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战争阵亡在甲金山下的那些武状元和武探花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17 04:23:34

马壮节死于木果木之难:马壮节公名铨,最初在乾隆壬申年考中武探花,因为和同僚角力争斗而被罢官,之后进入京城在军营中担任低级武官,傅文忠公傅恒很倚重信任他。后来又在庚辰年考中探花,逐步升迁至四川提督,并跟随军队征讨金川。

当时相国温福拥兵不前,马铨感慨地说:“金川只是个小小的蛮夷之地,经过大军两次讨伐,却不能获得丝毫的利益,军队驻扎多年,兵力疲惫还浪费军饷,那还要将帅做什么呢?如今相国身为朝廷重臣,却不能冒险采用奇谋,让敌人畏惧天威而改过自新,只知道置办酒宴大肆聚会,还侮辱士兵,将来要拿什么回去向天子复命?”温福斥责他胡言乱语。后来木果木战败,马铨率领后队,亲手杀死数十个敌人,最终力竭而死。

温福在大金川的木果木阵亡:乾隆癸巳年,温福以定边将军的身份征讨金川,在木果木阵亡。当时总兵宋元俊正乘胜直捣美诺,如果能够集结大量兵力,一鼓作气歼灭敌人,金川就可以平定。温福却因之前轻易取胜而骄傲,不再征调各路兵马,每天只和提督董天弼等人摆酒设宴。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多次劝阻,温福却认为他在煽惑军心,上奏弹劾他。护军统领伍岱,是辽东的勇猛之士,看到温福的所作所为,感叹道:“我只听说过兵贵神速即使有些笨拙,没听说过拖延能取胜的,哪有在敌人境内屯兵却每天以宴会为主要事务的?我本是辽海的健儿,没见过像这样能取胜的。”温福大怒,以其他罪名把他发配戍边。派遣三五十个绿营兵去夺取碉卡,有受伤的,温福反而责备他们,人心更加懈怠。超勇公海兰察拔刀指责温福说:“身为大将,只求眼前安逸,不是大丈夫所为。如今军队虽然疲惫,但让我来指挥,仍然可以取胜。”温福拂袖而起。拖延了一个多月,敌人侦察到官兵实力薄弱,于是整顿数千精锐部队向东进攻,官兵不战自溃。海兰察刚面对敌人时,就大声说:“云气已经消散,不能作战了,我要向东突围,和诸位在美诺寨会合。”于是骑马突围而去。温福正穿着高雅的服饰督战,被敌人擒获,董天弼、牛天畀、张大经等人都战死。军队于是大败溃散,自相践踏,整夜都有声音,在渡铁锁桥时,人们相互拥挤,锁断桥塌,落水而死的人数以千计。参政明亮正在美诺扎营,看到溃逃的士兵像蚂蚁一样在山岭间往来,派人去阻止他们。溃兵知道明亮在,停下的有数千人,明亮收留并犒赏他们,士兵们才稍微安定下来。恰好有个人拿着铜匜倒水,不小心把铜匜掉在地上,惊叫道:“追兵来了!”众人又起身向东逃跑,势不可挡,可见他们被吓得有多厉害。

杨梦槎杀敌而死:乾隆朝时,无锡的杨梦槎以孝廉的身份担任四川酆都县令。丁卯年,金川首领违抗命令,杨梦槎被调往前线,监督制造炮台,多次立功。癸巳年六月,大军到达木果木山,半夜敌人劫夺炮台,把他也掳走了。敌人围着他询问使用炮台的方法,杨梦槎表面上教他们,暗中却故意使制造方法出错,炮台反而炸裂,炸死了无数敌人。敌酋咬牙切齿,把他的尸体剁成肉泥。事情上报后,皇帝下诏追赠他为兵备道,赐予祭葬,荫庇他的一个儿子担任和他相同的官职。

