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
一幅牛气冲天的画,却让画家陈李新,结缘中国科技产业大咖戴伟民!
▲画家陈李新笔下“牛气冲天”的牛画。一个是理工科的博士、世界芯片界大咖、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另一个是乡土画家,他们却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而结缘,成为了一段佳话。
▲画家陈李新。1、做一份有传统文化的新年礼物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芯原)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是一个传奇人物,也是爱国人士。
▲中国科技产业大咖戴伟民。恢复高考制度后,戴伟民考入上海交大,1980年移民美国,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
2001年,戴伟民放弃世界名校的终身教授,回到上海,创办了芯原。
今年8月18日,芯原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在公司上市后的第一个新年,戴伟民想给全球的员工和客户,送上特别的新年礼物。
芯原历年有定制包含中美节假日的台历的传统,恰逢中国牛年,于是想打造一份能既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切合牛年主题的台历,还可以借牛年好彩头,预祝公司来年牛势冲天。
戴伟民博士亲自参与团队策划,收寻了很多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的画牛作品,可惜都因为不能很好地体现牛年精气神的主题。偶然间,在网上看到【陈洪标写字说】的一篇文章,让画家陈李新的画作《牛势》进入团队视线。策划团队多方寻找陈李新的“牛”主题创作,发现他以牛为主题所创作的水墨画,不仅墨韵层次丰富,灵动多变,而且笔下的牛活灵活现,精气神具佳与芯原想要展示的风格非常契合。
团队一方面把收集到的网络图做样稿设计,另一方面多方寻找陈李新的联系方式。没有画家授权就无法制作,这个项目就只能中止。
从网络介绍,获得两个有价值的信息:一是这位画家在永康工作,二是曾经在中国美院就读。
2、五个人同时找到画家陈李新
戴伟民博士立马兵分两路,寻找画家陈李新。
一拨是公司策划团队从网上各平台寻找陈李新的联系方式。
另一拨戴伟民博士亲自出马,他打电话给自己的老朋友画家常嘉煌老先生。
常嘉煌是中国老一辈艺术家常书鸿之子、敦煌画院院长,在艺术圈子里认识的人多,请他帮忙找陈李新几率更大。
常嘉煌老先生看了陈李新画的牛图后,评价也很高,很认同他们把陈李新的牛制作成台历的想法。
按照中国美院这条线索,常嘉煌老先生找到中国美院郑宏伟教授,因为郑教授没有教过陈李新,于是他就托在缙云县农商行的外甥胡建辉,去一趟永康想办法找到画家陈李新。
缙云与永康交界,路途不远,开车很方便。
胡建辉找了原来在永康市水务局工作的远房亲戚施青敏,她在市委办任职的时候与陈李新相识。
当施青敏带着胡建辉登门拜访陈李新之前,陈李新已接到了芯原策划团队关于画作授权印制台历一事的电话。
等胡建辉两人转告了芯原董事长戴伟民博士的意图后,陈李新立即与芯原策划团队视频连线确认此事,几经周折,明确了合作的意向。
3、因画结缘更因双方一身正气投缘
因为几幅画的版权,让这么多人来找自己,陈李新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
不过,陈李新还有些疑惑。作为一个理工科博士,研究芯片的世界大咖,为什么会青睐他画的水牛?
对此,戴伟民博士的回答很直接。
他说,抛开你画的牛比较符合公司做牛年台历的主题这个因素,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牛画得确实让人喜欢;
二是更喜欢你身上的一股正气,特别是你在抗疫期间,为参与抗疫的人士送最少卖两三万的牛画,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大众投身抗疫,展现了你的爱心和奉献精神,让我感动。
陈李新一听,这才放下心中的疑问。
陈李新说,这些年自己出版的一些画牛的图书,总是被不法商人盗版,而戴伟民博士的这种做法和诚意确实令自己感动。
芯原公司在网上找到自己画牛图片,尽管是非商业用途,但还是多方寻找他,征得他的同意再用这些图片进行制作。这也许就是学者企业家与众多普通企业家的不同之处。
另外,陈李新还要感谢不曾相识,也从未见过面的常嘉煌老先生,能够不惜吝啬赞美,给一个乡土画家的肯定,对他是一种极大的鼓舞。老艺术家身上的这种耿直和正气,在当今社会已是很难见到了。
为了表达诚意,陈李新只象征性地收取了每份台历一元钱的牛画版权使用费。
为此,有朋友说他太傻了,现在市场人家买你一幅牛画就要两三万。你给人家13幅牛画的版权使用权,多少要个几十万,也不过分,而且人家还是上市公司,不差钱。
陈李新说,我们谈得来,相互很投缘,这就够了,谈钱伤感情。
不仅如此,陈李新为了让这本台历效果更好,他特地按台历设计尺寸重新画了13幅牛画,一方面能更好适合台历画面的大小,另一方面,由于是之前所作的画,他觉得自己现在画的,更能体现牛的精神,也更深情。
为此,陈李新又熬夜加班,画了一个多星期,才把自己满意的13幅牛画拍摄后,发给戴伟民的公司。
如今,这份承载着友谊和“芯”愿的台历,已经完成了印刷工作,即将通过芯原公司分发给科技界的朋友们,祝福大家在即将到来的辛丑牛年,万事顺意,牛气冲天!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