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看病时总要抽血?和治病有多大关系?其实重要性远超你的想象

行平双 2024-08-23 13:54:57

“怎么又要抽血呢?上次不是刚抽过吗?”张大爷看着医生手里的抽血单子,满脸疑惑,忍不住小声嘀咕。

最近,他因为感冒反复发作,不得不多次跑医院。每次一进诊室,医生都是简单问几句后,就递上一张抽血单。

这让张大爷心里有点不痛快:“小感冒也要抽血,真有必要吗?”

其实,像张大爷这样对抽血检查感到困惑的人不在少数。

很多患者一听到要抽血,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不就是感冒嘛,用得着这么麻烦吗?抽那么多血,最后都拿去干嘛了?”

抽血检查到底查啥?

别小看这一管管的血,它可不只是医生的“套路”。其实,抽血检查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抽血,医生能检查出很多身体内部的信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血常规检查:

这是医院里最常见的抽血项目之一。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医生能快速判断出患者是否有炎症、贫血或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

简单来说,血常规就像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有啥风吹草动,一查便知。

2.生化检查:

这项检查能揭示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血液中的酶、蛋白质和电解质等指标能告诉医生,肝脏是不是在偷懒,肾脏是不是在喊救命。

而血脂、血糖的水平,还能帮医生发现潜在的高血脂、糖尿病等“隐形杀手”。

3.免疫检查: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守护神”,而通过抽血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这个守护神是不是在打盹。

乙肝、艾滋、梅毒等传染病,都是通过血液检查来初步筛查的。

特别是术前,医生往往会要求进行这些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4.凝血功能检查:

有些人一碰就出血,伤口愈合得特别慢,这可能就是凝血功能出了问题。

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障碍,尤其是在准备手术前,这项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心里还是忍不住打鼓:“抽血会不会抽多了,身体吃不消啊?”“为啥一抽就是好几管?”这些疑问,咱们一个个来解答。

1.为什么一抽就是好几管?

很多患者都在抽血时惊呼:“怎么抽这么多血!”

其实,这背后有科学依据。

医院里的检测设备和试剂盒各有不同,每种检查都需要不同的血量。

所以,一管血根本不够用。比如,血常规要一些,生化检查要一些,免疫检查还得再来一些,而且还不能混在一起查,因为加入的试剂不同。

加在一起,看似抽了很多,但实际上每管血的量很少,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2.抽血之后,这些血去哪了?

抽完血后,这些血液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化验结束后,剩下的血液标本会被妥善处理。

一般来说,医院会将这些血液管子保存几天,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保存期结束后,样本会经过高温灭菌等程序,最终安全销毁,避免污染环境。

3.抽血会不会导致贫血?

很多人担心,频繁抽血会不会让自己贫血。

其实,这种担心有点多余。医院用的抽血管容量都很小,就算抽10管,总量也不过50毫升左右。

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这点血量根本不算什么,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那些因病需要经常抽血的患者,医生也会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出现健康问题。

4.抽血一定要空腹吗?

大家普遍认为,抽血前得空腹,其实不全是。

像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确实需要空腹,因为食物会影响这些指标的准确性。

但有些检查,比如血常规、传染病筛查等,则对空腹没什么要求。所以,是否空腹,得看具体的检查项目。

如何保持血液健康?这些你得知道

健康的血液是健康的基础,血液干净,身体自然不容易“藏污纳垢”。那么,怎么才能让血液保持在最佳状态呢?

1.调整饮食:

饮食对血液健康的影响很大。

红肉、绿叶菜富含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生成;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帮助铁的吸收。相反,过多的高盐、高脂食物会让血液变得粘稠,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健康生活:

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多运动、少熬夜、保持心情愉快,这些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久坐不动、长时间紧张焦虑,则会让血液流通不畅,增加疾病的可能性。

3.戒烟限酒:

烟酒对血管的伤害不言而喻。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硬化;而过量饮酒则会升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戒烟限酒刻不容缓。

4.定期检查:

健康体检是发现潜在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早期发现,往往意味着治疗效果更好。

总结

抽血检查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的抽血,但它却代表着医生对患者健康的重视。每一项血液指标的变化,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因此,不要小看这一针一管的检查,它可能就是帮助你发现身体潜在隐患的关键。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