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金堆成山,曾高调捐出上亿元做慈善的陈光标,为啥销声匿迹?

书瑶谈娱乐新闻 2024-10-26 16:00:48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站在"金山"前意气风发的陈光标,会在2016年选择销声匿迹?

这一年的"假章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将陈光标轰进了舆论的漩涡。从"中国首善"到"中国首骗",这个标签的转变来得既快又猛。

网络上的口诛笔伐此起彼伏,"骗子"、"作秀"、"披着羊皮的狼",这些词汇像利剑一样戳向陈光标。

压力不是不能扛,但当这些质疑和谩骂开始影响家人时,陈光标慌了。

那天,他的妻子跪在他面前,泪眼婆娑地恳求:"求你别再这么高调了,别再这么出格了。"这一跪,跪碎了一个叱咤商场的大佬的心。

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陈光标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事风格产生了动摇。

而在老家,年迈的父亲因为受不了街坊邻居的指指点点,干脆选择了闭门不出。曾经以儿子为傲的老人,现在连出门买菜都要躲躲闪闪,生怕被人认出来。

"我真的错了吗?"陈光标开始反思。那些堆成山的现金、大张旗鼓的捐赠仪式、请来的媒体记者,或许真的太高调了?可他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善意是可以传递的啊。

但现实很残酷。舆论的压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连带着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影响。最终,这个曾经的"中国首善"选择了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没有了媒体的闪光灯,没有了现金堆成的"金山",没有了热闹的捐赠仪式。2016年之后的陈光标,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或许,答案就藏在陈光标的转变里。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选择,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要理解陈光标为什么对慈善如此执着,得从1968年说起。

那年,陈光标出生在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家庭。家里已经有个哥哥和姐姐,他的到来无疑给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说是家,其实就是个四处漏风的茅草屋,连顿饱饭都是奢望。

"那时候的记忆最深的就是饿,真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陈光标回忆起童年时,眼里总是带着心疼。更让他痛心的是,哥哥和姐姐最终没能熬过那段苦日子,在饥寒交迫中离世了。

眼看着小陈光标也出气多进气少,父母以为这个孩子怕是也要随哥姐而去。就在全家陷入绝望时,一个救命恩人出现了——住在隔壁的独居老妇人。

看着陈家接连失去两个孩子,老人家心一软,把自己赖以为生的最后一点面粉送给了陈家。就是这一碗救命的面糊,不仅保住了陈光标的命,还让他的父亲有了力气出去抓野兔、铲野菜。

这碗面糊的温度,一直暖到了陈光标的心里。或许正是这份恩情,造就了他后来对慈善事业的执着。

命运对这个家庭总算开了眼。陈光标天生就有经商头脑,十岁就开始琢磨着做生意。从一桶桶的卖水开始,到后来卖冰棍、倒卖粮食,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家里补贴,还自己负担起学费。

学习也没落下,17岁就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厉害的是,这个农村娃兜里已经攒下了一万块钱。要知道那可是90年代啊,一万块可不是小数目。

大学毕业后,陈光标一边打工一边积累经验,28岁就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意越做越大,但他从没忘记那碗救命的面糊。"一碗面糊能救三个人的命,那十碗、千碗呢?"这个想法一直在他脑子里转悠。

即便在公司年收入只有20万的时候,他就开始做慈善。第一笔捐款,给了一个白血病患儿。那孩子瘦弱的样子,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从面糊到千万捐款,从饥寒交迫到回报社会。陈光标的人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善意循环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惊全国。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中时,一个默默无闻的南京企业家闯入了公众视野。

没有人知道陈光标那会儿是怎么想的,但他的行动快得让人咋舌。第一时间筹集物资,亲自带队前往灾区,前后投入的物资和资金超过一个亿。

累计帮助了200多人,"中国首善"的称号就这么落在了他头上。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美誉没戴几年,反而成了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大山。

为啥?因为陈光标太高调了。

在中国,"做好事不留名"、"付出不求回报"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越是默默付出,反而越容易得到认可。

可陈光标偏不走寻常路。

每次捐款,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不管大小捐赠,记者必到,采访必发,就差在脑门上写个"我在做慈善"了。

