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高铁总设计师受贿4700多万被判死刑,法庭上忏悔落泪

厂长说事儿 2025-01-26 19:35:08

2014年10月17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现场,一个50多岁的男人含着泪水,静静的等待着法庭最后的审判。最终随着法官一锤落下,这个男子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得知消息后,这个男人失声痛哭。这个消息很快就出现在国内外的媒体上。这个男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他的死刑宣判会引来这么多人的注意?

这个男人叫张曙光,是江苏省溧阳人,在被捕前,他被人誉为中国高铁第一人。张曙光出生于1956年12月,父亲也算是一个老革命了,因为父亲工作调动的缘故,一家人都搬家到了新疆。在父亲的影响下,张曙光小时候立志读书,学成报效国家。在1982年,张曙光从如今兰州交通大学的前身兰州铁道学院毕业。毕业之后,因优异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被分配到了上海铁路局,而他工作的地点便是蚌埠分局的蚌埠车辆段,也算是深深扎根在了基层。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张曙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再加上专业知识够硬,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在同事口中风评也不错。于是在基层干了不到十年后,他成功升到了蚌埠车辆段的副段长。在蚌埠分局的优异表现,让张曙光被更高一级的领导发现了。出于人才不能埋没的原则,在1991年年底,张曙光被平行调动到了铁道部机车车辆局,担任验收室管理工程师一职。虽然是科级干部的评级调动,但是毕竟是从基层到了中央,对于很多基层工作人员来说,这种跨越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都得不来的机会。

进入中央部委工作后,张曙光依然不骄不躁。继续保持着吃苦耐劳的。张曙光很快就在部门里站稳了脚跟,事业上一帆风顺,感情上张曙光也顺风顺水。张曙光年轻的时候不仅吃苦耐劳,而且长得也是仪表堂堂,一米八左右的身高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也是十分出众,出色的个人条件让他的大学学妹王兴看上了他。王兴比他小四岁,虽然长得没有多么出众,但是他父亲却是铁道部里的某个重要人物。面对王兴的追求,希望在仕途上在进一步的张曙光看到了走捷径的可能,再加上王兴对他的追求,让其也渐渐对这个学妹产生了好感,二人很快便确定了关系并结了婚。结婚之后,张曙光倒也没有直接靠着自己老丈人的关系,他自己也还是有点能力的。在上个世纪末,因为高铁还没有发展,铁路网也没有如今这么发达,所以客车是很多人日常出行的重要途径。因此,铁道部车辆局下属客车处算得上是打实的实权部门。在1994年年初,在验收室工作两年多后,张曙光私下找到相关领导,透露自己想去客车处。当时张曙光的办事能力很多人都知道,于是客车处刚好有一个副处长的空缺,领导便说让张曙光来试试。谁知调任客车处后,张曙光的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信任。因为善交际,会来事,张曙光不仅站稳脚跟,还在1998年成为了客车处处长。随着步步高升,关于他的小道消息也逐渐增多,毕竟部里有能耐的人那么多,像张曙光这样升官的毕竟少数。于是有人扒出来,张曙光和刘志军的关系不错,这个刘志军可是后来的铁道部部长,成为刘志军的亲信后,张曙光的仕途才一路亨通。由于当时张曙光还是保持着一副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的模样,所以这消息并没多少有人相信。

在2003年,刘志军当上了铁道部部长,没过多久,张曙光就成为了铁道部装备部副部长兼高速办副主任。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张曙光和中国高铁连在了一起,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重要转折。

从2004年开始,张曙光的工作重心便放到了高铁发展上。为了加快我国高铁发展步伐,当时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提出了先发展后改革的想法,由于当时国内高铁技术还不太好,所以工作重心也就先放到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后国内加强研发的步伐,争取实现追赶超车。虽然大政方针是刘志军指定的,但是具体的操作确实由张曙光来进行的。围绕着刘志军的战略,张曙光丝毫不打折扣的执行。而刘志军也直接信任张曙光,还让他主持了多次重要的高铁招标以及多次与外商谈判。刘志军与张曙光的二人组确实能力十分出众,一个负责向上找中央的支持,另一个负责向下,具体执行。在短短五年里,铁道部把国内铁路运营里程翻了一番,最高时速到了350公里,这在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没有先例的。在张曙光的带领下,中国高铁进入了快车道,仅仅任职不到八年,中国就从高铁的后发国家变成了高铁俱乐部里的佼佼者。其任职期间,中国修成并投入运行了8358公里的高铁,此外还有一万多公里正在规划或者建造。除了规划这一块贡献很大,他还利用自己的才能,结合中国国情,路情,出版了大量专著。系统开放了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如今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在2010年12月3日,张曙光还亲自来到了京沪高铁试车现场,直接坐进了驾驶室,高铁直接跑出了486.1公里每小时的世界纪录。高铁的兴起让我国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高铁沿线的经济也随之发展,其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已经不能用数字来衡量了。国内外对张曙光也是赞叹有加,甚至将其称呼为中国高铁第一人、中国高铁总设计师。在2010年年末,英国媒体还在惊呼,在感叹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同时,张曙光很快就能把高铁直接修到伦敦。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但是这也体现了外界对于张曙光的极高赞誉。可是在2011年年初,这一切就发生变化了。

