锦赛对于新人来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就看教练组敢不敢放手让她们上场了。

段梦可在联赛中的表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攻击力很强,弹跳也不错,如果能够在国家队得到重用,相信会有很好的发展,只是她在防守和一传上还需要加强,毕竟国际比赛中这两个环节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手抓住漏洞。

吴梦洁和庄雨珊作为年轻的主攻手,技术特点各有不同,吴梦洁的进攻更具爆发力,而庄雨珊则相对全面一些,如果能够在世锦赛前的热身赛中得到充分锻炼,相信她们的成长会很快,希望教练组能够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机会。

单琳倩和陈厚羽在副攻位置上也有不错的潜力,尤其是拦网环节,年轻队员往往更有爆发力和弹跳能力,如果能够在技术动作上更加精准,相信会给球队带来更多的得分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女排在副攻位置上的短板。

新队员们最大的优势在于体能和活力,他们可以在比赛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跑动更频繁,这对于整个球队的整体防守和进攻转换都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在一些长局比赛中,年轻队员的体能优势更容易凸显出来。

当然,新队员们也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临场发挥不够稳定,容易受到比赛氛围的影响而紧张或者失误,这需要教练组在平时训练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模拟大赛环境,提高心理素质,让新人们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

技术全面性也是新队员需要提高的地方,很多新人往往因为某一项技术特别突出而进入国家队,但在其他环节上可能存在明显短板,例如进攻好但一传差,拦网好但移动慢等等,这就需要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使自己成为一名全面型球员。

总的来说,新队员是中国女排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速度将直接影响到球队的长远发展,所以这次世锦赛既是对他们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希望教练组能够既重视比赛成绩,又注重队员培养,做到两者兼顾,为中国女排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联赛确实是个绝佳的练兵机会,我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好好锻炼一下新人,让老队员都休息一下,一来可以让她们好好恢复状态,二来也是给新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毕竟比赛经验这东西只有通过实战才能积累,光靠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世界联赛的比赛强度相对没那么大,也不是特别受重视的赛事,各队派出的阵容也未必是最强的,所以这正是锻炼新人的好时机,即使输几场球,大家也不会有太大压力,反而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找到比赛的感觉和节奏。

对于二传位置的新人来说,世界联赛更是难得的机会,二传是球队的组织核心,需要大量的比赛来积累经验,了解不同队友的特点和习惯,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更好地建立起默契,所以希望教练能够多给新人二传上场的机会。

接应位置也是重点培养对象,目前看来段梦可有不错的潜力,但国际比赛经验确实欠缺,如果能在世界联赛中得到锻炼,对她的成长将大有裨益,毕竟接应是球队进攻的保障,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自信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主攻位置的新人也需要通过比赛来提高一传技术,这是中国队传统的短板,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找到感觉,提高稳定性,所以世界联赛是个难得的练习场,可以让新人在不同对手的发球轮番轰炸下,逐渐适应国际比赛的节奏和强度。

副攻位置的新人则需要在拦网环节上下功夫,了解国际强队的进攻套路和习惯,提高拦网的预判和反应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实战来积累,所以世界联赛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自由人位置也需要培养新鲜血液,毕竟防守是一个需要大量经验积累的技术环节,只有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进攻才能提高预判和反应能力,使防守更加准确和高效,所以在世界联赛中应该多给新人自由人上场的机会。

总的来说,世界联赛应该被定位为练兵场,以培养新人为主,争取让每一位年轻队员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机会,为世锦赛储备足够的人才,只有这样,中国女排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在世界排坛长期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千万不能是蔡斌担任主教练,个人感觉他真的太保守了,不会挑选和培养新人,这是很多球迷的共同看法,从之前的比赛和人员选拔来看,他确实表现出了明显的保守倾向,总是倾向于使用老队员而不是给新人机会,这样下去队伍的新陈代谢就会出问题。

记得之前有一场比赛,明明是没那么重要的比赛,完全可以让新人上场锻炼一下,结果他还是坚持派出全主力阵容,结果不仅消耗了老队员的体能,新人也没得到锻炼的机会,这种做法确实让人不太理解,感觉他对新人缺乏基本的信任。

也许是因为成绩压力太大了吧,毕竟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都是被寄予厚望的,每次大赛都有冲击冠军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那些经验丰富、表现稳定的老队员,而不敢冒险让新人上场,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影响到比赛结果。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思路肯定是不对的,新人不经过实战锻炼永远成长不起来,等到老队员退役或者状态下滑了,又拿什么来支撑球队呢?所以说,蔡斌的这种过度保守的选人用人风格,其实是不利于球队长期发展的。

希望这次世锦赛,蔡斌能够敢于冒险一些,给新人更多的机会,毕竟只有比赛经验的积累,才能真正让一个队员成长起来,成为球队的核心力量,如果总是把新人压在板凳上,他们的潜力永远都无法发挥出来。

当然,也不是说要完全放弃老队员,而是要做到新老结合、以老带新,让老队员们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带动新人的成长,同时也要给新人足够的上场时间和锻炼机会,只有这样球队才能保持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希望蔡斌能够在这次世锦赛上表现出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执教思路,勇于尝试新的阵容组合,给年轻队员更多的机会,为中国女排的未来培养更多的新鲜血液,毕竟一支优秀的球队,不仅要看重当下的成绩,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最后,希望蔡斌能够认真听取球迷和专业人士的意见,改变自己的执教风格,更加注重青年才俊的培养,为中国女排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永远保持竞争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