李侍尧处置台湾事务:乾隆丙午年,李侍尧总督福建。当时正值台湾发生变故,高宗认为常青不是将才,担心他守不住,下令让他率领全军撤回,等福文襄王福康安到达后,再筹划进攻。李侍尧认为台湾是险要之地,一旦失守,没有十万兵力不容易夺回,担心错失时机,就摘录了谕旨中的几句话寄给常青,并上疏请罪。高宗嘉奖他的忠诚,认为他处理得当,有古代大臣的风范,赐予他双眼孔雀翎作为奖励。

寿同春谋划收复厅城而死:乾隆丙午年,会稽的寿同春以平民身份在台湾淡水厅幕府做客。正值林爽文叛乱,淡水沦陷,厅官遇难,寿同春在敌人中间辗转周旋,秘密联络忠义之士反正,很快就收复了城池,然后搜捕那些不法之徒,斩杀无数,并且安抚平定了幸存的百姓,救济抚恤非常周到,他的威望和恩德广为流传。他写了万言书,渡海送达上级官府,上级官府上疏奏报。皇帝大为赞赏,当即任命他为淡水厅长官。后来他痛骂贼人,宁死不屈而死。事情上报后,追赠他为太仆寺卿,荫庇他为官并建立祠堂。

奎壮烈愿马革裹尸:孝贤后的侄子奎壮烈公奎林,曾在乾隆壬子年跟随福文襄征讨廓尔喀,脖子上生毒疮,仍然带病坚持从军。孙文靖公孙士毅去看望他的病情,他握住孙士毅的手说:“病有什么可问的?大丈夫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却病弱地躺在床上,实在是可耻。”等到他去世时,只担心军务没有完成,其他的话一概没说。奎林曾经读《元史》,王述菴侍郎问他仰慕谁,奎林说:“耶律文正不是我能比得上的,能达到王保保那样的忠贞就足够了!”

谢家瓚雪仇报国:谢家瓚是湖南阳的富户,住在高村,高村原本和苗民居住的地方接壤。乾隆乙卯年,苗民石三保叛乱,在阳大肆掠夺,谢家瓚散尽自己的数十万家财招募乡里的壮士抵御,杀死石三保的士兵无数,石三保对他恨之入骨。有一天,谢家瓚率领众人守卫溪口,石三保聚集全部兵力包围了高村,说:“交出谢家瓚,就放过你们。”家泰是谢家瓚的族弟,听说后,挺身而出,对村里的父老说:(此处原文未完整,翻译到此中断)

创作文章

风云激荡中的英雄壮歌:清代传奇人物的家国情怀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清朝的岁月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既有金戈铁马的征战风云,也有英雄人物的慷慨悲歌。他们在不同的境遇中,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着对国家和正义的坚守。

马铨,这位两度考中探花的武将,面对温福拥兵不前、沉迷宴乐的行为,他直言不讳地斥责,尽显忠勇与担当。在木果木之战的惨烈战场上,他力战而死,以自己的热血捍卫了军人的尊严和使命。而温福的刚愎自用,不听良言,最终导致了木果木的大败,无数将士的生命消逝,那铁锁桥边的惨状,是战争残酷的深刻写照,也让我们看到了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灾难。

杨梦槎,一介县令,在被敌人掳获后,临危不惧,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周旋,以生命为代价,让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他的壮烈牺牲令人肃然起敬。李侍尧在台湾局势危急之时,以大局为重,果断决策,展现出了一位大臣的远见卓识和忠诚之心,得到皇帝嘉奖实至名归。

寿同春,虽为布衣,却在乱世中挺身而出,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勇气收复城池,安抚百姓。他的义举和担当,诠释了普通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家国情怀。奎林,这位孝贤后的侄子,身患重病仍心系战场,渴望马革裹尸,他对忠义的追求,对国家的忠诚,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历史的天空。

还有谢家瓚,散尽家财只为抵御外敌,守护家园。他与石三保的恩怨情仇,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民间力量在保家卫国中的英勇无畏。

这些人物,他们身份各异,却都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为了国家、为了正义,不惧艰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的故事,是历史的瑰宝,让我们看到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人性的光辉和家国情怀的力量。他们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当今时代,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英雄的壮歌永远传唱下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