面对这些质疑,陈光标倒是直来直去:"对,我就是想打广告。

这话说得实在,但在很多人眼里却显得太功利。可陈光标有自己的想法:"善意是可以传递的,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就像当年那碗救了我命的面糊,我现在能做出千千万万碗'面糊'去帮别人。

从生意人的角度看,这话没毛病。可偏偏在慈善这个领域,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纯粹的奉献。

有意思的是,这个年赚上亿的企业家,生活中居然抠门得很。在他看来,省下的每一分钱,都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从汶川开始,陈光标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慈善之路。这条路上有掌声,有质疑,有争议,但他选择了一直走下去。

或许,在他心里,那个因为一碗面糊活下来的孩子,一直在提醒着他: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帮助他人的初心不能变。

说起陈光标的"慈善秀",最离谱的还得是那次用16吨人民币堆出来的"金山"。

2013年12月,为了响应全国经济普查,这位"慈善达人"玩了把大的。三面钱墙加一张钱桌,现场红光满面地召开记者招待会。

这操作,说实在的,真的惊呆了一众吃瓜群众。

但这还不是最狠的。要说最让人目瞪口呆的,得是他在贵州搞的那场慈善演唱会。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台上陈光标歌声跑调跑到西伯利亚去了,台下却座无虚席,老少爷们愣是一个没走。为啥?因为演唱会外头摆着2000头猪、1000头羊和几百台农用器具呢!听完歌,说不定就能带头猪回家。

这场堪称"魔音灌耳"的演唱会,愣是让现场观众忍着耳朵的痛苦听完了全场。这波操作,简直是把"忍耐力换物资"玩出了新高度。

但凡事过犹不及。这种前所未有的"出格"行为,让舆论的大锅越煮越开。

知名慈善家曹德旺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在采访中开怼:"陈光标是真的傻,他对慈善一点都不了解。"这话说得虽然不好听,但确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陈光标倒是坦率:"我承认有打广告的意思。"这种实诚劲儿反而让人不知道该说啥好。

有意思的是,他的捐赠范围可以说是"全能选手"级别的。看到孩子们没电脑,他就捐电脑;发现某个地区落后,就捐猪羊和农具;碰到寒冷的地方,立马就是一批羽绒服。

这种"看到啥捐啥"的路子,跟其他专注某个领域的慈善家完全不同。

更猛的是,他放话说死后要把所有财产都捐出去,一分不留给子女。这话说得够狠,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反而给人添了几分质疑。

从"中国首善"到"中国首骗",这反转来得快得让人措手不及。但仔细想想,陈光标的问题或许不在于他到底捐没捐,而是他的方式太过高调,以至于让人觉得这不像是在做慈善,反倒像是在做秀。

这事让人不禁要问:做慈善真的需要这么高调吗?善举本身难道不应该是最动人的宣传吗?

可能连陈光标自己都没想到,他的慈善之路会因为太过高调,而走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误区。

沉寂了四年,陈光标在2020年又回来了。

这次不一样。没有堆成山的现金,没有跑调的歌声,有的只是一笔2000万的捐款和30辆汽车。这些钱和物资,安安静静地投向了河北张家口冬奥会的筹备工作,以及安徽无为市的防洪抗灾行动。

从前的陈光标,恨不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捐了多少钱。现在呢?捐完就走,连个新闻发布会都懒得开。

翻开他2023年的微博,最新的一条依然是关于捐款的消息。不过这次,底下的评论寥寥无几,只有十几条。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曾经的"网红慈善家"仿佛被人遗忘了。

但陈光标并不在意。这些年,他一直在坚持做慈善,只是不再高调宣传了。

有人说他怂了,被舆论打怕了。但细想想,他这哪是怂啊,分明是沉淀后的成熟。那个站在"金山"前的陈光标确实引人注目,但现在这个默默行善的陈光标,才更让人尊重。

从高调到低调,从万众瞩目到少人问津,陈光标的转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思考?

可能是:慈善不需要太多噱头,善意自有其温度。

可能是:名声再响亮,也不如实实在在帮助别人来得踏实。

也可能是:真正的慈善家,不在于他如何展示自己的善举,而在于他能持续多久。

如今的陈光标,依然记得那碗救命的面糊,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只是这一次,他选择了让善举自己发声。

毕竟,最美的慈善,从来都不需要太多修饰。就像春雨润物,悄无声息,但让万物生长。

0 阅读:0

书瑶谈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