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执掌时期,这场“贸易大戏”,每一记政策大棒挥下来,都让人忍不住想问,到底能不能实现预期目的?而结局,恐怕没那么简单。
作者-杨 编辑-杨
特朗普一贯作风,真不愧他是商人出身,上来就是一套关税版拳打脚踢,甚至还摆着一副誓不罢休,务必要将制裁进行到底的样子,可谓是震慑的很多国家。
同样,在收拾过其他国家后,他手持宝剑竟然将关税架在了我们中国的脖子之上,试图给我们中国一个下马威,然后从中获得点利润和心理安慰,找回一下国际地位后再重塑中美贸易平衡。
特朗普的关税“军体拳”看起来相当厉害,但是到了我们中国的身上,却显得没有那么出色,甚至是软弱无力,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中国早就在他上台之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一系列的反制裁行动。
我们中国还是那一句话,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有人故意挑衅中国,那么中国务必会进行还击,所以在面对美国恶意增加关税之后,我们也对美国迅速做出相对应的关税还击。
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于别国却是教科书级别的演示,大概意思就是,你们看着我们中国对付美国是怎么如鱼得水的,学着点,将来的以后再遇到美国欺凌弱国,也这样搞就完事了。
面对我们中国的快速反击,特朗普的团队蒙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身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竟然还有其他国家敢反抗他们,而且行动是如此迅速,甚至反制的方法让他们头疼不已!
有人说中国的反制过于谨慎,但实际上,这更像是准绳极高的一招棋,不仅赢得了尊重,还为后续的谈判留了一点余地,这叫留有余地但绝不失威。
可你不让美国搞点大动作,那也不像特朗普的风格呀!眼看只是单纯增加我们中国关税的方法补齐效果,于是便另辟蹊径。
决定在邮政上面做小手脚,甚至是直接宣布,美国不接受中国和我们香港的小包裹,可谓是将小人之心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可谓“精准狙击”,瞄准的正是中国电商飞速发展的“命门”。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按照美国邮政政策,本来是享受免税待遇的。
这可不得了,这条“免税捷径”成了中国产品源源不断涌入美国市场的大动脉。这也正是美国现在最恐慌的地方,我们单拎出来这几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十年前是1.4亿件小商品,而现如今2025年直接涨到了10亿件,几乎是十倍的倍率开始增长。
而且因为免税的原因,让美国损失了500亿美元我们中国制造的东西源源不断的进入美国本土,让美国本土的商店惨遭经济危机,同样,中国制造也成为美国制造的劲敌。
于是,特朗普的停邮政策一锤定音,试图釜底抽薪,把这条大动脉一刀切断。听起来很带劲,但你再仔细算算账,这不就是“七伤拳”吗?对着别人打,其实最疼的还是自己!
第一刀便直接架在了美国民众的脖子上,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想耗费少量的资金去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美国东西又那么贵,所以购买中国的商品才是最佳的选择,
之前中国商品随随便便购买,但是现在不行了,特朗普的一句话,直接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给全部砍掉了,而美民众没办法使用中国商品,他们的生活开支就会无底线的快速增加。
因为需要买美国制造,那么所消耗的资金就会变多,所以他们哀声怨道。而口口声声打着“美国优先”旗号的特朗普并没有给美民众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还直接切断了他们减少开支的唯一途径。
第二刀,割伤的则是美国国内的邮递与运输行业,让我们冷静分析一下,这些年,中国发往美国的小额包裹之所以能够井喷式增长,不光是中国电商的厉害,美国的物流体系也因此受益匪浅。
这些送上门的小包裹,可是养活了美国不少运输公司的业务,更为底层的邮递工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如今政策一封堵,这些工作岗位直接凉凉,物流公司业务也惨遭摧毁,这不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这还不是最让人心塞的地方。你说吧,这封锁政策针对中国,效果到底能怎么显现?诚然,中国一部分商家可能会受到暂时性的冲击,可商人的脑子灵活得很,市场是堵不住的。
你封了正门,他们绕后门,迂回的渠道多着呢,最终,中国产品还是会流入美国市场,而相关的转嫁出来的成本最终还是会回到消费者头上。
更绝的是,关税这玩意儿从来也不是供应方的担子,而是买家买单。你以为抬价就能阻止消费?不存在的,民众只会更痛苦罢了。
更何况,有了这个“七伤拳”式的政策在前,美国的贸易策略暴露出一个核心问题:太急功近利了,回溯历史,美国曾以开放的姿态在世界经济中领风骚,如今却慢慢走向“闭关锁国”的保守路径。
无论是关税战,还是封锁小额包裹,这些政策都表明了美国内部的焦虑——他们害怕了!害怕中国崛起,害怕失去“老大”的位置,可这份恐惧让他们变得短视、变得脆弱。
事实早已无数次证明:走向封闭的国家,终究都会撞上南墙,对美国来说,眼前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更大的麻烦其实是内部的系统性困境。
拜托,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妄想通过贸易战扭转格局?资源整合、国际合作才是正道,闭门造车只会把自己推向深渊。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的“七伤拳”,最后伤到的又是谁呢?显然,不是只有中国,全球化浪潮之下,每一环都紧密相连,美国的极端政策不光拖累了自己,还扯着其他国家一起踩了一脚刹车。
这场博弈的大赢家是谁?很有可能没人能笑到最后,因为各方都在这种互相较劲中消耗殆尽。贸易战中,没有真正的胜者,只有谁输得更少而已。
所以啊,与其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招数上恶性循环,倒不如好好坐下来,理性看待这场竞争,合作与理解,这两个老掉牙的词,才是唯一能给未来开出一张好药方的关键!越是用力堵塞,越容易爆得更猛。
最后我们还是得说,特朗普挥出的那些大棒,无论是关税还是封锁包裹,表面上打得昭然若揭,实则每下出手都在消解自己的力量,想重振美国?这路走不通!当初的全球化赢家,如今却偏离方向,这代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