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伊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而对于贺子珍来说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去完成—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毛金花。
当年因为情况所限,毛金花刚一出生就被托付给了当地的一个鞋匠翁清河,两年后再去寻找却得到了孩子已经去世的消息,这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婴孩夭折的事情并不少见,虽然可惜但也无可奈何。
身为母亲的贺子珍不愿意相信孩子已经去世的消息,或许这也是一位母亲的直觉,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仍然活着,从前受到条件所限贺子珍没有办法去寻找长女,而如今时机已到,贺子珍决心要找到自己的孩子,就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调查开启了。

杨月花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身世都充满好奇,之前她和哥哥杨荣福常闹矛盾,杨荣福说不过她,就会骂她是“野孩子”,这一番无心之言却引起了杨月花的注意,再加上自己和父母、哥哥长得都不像,杨月花怀疑自己可能是被抱来的,她也去问过母亲,但母亲邱兰仔对此三缄其口,杨月花不好多问,只能将疑问埋藏在心里。
杨月花不甘心自己的身世成为秘密,她转而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舅母身上,在她的不断劝说下,舅母终于对杨月花吐露了实情,原来杨月花是一对红军夫妇的孩子,当年原本托付给了鞋匠翁清河,但翁清河因为害怕转而又脱手给了现在的养父母。
此时的杨月花就像是一个找到了方向的孩子,人过而立的杨月花渴望着能和失散多年的父母再见,但是历经多年,能不能找到父母还是一个未知数,在犹豫多时后杨月花还是提笔给吴潮芳写了信,她言辞恳切,希望吴潮芳可以施以援手,帮助她实现夙愿。

吴潮芳此时正受人之托帮助寻找贺子珍长女毛金花的下落,但是时隔多年,要找到线索实在太难,尽管吴潮芳多方调查但却一无所获。接到杨月花信件的吴潮芳大喜过望,他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便迅速展开了座谈,要求翁清河及杨月花养母一家全都要到场。
在第一次座谈会上,翁清河承认了杨月花就是当年贺子珍托付给自己的那个小女孩,可第二天翁清河又改口称当年的毛金花已经夭折,如此反复实在是让人摸不清头脑,针对这个情况当地又展开了数次调查,但是众说纷纭,对杨月花的身世一直没有定论,这件事情只好暂时搁置。
事情的转机是在1971年,老红军罗万昌回到了老家龙岩,他听说了杨月花的事情,便向自己的老上级也就是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反映了此事,贺敏学很是重视,委托了罗万昌和张华南共同调查此事。
1973年,罗万昌将此事算是调查的水落石出了,他写信将调查结果告诉了贺敏学,在周总理的关心之下周剑霞前往福建和杨月花见面。

周剑霞前往福建之前去见了贺子珍,病房中的贺子珍知道了自己的女儿尚在人世的消息,她不由得精神一震,她让周剑霞要多替自己看看孩子,贺子珍的万千思念就凝聚在只言片语中。
周剑霞见到杨月花后就确认了她的身份,原因无他,杨月花实在是太像自己的父亲,神态举止也和姨妈贺子珍有相似之处,周剑霞回到上海后向姨妈报告了杨月花的情况,贺子珍多想去福建看望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但此时她身体不好外加情况特殊,此事只能作罢。
1977年,贺子珍前往福建养病,顺便去看望自己的孩子,但终究没能成行,后来她拜托自己的女儿李敏替自己去看看杨月花。
这年7月,杨月花收到了通知,上面要求她准备好材料向文化局的领导进行汇报,杨月花还感到奇怪,自己只是一个电影放映站的工作人员,不应该由自己负责汇报工作的,但这毕竟是上级给的任务,杨月花也不敢耽误,在准备了简单的材料后就前往了闽西宾馆。

走进会客厅,杨月花看见有一个面熟的年轻女同志坐在沙发上,旁边还有一个男同志,其他的几个自己倒是认识,都是地委的领导,杨月花向他们汇报了自己最近的工作还有一些工作上的困难,但她发现那个女同志并没有听自己汇报,反而一直看着自己,时不时和旁边的男人耳语几句,汇报结束,杨月花就离开了,期间两人一直没有说过话。
直到后来杨月花才知道当日那个女同志就是自己的妹妹李敏,李敏后来回忆了这次会面,虽然她当时很想和姐姐说话,但是碍于时机还不成熟,李敏终究没有踏出这一步,双方的第一次见面就以互相间的沉默而结束了,但贺敏学知道后却感到高兴,他觉得这算是踏出了最好的一步,终于可以带着杨月花和母亲团聚。

贺子珍晚年时非常希望女儿可以来看看她,也好缓解自己多年来的遗憾,但是有人写信提醒她:“你只有一半认女儿的权力”,意为贺子珍此时不能认下自己的孩子,贺子珍听到此事后病情反复,医生十分担心,经过精心的治疗后才逐渐稳定下来。
天不遂人愿,即使贺子珍一直希望见到杨月花,但直至贺子珍去世仍然未能成行。
1984年,杨月花在报纸上得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对于这位从未见过的母亲,杨月花给予了极大的情感寄托,她也幻想过自己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许在母亲坚毅的外表之下也有一颗爱子之心,这对母女带着对互相的挂念,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就这样分隔两段。

贺子珍为了这个孩子也掉了无数的泪水,她的身体不好,常年在医院休养着,在她收到了孩子还存活的消息后激动的一夜未睡,在这个母亲的心里或许已经描绘着孩子的样貌,或许她也无数次幻过和孩子见面的场景,但是终究因为阴差阳错而不能得见。
杨月花深感命运弄人,虽然知道了父母是谁,但是却一直不能得见母亲,如今母亲去世了也不能在旁边尽孝,但是逝者已矣,终究杨月花还要好好的生活。杨月花是个坚强的人,虽然历经种种变故,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晚年的她有孙辈承欢膝下,也算是告慰了母亲这么多年来的挂念。
参考资料《海外网》:毛泽东长女下落之谜,“红色公主”竟是村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