2011年一个名叫丁书苗的陕西女商人被抓了,这本来看起来并算不上什么新闻。可是就在一个多月后,也就是2月28日,铁道部召开了一次正式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人们没有看到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的身影,但是这次会议却是关于他的。会上铁道部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有着中国高铁总设计师之称的张曙光被停职了,正在接受组织审查,而他的罪名就是贪污受贿。消息传出来后,可以说是一片哗然,没人敢相信,这样带动中国高铁发展的一个功勋人物,居然可能是一个大贪官。随着外界的深挖,人们发现这个张曙光好像不是初犯,而是一个惯犯了。早在十年前,张曙光就曾经受到纪检部门的审查,当时的张曙光还是客车处处长,因为手上有掌握着车辆采购的权利,所以靠着这个决定权搞了一些钱,但是这次调查并没有挖出什么可以定罪的证据,张曙光也就逃过一劫。虽然没有锒铛入狱,但是却也被降职了,从中央部委直接到了沈阳铁路局当一个局长助理,本以为前途一片灰暗了,可谁知刘志军当上了铁道部部长后,才用一个月就把他调回了北京,不到半年时间又回到了铁道部,还给他升了官。

随着在高铁上的功绩,当年那些没有证据的事情也就没人提起。可是2011年的这次审查,张曙光却没有那么好的运起了,不仅各种贪污受贿证据堆积如山,而且他的老底也被扒了个干干净净。被誉为中国高铁总设计师的张曙光不仅贪污受贿,还想着用全力去评选院士。

在铁道部丢出重磅炸弹的热度过后,也就没多少人继续关注张曙光了。而张曙光这个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已经是两年后了。经过了两年多的审查,在2013年9月3日,检察院正式提起公诉,这下张曙光贪污受贿基本坐实了。那么这个张曙光究竟是如何敛财的呢?通过对官方公布的张曙光罪行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分为三类,一个就是贪污受贿,一个是包养情妇,还有一个就是贿选院士。在张曙光的庭审现场,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在2000到2011年间,张曙光靠着自己多个职务便利,一共帮着14家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先后收受13笔贿赂,折合人民币4755万。面对公诉人的指控,张曙光居然说承认接受17笔贿赂。虽然这被解释为口误,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吐露真言了呢?根据调查与张曙光本人的交代,广州中车铁路机车车辆销售租赁有限公司是他第一个行贿方。而两边的交易。从他当上客车处处长就开始了,一直持续了十多年,总金额高达1050万元。因为当时广深铁路在该公司的列车租赁到期后不想续约了,便到北京找到了张曙光。当时这个公司法人杨建宇的父亲是张曙光的老乡,老乡关系加上一大笔钱,张曙光很快就答应下来,给相关部门打了招呼,合同还真继续下去了。

虽然明面上的贿赂是从这开始的,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张曙光的财富就已经和他的身份不匹配了。根据调查,张曙光老婆王兴就在1999年10月在洛杉矶买过一套34.6万美元的住宅,而仅仅三年后又换了一套86万美元的豪宅,即使放到现在,也算是极为可观的财富了。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张曙光早就是一个裸官了,老婆孩子都在国外了,并且他还在不断转移财富。因为老婆孩子在国外,在国内的张曙光有了钱后,也不甘寂寞,便找了情人。根据杨建宇的证言,光是他就知道张曙光在国内有一个姓罗的情妇。为什么杨建宇知道这么详细了?因为张曙光包养情妇的钱也都是他们出的。在2007年,这个罗姓情妇去香港旅游,杨建宇不仅让专人陪同,还包办了一切花销。正常旅游开支还不算,杨建宇为了讨好张曙光,还给他情妇买了几十万的手表和30多万的现金,帮着罗某买新车。罗某作为张曙光的情妇,并没有什么正经工作,每个月就靠着张曙光给钱。知道这个情况后,杨建宇在2009年直接把罗某弄到自己公司,当了一个什么企业形象大使的闲职,实际上也就是什么也不用做。杨建宇靠着这个由头,每个月给罗某1.6万,公司就当是她的生活费。

除了有人帮忙养情妇外,张曙光还被曝出花钱买院士的行为。就在2007年与2009年,张曙光连续两次参选院士,多方集团鼎力相助,还有各个企业也帮着上下打点,可以说是花钱买院士了。在2007年,为了参选中科院院士,张曙光拿出大笔资金上下打点,而这笔钱自然不是他出的。张曙光直接向金创集团总裁索贿800万用于参选院士。在2007年的评选中,虽然他投入颇多,但是却被一些人坚决反对,从而七票落选,砸进去的那几百万也就打了水漂。面对各种罪行的证据,张曙光无力继续辩驳,只好在法庭认罪,并表现出了一种悔罪的态度。可是为时已晚,他违法的是党纪国法,是不可能因为他的忏悔而有什么改变的。于是,张曙光因巨额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锒铛入狱后在缓刑两年里,张曙光认罪态度还不错,鉴于他曾经对国家做出的贡限,死刑得以减免,变为无期徒刑。

一个风光无限、被人称为中国高铁总工程师的他,就因为抑制不住内心的贪欲,从而走上这违法犯罪的道路,站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如果说他的贪污受贿是对党和国家资源的浪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走上这样的不归路,何尝不是对自己才华的浪费,不是对当年国家对其的教育的一种浪费。如今,在党中央的强势反腐下,张曙光这样的人应当成为所有人的警钟,并清白做人,清白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