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读不懂母爱,正如这首流传千古的慈母颂,也并非少年时所写

卿清点墨诗意燃 2024-05-12 07:06:08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

在这天,大多数母亲都会收到祝福,人们也用各种美好的语言来歌颂母爱。甚至有的学校还会安排学生们以母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其实年少是读不懂母爱的,只有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自己成为父亲或母亲,才会读懂母爱或者父爱,养子方知父母恩。

就像这首一提到母亲或者母爱,就让人想起的古诗《游子吟》,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它是少年游子所作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直白,无需特别为大家解释意思,它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份深沉的思念写得令人动容。

儿子要远游,母亲千般不舍万般思念,但只能化作手中的针线,在临行前密密地缝,缝得再结实一些,就担心孩子迟迟不归,在外面缺衣挨冻。母亲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如何能报答母亲的恩德。

很多人光看这首诗,从字面意思出发,以为是孟郊少年时出游,有感于母爱而发,写下的一首诗。实际上,写这首诗的时候,孟郊已经50多岁了,是知天命之年。

在人生暮年,孟郊才终于得了一个小官,结束了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第一时间把母亲接到身边照料,希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但孟郊由此想到的是,自己少年离家时,母亲在临行之前为自己一针一线缝衣的场景。想到现在,自己虽然有条件让母亲得以颐养天年,但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己的这一点报答,是无法与母亲这么多年的付出相对比的。

孟郊年幼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并且让他读书成才,是真的不容易。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孟郊少年游子的离别之作,而是诗人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终于能对如海般深情的母爱报答一二。

估计年少时的孟郊,是写不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句子的。年少时,我们仿佛觉得母爱是天生的,母亲爱自己是想当然的,而我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学业,自己的恋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诗与远方,世界都得围着自己转!

年少时为了父母不同意的爱恋,而与父母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离家出走。为了自己的梦想,想要仗剑走天涯,而看不见父母鬓边渐生的白发,甚至埋怨父母与这个世界脱轨,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

而当自己当了父母,把父母曾经走过的路,一路经历的坎坷与辛苦都重走一遍,便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爱是如何伟大深沉。

但此时虽然理解了母爱,懂得了感恩,我们也成了父母,却天然地将更多的爱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边愧疚,一边忙碌地过上几年,最心酸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节,也像是我们对母亲的歉疚日,对母爱的一种弥补,其实有心的儿女,天天都可以是母亲节。

不止母亲节,平时常回家看看,和妈妈吃顿饭吧。我们的一生,能和妈妈好好吃多少顿饭呢?人生不过三万昼夜而已。

感谢母亲,定义这世间所有的美好。她以一声妈妈为枷锁,向我们无限地付出,那么请我们,以一声妈妈为由,向她回报一点点寸草之心吧。

(图源自网络)

0 阅读:2

卿清点墨诗意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