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亿的传销骗局,“一对一洗脑”何以屡屡得手?

北竹子 2017-11-18 13:21:51

(原标题:惊人 | 2.1亿的骗局!传销“洗脑”手段曝光 居然还有“防侦查”技术!)

16日,广西警方在北海和广东惠州、佛山、广州四地展开打击传销组织集中收网行动,这个涉案人员达3000多人的传销组织被一举摧毁,抓获包括52名A级以上骨干在内的涉嫌传销人员648人,涉案金额高达2.1亿多元。

特大传销组织被摧毁

16日,广西北海市千余名公安民警、边防官兵和工商人员兵分多路,对传销组织主要头目及窝点进行抓捕清查行动。在银海区怡康春城小区5栋2304房间,警方抓获了5名山西籍的涉嫌传销人员。

民警在传销人员房间的衣柜里,搜出了许多涉及传销的心得笔记和学习资料。这个小本子里记录有传销人员日常行为的33条规定,其中还有一些传销人员的“防侦查”手段。

第12条规定,在家中的资料要统一放在隐蔽的地方,不得外漏。

第18条规定,不带新人时,不准在小区门口打车,如需打车必须离小区100米远。

“防侦查”分散居住  一对一“专家”洗脑

以前他们骗下线来了以后,都是通过请‘专家’,到一个房子里,或是集中一个地方,进行上课、洗脑。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他们都是一对一、一对二,进行洗脑。”

为了能收回自己投入的成本并获得更多的报酬,传销活动的参与者只能不断地向下发展会员,这也导致了目前传销活动屡打不绝。在北海,警方在加大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的同时,也通过治理出租屋等综合整治措施,遏制传销违法犯罪。

民警介绍,过去为了便于管理,许多传销人员都是集中在一起居住,而现在,传销组织为了逃避打击,他们采取了分散居住的方法。而传销组织的头目平时也很少在北海露面,大都在广州、南宁等地居住。今年以来,北海公安机关相继开展多次打击传销集中统一行动。仅“6.6”和“2.17”两次统一行动,就抓获传销违法犯罪嫌疑人1476人。

就文中所述的种种,笔者认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讯技术的不断优化,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在见缝插针。在早先的网络诈骗,网络裸贷,网络融资.......等等。笔者惊叹犯罪分子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这似乎正印证一句俗语“不怕社会流氓化,就怕流氓有文化!”

现实生活中面对如此多的诱惑和陷阱,如何辨别和识破显得尤为重要,可悲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重复上演。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不来伤害自己,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被别人伤害。惹不起,我们还是躲得起。在悲剧上演的上一刻停住脚步,悬崖勒马。小编觉得只是这样恐怕还不够,不能做到洁身自好,提高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有这样中通外直,心正身直,外来的一切骗局和陷阱才能与你擦肩而过。

当然,现在社会怪像层出不穷。小编不禁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经常光顾互联网,看一些实时新闻,还是能够得到一些真知灼见的。不要有侥幸心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何况那么多人,为什么会是你呢?

下面小编搜集了一些预防传销的常识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要认清传销活动的本质和危害,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传销陷阱。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识别其虚假、欺骗、诱惑的实质,避免上当受骗。

二要掌握判断是不是传销的常识。遇事多看多问: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是否货真价实;是否要求发展下线,并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是否要求形成层级关系;是否要求或变相要求交纳“入门费”、“门槛费”,以获得加入资格;所宣称的原始股、基金等投资是否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是否在国家规定的场所交易。

三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常常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往往蕴藏着巨大的隐患。因此,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选择合法投资渠道,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如:存款应到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购买股票、基金、债券应到经批准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或者银行。对于打着“连锁经营”、“资本运作”、“原始股投资”、 “新型电子商务”等名义,要求缴纳费用发展人员的盈利性活动,要特别提高警惕。

6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