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已经完成了月背取样,就等着6月下旬返回地球了。
没想到在嫦娥六号又接连创造历史的时刻,外国媒体又找到了“黑”的地方。
按照外媒的说法,嫦娥六号虽然成功了,但并不是那么成功!
因为嫦娥六号着陆时有误差!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误差!
那么嫦娥六号到底出现怎样误差?真的是激素有问题吗?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 嫦娥六号着陆时的16千米误差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说起来很多外媒,也是赞扬声一片。
其中以法国和意大利媒体最为兴奋,毕竟嫦娥六号上有这两个国家的载荷。
但是也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毕竟有些人看问题角度刁钻,专门是“为黑而黑”,比如说嫦娥六号的着陆点问题,有些“外国黑子”就找到了角度,按照预定着陆地点来看,嫦娥六号确实偏离了,距离预定坐标,整整差出16.7千米的距离!
看到这样大的误差,“外国黑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所以才会导致如此大的误差。
换句话说,嫦娥六号成功着陆都是偶然,着陆精准度方面出现如此大问题,这就是最大的实证!
不得不说,能够说出这样的言论的媒体,真的缺乏基本航天知识,这些人真正做到了“睁眼说瞎话”!
话说嫦娥六号开始靠近月球地表时,就已经开启了可变推力发动机,这个时候的嫦娥六号在距离月球很近的上空进行绕月飞行,同时进行飞行姿态调整。
这个过程中,嫦娥六号一方面逐渐调整下降高度,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换句话说,原本嫦娥六号的预定坐标,只不过是一个参考坐标。
嫦娥六号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找到一块平整的着陆点,实现顺利着陆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说嫦娥六号的着陆点,只要在艾特肯盆地区域中就是成功。
显然“外国黑子”看不到这一点,或许说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于是硬是把主动寻找着陆地点,这么“智能化”的事情,硬是说成了着陆偏差。
2. 嫦娥六挖土有多难?嫦娥六号已经完成了月背采样,也就是“挖土”,看起来不到48小时就完成任务,但实际上过程却非常复杂。
按照月壤深度不同,嫦娥六号共设计了三种“挖土”模式,一种是为表层月壤设计,这种月壤最好挖,毕竟月球就是被这样一层表层月壤覆盖着,所以只需要机械臂拿着取样管“挖土”即可。
第二种是为次表层月壤设计,表层月壤下面的就是次表层,因为需要拨开表层月壤,所以嫦娥六号有一个专门设计小勺子。
第三种就是深层月壤,嫦娥六号需要挖出两米深月壤,这样一来就需要钻头配合,钻头打洞,随即将样品打包装进一个特殊容器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成“挖土”大计了。
从这三种“挖土”模式来看,显然最后一种最为耗时耗力,这也是嫦娥六号“挖土”需要48小时的主要原因!
“挖土”结束以后,接下来就是上升器升空,与月球轨道飞行器对接,然后再返回地球。
3. 中国的星体取样任务还在继续中嫦娥六号在艾特肯盆地进行采样难度极高,不过咱们已经顺利完成了。
想来后续的返回地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未来还将实现小行星采样计划,以及火星采样计划。
其中最先执行的,将会是预计在2026年发射的小行星采样计划,现阶段只有日本和美国,进行过小行星探测和取样,如果咱们国家完成了,就会是全球第三个探测小行星并取样带回的国家。
而火星取样,则是在2031年左右,从NASA的时间表来看,至少要比美国领先9年。
这也意味着,我国会成为全球第一个火星取样返回到国家。
从这些采样计划能够看出,中国的航天计划具有连贯性,并且在逐渐增加难度。
而这样的采样计划,就连美国,现在也很难做到。
所以美国的不少盟友,都希望可以和中国搞航天合作,例如这一次欧洲载荷搭着嫦娥六号的快车,就是中欧航天领域的一次完美合作。
随着美国很多航天计划都陷入困境,甚至是“夭折”,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国家转向中国航天,而促进国际合作,也是中国航天未来要做的事情,因为随着航天项目的难度越来越大,自然是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实现最终的“共赢”。
那么朋友们,您对此如何看待?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