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平原游击队》确实经典,连每个人的驳壳枪都不一样

老周的深度君事 2024-10-24 08:31:53

图1:经典老电影《平原游击队》的海报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平原游击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红色老电影。男主游击队长李向阳,人称“双枪李向阳”,就是双手各持一支驳壳枪。除了李向阳,另外两个游击队员的驳壳枪竟然都是不同的型号,这个细节绝对得点赞。

驳壳枪,就是德国著名的武器厂商毛瑟兵工厂1896年开始定型量产的一种战斗手枪,正式型号是毛瑟C96军用手枪,这里C是“Construction”(建设、构造的意思)的首字母,96则表示生产年份1896年。由于种种原因,毛瑟C96手枪在德国乃至欧洲,备受冷落,销量十分惨淡,基本就到了淘汰的边缘。但是在中国,却大受追捧,以至于后来欧洲驳壳枪总产量的80%都是销往中国,甚至毛瑟公司还特意在枪身上刻上汉字“德国造”来表明自己是最正宗的原产地。

从1920年代开始,驳壳枪在中国就是最受青睐的手枪,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或者是绿林武装和看家护院的保镖,都是以能得到一支驳壳枪(特别是德国毛瑟公司的原厂货)为荣。所以,在《平原游击队》里,好几个游击队员都是拿着驳壳枪。不过,每个人的驳壳枪都是不同的型号——正是由于驳壳枪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所以不但毛瑟公司,还有好几家欧洲的兵工厂进行生产,中国也有好多兵工厂进行仿制,出现不同产地、不同口径、不同型号的庞大家族。而且,这些人所使用的不同型号,又能和各自的角色身份相契合,这就很不容易了。

图2:驳壳枪是个不同产地、不同口径、不同型号的庞大家族。

首先是李向阳,李向阳右手是一支“二把盒子”。所谓“二把盒子”是相对于9毫米口径的“头把盒子”而言,“二把盒子”就是驳壳枪最主流的7.63毫米口径。而且李向阳拿的还是十发固定弹匣的“镜面匣子”,就是枪身机匣两侧十分光滑平整,没有任何花纹图案,也没有任何文字标记,就像一面镜子。同时这也是一支“快慢机”,也就是全自动型。1932年,毛瑟公司推出了M712型“速射型毛瑟手枪”。所谓全自动,就是一扣扳机,就能把弹匣里的子弹全部射出去,而不需要扣一下扳机才打一枪,简单来说就是连发射击。全自动型出现之后,由于具备连发和单发切换功能,在枪身的左侧有个用来选择单发连发射击的转换装置,当拨向“N”时是单发射击模式;拨向“R”时,就是连发射击了。这样全自动型的驳壳枪就有了“快慢机”的绰号。

图3:李向阳左右两手各持一支驳壳枪

图4:“二把盒子”全自动型(上),俗称“快慢机”,注意扳机后方的单发连发切换装置。“二把盒子”半自动型(下)

所以这支驳壳枪是可以连发射击的,早期的驳壳枪都是只能单发射击的半自动型,扣一下把扳机射出一发子弹。全自动型一扣扳机就能把弹匣里的子弹全打出去,等于就是一支小号冲锋枪了。这在驳壳枪家族里,是最顶流的。

而李向阳这支驳壳枪最大的特点,就是磨去了准星,这是为了能够更快拔枪。作为在敌后活动的游击队,带着驳壳枪是不太方便装在硕大的木质枪匣里——这个枪匣也是驳壳枪最典型的特色,所以驳壳枪也叫“盒子炮”、“匣枪”,这个枪匣接在枪柄上就可以作为枪托,进行抵肩射击——通常都是插在腰间,遇到紧急情况,拔枪的时候准星会勾住衣服,影响拔枪速度。所以干脆就磨去准星。

图5:驳壳枪的木质枪盒可以连在枪柄上作为枪托

李向阳左手是一支“三把盒子”也叫“三号盒子”,是指99毫米短枪管的警用型。这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产物。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作为战败国,不能生产枪管长度超过100毫米的手枪,于是毛瑟兵工厂只好将枪管长度缩短到99毫米,并宣称是作为警用枪械来生产的。这种短枪管型也大量出口到中国。

“三把盒子”是只能进行单发射击的半自动型。所以从李向阳的这两支驳壳枪来看,右手是强调快速出枪,利用连发性能进行压制性概略射击,主打一个“快”字。左手则是负责进行精确瞄准射击,主打一个“准”字。双手两支枪,是各有分工的,相互配合。不过李向阳是神枪手,右手的驳壳枪即便没有准星,照样可以进行精准射击。影片开头,李向阳率领游击队下山,和巡逻的伪军遭遇,在黑暗中,李向阳右手甩手一枪就打灭了伪军队长手里的手电筒,可见,李向阳的枪法确实非常出众。

