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战争波及了61个国家,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也被卷入到了战争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接死于战争以及被战争波及而牺牲的人约为7000万,由于战争主要爆发在欧洲,因此7000万人口中有大约三分之二都是在欧洲大陆牺牲的。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爆发。
纳粹德国在占领波兰以后,迅速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英国和法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英国和法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纳粹德国恨极了英国和法国,英国和法国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吃尽了纳粹德国的苦头。二战前以欧洲最强国家自居的法国,在二战爆发以后,直接向纳粹德国投降了。英军也灰溜溜的从敦刻尔克仓皇的逃回了英伦三岛。纳粹德国收拾完法国和英国以后,又将矛头对准了苏联。纳粹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以后,苏联也被迫卷入到了世界大战之中。
可以说,欧洲大陆几乎所有的大国,都因为纳粹德国的侵略,被迫卷入到了世界大战之中。可是,有一个欧洲大国却是个例外,这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就一直保持着中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都没有彻底卷入到大战之中,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那么西班牙是如何做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独善其身的呢?今天带着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当时的西班牙也是在法西斯的统治之下,纳粹德国有希特勒、意大利有墨索里尼而西班牙有弗朗哥。按理说作为法西斯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应该立刻跟意大利一样,快速地响应纳粹德国,可是西班牙在弗朗哥的领导下,并没有这么做,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西班牙国内情况不允许。
在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各国迅速崛起,其中西班牙更是一枝独秀,成为第一个世界大国,西班牙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日不落帝国”自居的国家。西班牙王室将这些从海上掠夺的财富,全部用在了吃喝玩乐和对欧洲各国的炫耀上,并没有用财富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欧洲各国也确实眼红了,其中以葡萄牙和英国这两个国家为代表。欧洲各国在看到西班牙王室过着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于是这些国家就暗中积攒力量,准备取西班牙而代之。西班牙的军队在纸醉金迷中早就腐烂不堪了,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于是在欧洲争霸战中很快就被彻底击败,西班牙被击败后一蹶不振,永久退出了帝国主义的舞台。
等到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西班牙已经退化成了经济贫穷的半农业国家。当时西班牙的贵族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但仍是不思进取,国家的下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西班牙国内经济更加糟糕,这次危机成为了压死骡子的最后一根稻草。1931年,因为西班牙王室无力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问题,被西班牙人民给推翻了,西班牙成立了共和国。
成立共和国以后,西班牙民众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共和国政府也解决不了经济问题,西班牙民众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就在这种背景之下,西班牙的法西斯主义诞生了,跟纳粹德国的希特勒一样,弗朗哥也是利用了民众心中的仇恨,趁政府无能,悄悄做大。双方在西班牙境内展开了明争暗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容,最终在西班牙境内出现了两股不同的势力。一股是左翼势力,就是共和国政府,背后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另一股是右翼势力,弗朗哥是领头大哥,背后得到了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
1936年的时候,西班牙左翼势力赢得了共和国大选重新执政,西班牙右翼势力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于是西班牙就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内战。最终右翼势力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之下,于1939年赢得了内战的胜利,并且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这场为期三年的内战,使本就落后的西班牙经济雪上加霜,西班牙境内将近六成的房屋、四成的铁路损毁,为数不多的工业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经济崩盘,导致商品匮乏,物价上涨,财政亏空使西班牙根本就没有办法加入到世界大战之中。经济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弗朗哥赢得了内战的胜利,可是西班牙国内的左翼势力依然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这个问题容不得弗朗哥有任何的马虎大意,他必须全力的稳定自己的政权。他上台以后,对左翼势力进行了疯狂的清算,逮捕和杀掉的左翼分子就不下三万人,整个国内都笼罩在经济危机和白色恐怖之中,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参加国外的战斗。
这场西班牙的内战,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前奏和缩影,虽然是内战但双方背后都有国际后台,而这些后台正是二战的主角。
第二:左右逢源的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范围如此广泛,想要独善其身真的很难,但西班牙做到了。之所以能做到离不开弗朗哥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想要左右逢源,就必须有让双方都忌惮的东西,要不然免不了成为墙头草,被优先收拾掉。这个让轴心国和盟国都忌惮的东西,西班牙正好有,这个东西就是直布罗陀海峡。西班牙扼守着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不仅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也是欧洲和非洲的重要分界线,被誉为欧洲的生命通道。这条生命通道在西班牙的掌握之中,因此盟国和轴心国才会忌惮西班牙,双方都害怕西班牙封闭直布罗陀海峡,然后背刺自己。不仅是地理位置很好,西班牙的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战争打的就是资源,谁的资源多,谁就能造更多的武器装备,因此西班牙国内的锌、钨、铁等等资源,就被盟国和轴心国给看中了。
西班牙严格遵守着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在二战期间并没有关闭直布罗陀海峡,并且自然资源出口也没有限制,双方谁想买都可以。西班牙的做法跟美国的做法很像,西班牙确实在二战期间发了一笔其他国家的国难财。
第三:双方拉拢的对象。
西班牙虽然是中立国,可是弗朗哥的政府之所以可以上台,离不开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现在成功上台了,反过来不支持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就说不过去了。希特勒当初在听到弗朗哥宣布中立的时候,是很气愤的,大有一副不管三七二十一连西班牙人一起收拾的架势。想要平息希特勒的怒火光凭借着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是根本行不通的,弗朗哥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有西班牙选择出兵帮助希特勒。只不过弗朗哥很聪明,他将这些帮助纳粹德国的军队全部改成了志愿军,一共派出去四万军队,被称为“蓝色师团”。改成志愿军的好处就是,跟盟国那边能有个转圜的余地,虽然是帮助了,可是名义上那些军人都是自愿的。希特勒最终看着弗朗哥还算懂事,再加上确实有所顾虑,最终就默许了西班牙的中立。
派出志愿军,稳住了轴心国以后,盟国那边就好办了,盟国那边不仅不能迁怒弗朗哥,反而要顺着他。盟国处处向弗朗哥示好,就是害怕弗朗哥转头去帮助纳粹德国。盟国,向西班牙提供了各种贷款,并且高价购买西班牙国内的钨矿石。盟国的种种措施,还是很有效的,西班牙确实除了“蓝色师团”以后,再没有支援过纳粹德国什么,当然正常的贸易除外。西班牙确实做到了中立国家该做的事情,所有盟国也默认了西班牙的中立。
西班牙内战带来的创伤,加上西班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这种种因素凑到一起,才得以让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到了独善其身。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发的战争财,弗朗哥不仅稳住了自己的政权还恢复了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后世无论如何评价弗朗哥,都可以在弗朗哥二战期间的表现领悟一句真理-国际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个人道义上我是鄙视西班牙的,毕竟人家帮你打赢内战,但从西班牙的立场上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