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白晴聊历史 2025-03-30 12:56:4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夷陵一战大败后,刘备病入膏肓,行将就木。

临终前,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提拔一员虎将,嘱托其辅佐蜀汉。

很多人以为,刘备最信任的武将早已随他征战多年,然而,这位被他临终重用的人,却在之后的岁月里,书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他不仅为关羽报了血海深仇,更在关键时刻,为诸葛亮出了口恶气,狠狠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这位虎将是谁?

缘分妙不可言:投靠刘备,弃暗投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建安二十四年那个风云突变的年代,谁又能预料,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败,竟成就了一段佳话?

彼时,刘备进兵汉中,与曹操爆发汉水之战。

徐晃率领大军渡河扎营,不料中了黄忠、赵云的夹击之计,一败涂地。

而身为徐晃部将的王平,事前曾力谏不可轻举妄动,奈何忠言逆耳。

战败后,他非但没被赏识,徐晃还将满腔怒火转移到他身上,欲将其斩首示众!

面对生死抉择,王平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

他审时度势,果断选择归顺刘备。

这一决定看似出于无奈,实则彰显了王平的智慧和远见。

刘备慧眼识英雄,破格录用王平为牙门将。

虽然,一个"降将"的身份难免遭人非议,可王平并不在意。

他深知,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他的才华和忠诚。

"尽管我出身寒微,却也有一腔报国之志。

大丈夫当以功业服人,岂能囿于身份而自轻自贱?"王平斩钉截铁的话语,令众人刮目相看。

很快,他就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刘备亲征关中时,王平屡献妙计,让刘备眼前一亮:"此人不可小觑,大有可为!"自此,王平被委以重重的兵权,开始崭露头角。

他常常以严明的军纪要求自己和士卒,却也不乏将心比心的体恤之情。

士兵们都说:"王将军待我们如兄弟,我们岂能不为他效死?"一时间,军中上下凝聚成一股绳,士气如虹。

风云际会时:诸葛亮赏识,刘备叮嘱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章武元年,刘备终究抵不过积劳成疾,驾崩于白帝城。

在弥留之际,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对身边的诸葛亮做了一番嘱托。

其中,便有对王平的赏识和期许。

"卿可善待王平,此人智勇兼备,堪当大任啊!"

诸葛亮牢记先帝临终托付。

他暗想:"王平虽是降将,但忠心耿耿,实乃国之栋梁。

先帝料事如神,我岂能不重用此人?"

很快,他便有了考量王平的机会。

北伐告急:运筹帷幄,力挽狂澜

街亭一战,犹如天意弄人。

马谡轻敌冒进,王平三番五次谏言,皆遭冷遇。

当战事陡然急转直下时,王平却展现出过人的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

他当机立断,命士卒就寨鼓噪,佯装声势,先退避锋芒;继而提高警惕,亲自督战,从容撤退。

最终保全有生力量,力挽狂澜,化险为夷。

诸葛亮闻讯大喜:"王平有如此胆识,真不愧是先帝爱将!"他当即上表,严惩马谡,重用王平,可谓善莫大焉。

然而,伴随着一声轻叹,不幸还是降临了。

延熙十二年,诸葛亮英年早逝,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长空,陨落天际。

举国上下,无不悲恸。

就在此时,一场阴谋在军中酝酿。

魏延野心勃勃,欲趁乱夺权。

朝堂内外,尽皆人心惶惶。

而王平却当仁不让,挺身而出。

"丞相在天之灵,岂容尔等乱我军心?"王平以铿锵有力的言辞,唤醒了将士们的忠心和理智。

很快,叛乱被平息,魏延伏诛。

时人无不拍手称快:"王将军忠勇兼备,不愧是社稷栋梁!"

十万曹魏兵压境,王平力排众议:扬名立万,成就不朽

然而,一场腥风血雨,还未平息,另一场惊涛骇浪,又已汹涌而至。

延熙十四年,曹爽御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压境汉中。

朝堂之上,谏议之声四起,主战主和,莫衷一是。

王平却力排众议,据理力争:"贼若得关入,我休矣!当今之计,唯有死战,方能图存!"

他慷慨陈词,字字千钧。

满座皆默,无不动容。

战鼓擂,旌旗猎猎。

王平亲率三万军马,严阵以待。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

汉水流,血溅五步。

经过一番死战,魏军终究铩羽而归。

王平以寡敌众,以弱胜强,保卫了蜀汉的国祚。

一时间,王平之名,响彻云霄。

士庶们纷纷议论:"王将军真乃蜀中之龙!有他在,何愁曹贼不灭?"

王平却淡然一笑:"大军压境,我辈岂能袖手?为国尽忠,死而无憾耳!"

他的话语,道出了千古儒将的凛然正气;他的胸襟,亦彰显了一代名将的浩然之心。

王平,不负众望,以其智勇,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三分归晋时,不朽留人间

纵观王平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他出身不显,却凭借过人的才智,赢得了刘备、诸葛亮的信任;他几经风雨,却始终不改初心,为蜀汉鞠躬尽瘁。

晚年的王平常常凭吊故人,感慨万分。

他脑海中浮现出诸葛亮的谆谆教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在上,王平虽不才,却始终牢记您的教诲。

如今蜀汉虽式微,但臣子本分,不因世事而移。

"王平仰天长叹,慷慨悲歌。

每每夜阑人静时,王平总会想起故友关羽的意气风发。

玉树临风的将军啊,你可曾料到,会有这般凄凉的结局?

"云长,你在九泉之下,想必也含笑九州了吧?你放心,我王平虽不才,定当竭尽全力,为你鸣不平!"王平握紧拳头,热泪盈眶。

是的,王平斩杀叛将魏延,正是对诸葛亮的无声告慰;他力挫曹爽十万大军,更是为关羽报了一箭之仇。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蜀汉终究难逃三分归晋的命运,但王平的忠勇之心,早已在历史的天空中,镌刻下不灭的印记。

时至今日,王平的故事,仍在感动着无数后人。

他的人生,如同一座丰碑,巍然屹立在历史的烟云中。

每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抉择时,是否也会想起王平的故事?是否会从他的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王平的一生,诠释了忠诚的真义,昭示了奋斗的意义。

他以其卓绝的智慧,开创机遇;以其坚定的信念,笃守本心。

让我们以王平为榜样,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纷扰中坚守本色。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一段荡气回肠的人生华章!

注:根据《三国志》、正史野史、民间传说等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