图6:“三把盒子”就是99毫米短枪管警用型

第二个是游击队侦察员侯大章的驳壳枪。

老侯是游击队里年纪最大的,绝对是老游击队员。他战斗经验丰富,剧中他化妆成厨师,孤身一人端了伪军的炮楼。他拿的是一支“三把盒子”,就是和李向阳左手那支枪一样的型号。9毫米短枪管型,虽然不能连发射击,但是口径大,威力更大。而且这个型号采用了小握把,外形更加紧凑,更便于隐蔽携带。对于经常在敌后活动的侦察员,当然是更合适的。作为老侦察员侯大章,用这样一支驳壳枪自然是最合适的。

第三个是游击队的骨干队员孙长清拿的驳壳枪。

普通游击队员都是用步枪,只有少数骨干和干部才有资格配短枪,而且孙长清还不是一般的手枪,是驳壳枪。在八路军正规部队里,也只有连级干部才有资格配驳壳枪,排级干部都没资格。像另一部抗战剧《雪豹》中,八路军地方部队虎头山独立团竟然能凑出12支驳壳枪,还都是德国毛瑟公司的原厂货,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虽然游击队的情况和正规军不一样,需要经常便装进入敌后活动,所以配短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也不是人手一支驳壳枪。所以,孙长清能配驳壳枪,肯定不是普通队员,至少应该是骨干,很可能是干部。如果李向阳的队长相当于营团级,那么孙长清很可能是相当于连级的分队长。

孙长清的驳壳枪是“二把盒子”,就是和李向阳右手拿的是同样型号。“二把盒子”还能细分很多子型号,但虽然孙长清手里的“二把盒子”,看不清是什么具体子型号,但可以去顶的是,140 毫米长标准枪管, 10 发固定弹仓,而且不是全自动的“快慢机”,是早期的半自动型。

图8:孙长清的“二把盒子”

图9:7.63毫米口径,140 毫米长标准枪管, 10 发固定弹仓,早期的半自动型

孙长清的“二把盒子”还有一点和李向阳的不同,就是保留了准星。这说明孙长清更多时候是要进行瞄准射击的,毕竟游击队的子弹并不十分宽裕,可以放开打,还是要“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只有像李向阳这样的,既是干部,又是神枪手,才能不用瞄准,进行连发压制射击。

最后一个说说小游击队员郭小北的手枪。

郭小北是个刚参军没多久的新兵蛋子,而且很年轻,算是个“小鬼”。由于是李向阳的通信员,所以也配了一支手枪,不过他还轮不到配驳壳枪,而是一支“独撅”,也叫“撅把子”、“单打一”,是民间手工作坊鼓捣出来的非制式手枪,为什么叫“独撅”?是因为只能装一发子弹,而且装子弹的时候,要把枪管从枪身上掰开,才能装进去子弹。由于“独撅”通常装的是步枪子弹,威力要比手枪子弹大得多。但是“独撅”没有膛线,射击距离近,精度也差。特别是,“独撅”不是制式武器,所以样式各异,每个作坊做出来的都不一样。

图10:民间手工作坊生产来的非制式“独撅”手枪

在真实的历史上,李向阳的原型是武工队队长郭兴,他手持双枪根本就不是驳壳枪,而是两支“独撅”!这和李向阳相比差太多了。另外,在老电影《地道战》里,高传宝从地道里突围时,他双手各拿一支手枪,也不是驳壳枪,而是两支“独撅”。

这才是当时真实的写照,一支几百人的游击队能有一支驳壳都相当不错了,大多数游击队的武器都很落后,都是“独撅”,老套筒这样落后的枪械,有的连这样的枪支都没有,只能是梭镖、红缨枪和大刀片。

在《平原游击队》里,出现了四支驳壳枪,分别属于三个人,每个人用的驳壳枪型号都各不相同,却和每个人的角色身份相契合,老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这样的细节上都做得非常到位。

4 阅读:1207
评论列表
  • 2024-10-24 19:05

    镜面匣子没有带快慢机的

  • 2024-10-25 22:59

    简简单单的说五号驳壳枪跟七号驳壳枪的区别不就完事了[笑着哭][笑着哭]

  • 2024-10-26 08:46

    哪有镜面匣子?

老周的深度君事

简介:点评国内外电影电视剧,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