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听到这个,心里犯嘀咕:祖宗干的好事儿?能有啥呀?可看了网友的分享直呼刺激,没想到祖辈做的“好事”很让人佩服。
那叫抄底,只不过没看到底下还有大坑,爷爷本来是倒腾洋货的小商人,从他往前数,祖上几辈人都从来没种过地,也没有土地,抗战时期生意不好做,就想着买点地种种怎么也饿不死,拿出毕生积蓄去郊区又买房又买地,钱花光了也解放了
有理想有信仰并为之奋斗的人,值得尊敬,有民族气节
祖辈所在的年代有他们的信仰
以你老子的眼光,现在你遇到什么事儿的时候,必须听他的,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成就证明了他的眼光非常不错
感情还是在的 要常联系 最难带的就是孩子前三岁 他们是对你付出了心血的
清军这么优待俘虏?这应该算老祖宗拿命拼来的福气吧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非常好,这个边疆现场成了经济中心!
当年的粮食局克不能小看,我们县城,粮食系统的产业占了整个现在一大半
小时候家里也有存钱罐,有很多铜钱,不过都是清代中期,不重视,现在全没了
上一代人的很多选择,真的是为了国家为了朋友,虽然苦了下一代,但是我们还是要为那一代人的无私奉献点赞,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现在。
我爷爷哈工大毕业,毕业时候他们20多人准备去苏联留学,后来赶上中苏断交没去成,然后分配到大西北某大型军工搞技术,也是这个军工的第一批大学生,29岁从技术转到管理,后来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被当时的厂长看中,厂长是个老地下党,后来厂长调去西安交大当校长要我爷爷跟他过去,我爷爷没去一心就想回东北,后来又有一个43万人的军工厂要我爷爷去当书记,我爷爷没去一心就想回东北,后来东北有个小军工厂,这个小军工厂级别低,我爷爷自降几级打申请调回去当书记,我爷爷说当时他想去北京、上海那些大的军工科研单位当书记的机会一大把,想去就可以去,就是想回东北,现在好了,我在广东打螺丝。
我太爷爷兄弟两个本来在苏州经商,等赚到钱了以后,解放前两人一起回到山西老家置地,当地主[笑着哭]
[捂脸哭]我爷爷也是解放前,地主低价卖地,我爷爷把全部家当换成了地。然后全家人解放过的老惨了。
我奶奶经常说年轻的时候她叔叔带她去香港定居,她不愿去[笑着哭]。
我爷爷上过四年小学,在五十年代初先是在村里当会计,然后到人民公社当会计,公社解散时本可以调到县里,我爷爷为了一大家子人没去,觉得离家太远,实际只有七八公里,在村里当会计大队长村长一辈子。后来到九十年代中期左右,县城独门独院一万一套,我爸和我爷爷都觉得没必要买,现在光一块地都值七八十万了[哭笑不得]
广德?我家啊
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锚定时代的方向,顺应时代的潮流。
我小时候我爹又是送礼又是托关系的把我户口转成了居民,后来我们村拆迁,我在村口看着老李家开回来一台宝马,老张家开回来一台玛萨拉蒂,老王家开回来一台本次,我抽了一下午烟。
很正常,我表哥他岳父,年轻时烟糖酒公司上班,还是仓库的,后来拆分,他觉得抽烟人少,油水少,没去烟草公司,去了糖酒公司,毕竟家家都有红白事,结果……
我爷爷新四军副师长,不干了,带着一把手枪还有缴获的日军军刀回家种地了…因为他独子,我奶奶和老太奶在家种不了地….然后两年后解放了..
我小时候玩过一块铁片,三十年后在博物馆又看到了同样的,名字叫汉代矛
少民的优待,当年只是为了抵消民族劣势。我爷爷奶奶都不是汉族的,全给改汉族了,当年改有当年的好处,过去的人那知道未来会边变什么样
听说爷爷他爹从重庆渝中区搬到县里一个小山村修地球,然后现在还在修[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这,正常,我爷爷体制内干部不做非要回家种地,好了,我现在还是农村户口[笑着哭]
时代的选择,人都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就像现在大家都买房,50年后全国人口降到4亿5亿,房子大量空置,个人要掏钱维修管理,国家还要收房产税……
六十年代新丰江建水库的时候移民办把我家分配移民到了宝安县,地皮农田随便选,爷爷赶着一头牛拉着载谷的板车还有我奶奶走了近两百公里到了宝安县发现比我们那边还穷,又和我奶奶赶着牛回去了,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爷爷带着我爸在深圳给香港大老板看赌场,香港佬大方啊一天晚上赢大钱了直接甩给我爷爷二十万现金,这边的派出所所长是我爷爷铁哥们,说把我们一家户口迁到深圳来,当时户口迁过来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叫他这里买地皮盖房子,那时候地皮十五块钱一平方,然而我爷爷还是选择回老家,现在我们个个都在外面打螺丝[呲牙笑]
我太爷爷也一样 全部家当买地 种了一两年都收回去了
祖辈但凡改变一下选择,都没现在的这些后代了
想起那个在网上说太爷爷在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人,然后他太爷爷是反动派,网友说你们家能上到户口就是万幸了[笑着哭]
我舅爷爷(奶奶的哥哥),解放前在银行当小职员,解放后本来失业在家,某天政府来人把他带走了,当时还以为要枪毙他,因为在国民党银行工作过,后来回来就是我们当地某银行行长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