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陆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中国自然也会有一些填海造陆的工程。
而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国土面积本来就少,通过填海造陆来扩展自己的面积那也是必备的手段。
目前,日本的填海造陆面积已经达到了1600平方公里,相比之下,咱们中国的填海造陆面积又是多少呢?
填海造陆工程
日本的填海造陆日本这个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但人口密度却高得吓人,比咱们中国还高出两倍多,1亿多人挤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日本人肯定是坐不住了,恨不得把大海都填了好腾出点地方来。
所以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填海造陆了,据说到现在,日本填出来的陆地面积已经有1600平方公里了。
这个面积甚至相当于泰国首都曼谷的面积了,足以见得,日本人在填海造陆这方面也是有一套的,技术含量还算不错。
举几个例子,日本的西关国际机场、神户人工岛都是通过天海造陆建起来的。
西关国际机场
当初日本人为了建立西关国际机场那也是费了老大劲了,这可是完完全全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人工岛机场。
现如今,西关国际机场作为日本重点的国际机场,它每年创下的旅客量、运货量那都是排名日本前五的。
还有神户人工岛,这个岛同样也是日本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建起来的,岛上居民高达2万人,被誉为“21世纪的海上城市”。
西关国际机场分析图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日本人为了扩大国土的使用面积,早早的就把心思放在了填海造陆上。
虽说他们搞这些填海造陆工程表面上是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实际上还另有所图,填海出来的地方修机场、建商业区、盖工厂、造港口,能够带动不少经济发展。
可问题是日本的经济发展虽然搞上来了,那这填海造陆就真的一点弊端没有吗?
神户人工岛
生态环境不可小觑说起日本那些填海造出来的地方,现在可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这些地方确实给日本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
像神户的人工岛建成之后,当地的港口吞吐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贸易往来也更频繁了。
但这填海造陆的事还真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海洋生态环境那么脆弱,你一个大工程下去能不受影响吗?
2019年3月,日本冲绳岛海域就曝出了一个新闻。
当时,当地渔民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具“美人鱼”的尸体,这“美人鱼”可不是传说中的那种,而是一种叫做儒艮的海洋哺乳动物。
儒艮的尸体
儒艮在海洋生物里属于珍稀物种,现在都濒临灭绝了,它们平时就喜欢在温暖干净的海域里吃吃海草,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
结果日本人为了给美军基地扩大面积,就在冲绳边野古地区搞起了填海造陆的工程,他们事先并没有做任何海洋保护措施,从而将一汪清澈的海洋最终变成淤泥。
当时,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看到这事那个气啊,直接就在网上“开麦”说这儒艮就是被填海工程给害死的。
其实当地有一部分人或许觉得害死一只儒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要知道,就冲绳那片海域可是有5000多种海洋生物,同时还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蓝珊瑚呢。
日本的填海造陆施工现场
这些海洋生物和珊瑚那都是靠着千百万年才形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维持着的,现在填海造陆一搞,这生态系统被打破了,珍稀物种们还不是最先遭殃?
虽然说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把儒艮列为了“国家天然纪念物”,但光有这个名头还不够。
日本环境省的人都说按照现在的趋势,儒艮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灭绝了,你说这填海造陆图个啥呢?值得吗?
