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非必要基建能不搞就不搞吧,如果一定要上马,一定要请专业人士说真话。
作者:施南(抱朴财经评论员)
讲一个官方媒体澎湃新闻报道的新闻——《乌海客运枢纽耗资2亿建成3年没卖过票,未投运就面临转型》,大家一看标题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内蒙古乌海市总投资2.15亿元的乌海市客运枢纽站闲置已久。
乌海市交通运输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10月底,待客运枢纽站主体工程消防验收通过后,乌海汽车站就可以搬到这一新建的客运枢纽站。客运枢纽站作为方舱使用时,站内部分消防设施有改动,现需恢复此前设计图纸中的相应消防设施,客运枢纽站才能继续投入使用。
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下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62万人。2013年以来,随着家用汽车普及,选择到汽车站乘坐大巴车出行的人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工程初步设计方案通过批复、2018年主体工程完成建设、2020年底建成交付,至今尚未卖出一张汽车票的客运枢纽站。
01 公路客运下降,项目还是批了既然乌海客运枢纽没有运营,建成三年又遭遇疫情,所以没有卖出一张票,这其实也正常。10月底,乌海汽车站可以搬到客运枢纽,到时候肯定能卖出票。
我上网看了一下乌海客运枢纽的图片,相当宏伟、壮观、霸气。
公开资料显示,乌海市客运枢纽站总占地面积1434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740平方米,总投资2.15亿元。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期主体综合楼是集旅客候车、售票、旅客安检、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枢纽主站区,外设可停放370辆公交客车、旅游大巴和社会车辆的大型停车场。
可是有必要吗?
人口趋势摆在那里,经济数据摆在那里,2014年工程初步设计方案通过批复,那么,那几年乌海市的相关数据是怎样的?
我们从2014年往前推三年,看看人口、运输、经济相关数据,所有数据都来自于这三年的乌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绝对的官方数据。
▲乌海市 图源:乌海市政府官网(下同)
首先看人口,每年的增加人数逐年下降,而且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012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54.84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自然增长率4.96‰。
2013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55.31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自然增长率4.9‰。
2014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55.42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自然增长率4.83‰。
注意:增加人数逐年下降,从0.7万人到0.47万人,到0.11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逐年下降,从4.96‰到4.9‰,到4.83‰。
再看这三年的旅客运输量,我们只看公路客运的:
2012年公路客运313.56万人次,增长3.17%。
2013年公路客运323万人次,增长3.2%。
2014年公路客运193.6万人次,下降21.1%。
▲乌海市
我们不知道2014年的乌海发生了什么,我们知道的是公路客运下降了21.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座耗资2亿的客运枢纽站获批了。
这真的合适吗?如果是你,公路客运下降了21.1%,会不会想一想:要不等等看,这个枢纽可能没必要建?
2020年乌海本地媒体关于客运枢纽站的相关报道曾提到:预测客运枢纽站旅客承载日客运量8000人次,计划每日发248班次,设计能力30年不落后。
但这只是预测而已,按照目前这个人口趋势,根本没有必要做“设计能力30年不落后”的安排与规划。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5.62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0.4万人,下跌0.71%。
▲乌海市
也就是说乌海的常住人口会越来越少,即使旅游人口有季节性增加,但多数时候的多数空间都是闲置的。
没错,乌海也在想办法减少损失,乌海客运枢纽站主体建筑面积约为16400平方米,汽车站仅占其中的3200平方米,其余部分将重点打造为“中国沙客越野综合体”。
但是,中国沙客越野综合体到底能赚回多少钱?也是未知数。
乌海市客运枢纽站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因为建设时间比较久,以及后面又增加了二期工程等原因,最终建成后总投资为2.15亿元。
这2.15亿是什么概念呢?
2023年乌海市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52318元,每个月的收入不到4400元。
2021年至2023年,乌海市公路客运人次逐渐下降。2023年乌海市公路客运250.2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6%。
一个人均收入不到4400元的城市,花了2个亿修客运枢纽站,建成之后面临公路客运量的逐渐下跌,这是不是有点问题?
是的,缺少一个声音,缺少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真正讲科学讲常识,敢于说真话的专业人士的声音。
他在哪里?我们不知道。
他可能正在绞尽脑汁考虑今年的经费报销问题,因为发票不够。
他可能在谨慎措辞想着如何让另一个“超前设计100年”的项目过关,并且要让一切看起来顺畅且符合逻辑。
他在所有的宏大设想以及指令下惊慌失措,经常改主意。
我们理解他,他终究要吃饭,要保住工作,要升职,要评职称,何况,他是否反对都不能影响进程。
那么,怎么办呢?
办法终归是有的:
设计一个制度,让专业人士的发言,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
设计一个制度,任何宏大设想导致巨大浪费,要追究主推人的责任,而且是终身追责。
能做到吗?
02 新项目要多考虑债务问题乌海市客运枢纽站让我想起了佛山机场,没错,就是那座被人调侃多年的仿佛县城招待所一样的佛山沙堤机场。
佛山沙堤机场如今已经改造过了,新航站楼项目由中国联合航空出资建设,总投资超1亿元,占地面积8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95平方米。
即使如此,和乌海市客运枢纽站“总占地面积1434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740平方米”完全没法比。
在今年2月份之前,大家知道佛山沙堤机场什么样吗?
佛山机场候机楼门前紧挨着农田,大厅里还用壁挂式电扇,旅客通道入口和出口是同一个门,有网友戏称这里得叫“候机大棚”。
▲佛山沙堤机场原候机大厅拆除前。图源:“佛山机场”微信公众号
截至2020年4月,佛山沙堤机场航站楼面积4000余平方米,站坪设10个民航机位,均为C类机位;跑道长2800米,宽45米 。
▲旅客通道已迁移至大门西侧
截至2024年9月,佛山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
据佛山机场透露,佛山机场的新航站楼可以满足目标年2028年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佛山和乌海谁更富裕?相信不用我说。
2023年,乌海市的财政收入为85.7亿元,佛山的财政收入为800.46亿元,佛山的财政收入是乌海的9.3倍,但佛山的机场却远远比不上乌海的客运枢纽站气派,呵呵。
务实、省钱,够用就行,这样的佛山思维我看应该大大发扬。
奇怪的是,能挣钱的佛山比较低调务实节俭,某些不能挣钱的内地城市怎么就那么敢花钱呢?
▲佛山
想不通?其实我想得通,就是“不可描述”。
当然,佛山有“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但项目还在建设中。
我还想起了那些高铁站,那些耗费巨资修好的高铁站,一直在闲置:
据统计,今年9月份之前,全国范围内存在高铁站建成后未能及时运营,或运营后又因故停止的情况,总量超过20座。
近期,闲置高铁站有加速重启的势头。近一个月里,除海南环岛高铁和乐站外,全国多地至少还有5座闲置多年的高铁站已经重新投入运营或正式开通。
▲海南环岛高铁和乐站
闲置固然是巨大的浪费,但是正式开通,人流量不够,不是会造成更大的补贴窟窿吗?
还有高速公路,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从2015年到2023年,我国高速公路的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6万亿人民币。
那么,以后新建高速路是不是要更多考虑回本、利润的问题?少考虑点宏大梦想、理想蓝图呢?
某些非必要基建能不搞就不搞吧,如果一定要上马,一定要请专业人士说真话。一些偏远落后区域,明显没有足够人流量的项目就不要上了,上了之后都是债务,又要去化债。
后世子孙终归是后世子孙,不是仇人,少给他们留一点债务,少给他们一点压力,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