那既然填海造陆的危害这么大,我们国家的填海造陆面积又会是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的基建实力说起咱们中国的基建实力那可真是不得了,就说填海造陆,咱们可不是盲目地追求面积而是要把工程做精做细,要让填出来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就拿大连的金州湾国际机场来说,这个机场可不是一般的机场,它是咱们中国第一个离岸式的海上机场,也就是说它也是建在人工岛上的。
它是通过填海造陆建成的,面积之大那在全球海上人工岛里面都排得上号,而且这个机场的设计容量也是惊人。
据说,近期规划的年客流量就有4300万人次、货运量55万吨、飞机起降量32.8万架次。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示意图
说到这就有人问了:这么大一个机场建在海上得需要多大的填海造陆面积啊?目前该项目仍在建设期间,想知道最终建成会有多大那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再说回咱们中国填海造陆的总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十年来,光是正经确权的面积就有13380多平方公里了。
那些没确权的保守估计起码还有个几千平方公里,加起来一算,2万平方公里肯定是有的,这个数字那是远远把日本甩开几条街了。
但咱们可不是为了追求面积而填海的,在填海造陆的过程中,咱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科技实力。
中国填海造陆的面积
像“天鲸号”、“天鲲号”这样的大家伙那是咱们自主研发的,这些设备挖泥能力强且运输效率高,在海上造陆那就是分分钟的事。
咱们一个工程往往都是几艘挖泥船同时作业,这效率那是杠杠的。
人家日本搞一个填海工程可能几艘船干几年都不见得完工,咱们这边那是说干就干而且干就干好,所以说,咱们在填海造陆的速度和质量上那是甩日本几条街都不止。
但是有人可能要问了,咱们这么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对环境会不会有影响呢?
“天鲸号”
环境工作到位说到填海造陆对环境的影响咱们不能回避,大规模改变海岸线肯定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冲击,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不行。
但咱们中国在这方面那真不是吹,措施是相当到位的。
咱们在填海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估那是必须要做的,每一个填海项目都要经过反复论证,看看哪些地方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然后想办法去避免或者减少这些影响。
与此同时,填海之后的生态修复工作那也是一个都不能少,比如说,填海造成了某些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破坏,那咱们就要在新造的陆地上,尽快恢复植被,创造新的生态环境。
填海造陆
还有就是,如果填海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一些珍稀物种,咱们还会采取移植、人工养殖等措施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它们。
这些措施那都是切实有效的,不像有的国家,填海造陆只顾眼前利益,从来不考虑环境代价,咱们中国那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重,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咱们搞填海造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注重科技创新。
以前的填海工程都是粗放式的,见海就填,填完就了事,但是现在咱们越来越注重精细化、智能化的填海方式。
正在建设中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在填海前,咱们会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拟填海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找出最优的填海方案。
而且在填海过程中还会用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扰动。
填海完成后还会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新造的陆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这些高科技手段那可都是咱们中国的原创。
可以看出在海上造陆这件事上,咱们不仅有速度更有智慧,这也是为什么咱们能在填海造陆领域一直保持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保护海洋环境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平衡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咱们中国在这条路上一定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填海造陆工程
结语未来咱们不仅要继续领跑全球填海造陆的规模和速度,更要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上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让世界看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可以齐头并进的命题,这就是中国的担当和中国的智慧。
现如今,中国不仅填海造陆的规模和速度领先全球,在科技实力上也是当仁不让,更重要的是咱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环境保护的责任。
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咱们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海造陆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这就是中国方案的优越性,这也是咱们能够在这个领域持续领跑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造岛神器”
没有约束,任由填海造陆,中国那些开我商能把黄海填平!
为什中国的国土面还960万?
我们沿海地区都是大陆延伸水浅,黄河出海口泥沙淤积自然形成滩涂,最近温州也在大规模填海造地
去过黄河入海口,一九三几年是海边,现在已经是陆地了,已经延伸了二十公里左右了,如果再过一百年,估计渤海就快没有了。
中国如果致力改造沙漠,比填海更有生态价值
填海造岛价值涉及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更关系到我国的海军战略,其经济价值与国防价值是改造沙漠的多少倍!
国土面积是962万平方公里吗?
七十年代上小学时我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国土面积还是960万平方公里!
真蠢!填海造陆都在经济发达掩盖城市:能加港口区域面积,能创造更大经济价值!改造沙漠是慢功夫,经济增量缓慢长久!南海造岛是维护国家海洋安全!!
鬼子没落了!
两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地级市
人家都光明正大的填海,
中国把大西北弄得有了水,哪可就改变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