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境内长城,全长2350千米,位居全国第五

用晦而明 2024-09-09 10:23:09

辽宁长城的历史背景深厚且丰富,它承载着中国古代防御战略、军事建设以及民族关系的变迁。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辽宁燕秦汉长城历史背景

燕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军事防御工程,由燕国在其北部边境修建,主要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燕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为了防御东胡、秦、赵等国的侵扰,燕国开始修筑长城。其中,燕东北长城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地,是燕国为防范东胡而修建的重要防线。此外,燕国还在其他边境地区修建了长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

燕长城的建造技术和地形选择有其独特之处。在修筑方法上,燕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土质较厚、地势平坦的地区,采用土筑长城;而在石料丰富的地区,则使用石筑长城。石筑长城一般使用自然大石块,内外两侧规整,中间以乱石碎块或砂砾充塞,因此较为坚固。土筑长城虽然遗迹难寻,但可以从隐约可见的黑土带和茂盛的草木中感受到其曾经的雄伟。

在防御设施的构成上,燕长城包括了墙体、烽燧和障城三个部分。墙体是长城的主体部分,烽燧则用于传递军情,障城则是驻军和储存物资的地方。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燕长城的完整防御体系。

燕长城的路线穿越了多个地区,其中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北部努鲁儿虎山地区有燕秦长城的遗迹。此外,燕长城还穿越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和库伦旗等地,境内段长约125公里。这些地区的长城遗迹至今仍然可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决定修建长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率领大军北逐匈奴,并连接和修缮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在北方的长城,形成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的万里长城。

汉代,长城的修建和防御工作继续得到重视。面对匈奴的侵扰,汉朝在秦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加固,形成了更为完善的防御体系。汉代的长城不仅延续了秦长城的路线,还在一些关键地区进行了增筑和加固,使得长城的防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辽宁明长城的历史背景

在明朝时期,为了防御蒙古和建州女真人的侵扰,明廷决定修建长城。辽宁境内的长城在明代被称为“辽东边墙”,是明朝北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东边墙,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西起山海关,东至辽宁宽甸县鸭绿江边,全长约1960余里,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蒙古和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辽东边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2--1425),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和抵御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辽东边墙沿线设有边堡、墩台等防御设施,形成了坚固的防线。这些设施在军事上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建筑结构方面,辽东边墙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据险制塞”的原则。长城墙体采用了夯土墙、砖石墙、山险墙、河险墙和木柞墙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同时,长城墙体之外还配有纵向和横向交叉的防御设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防御体系。

随着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这段长城很快便失去了其原有的防御功能。清军统一全国后,为了淡化或模糊处理有关辽宁境内明长城的历史,这段长城在典籍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逐渐减少,甚至一度被误认为长城东端起点始于山海关。

辽宁长城的位置与长度

辽宁境内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丹东、葫芦岛、朝阳等地,总长度达到2350公里,占全国长城资源比例6.86%,位列全国第五。这些长城大多依山就势,蜿蜒曲折,构成了辽宁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

辽东边墙在辽宁境内经过了许多重要的地点。从起点山海关开始,它向东延伸,首先经过了葫芦岛市的绥中县。绥中县是辽东边墙穿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的长城段落保存相对完好,展现了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雄伟与坚固。

继续向东,辽东边墙穿越了锦州市的义县西部,并折向南,经过锦州西部和锦西西部的地区。在这里,长城的走势变得更加险要,穿越了崇山峻岭,与山谷、河流交织在一起。这些地区的长城段落保存相对完好,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遗迹。

随着长城的延伸,辽东边墙逐渐接近了辽宁与吉林的交界地带。在这一段,长城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U”字形,先向北折,再向南转,穿越了辽宁的东北部地区。包括开源、铁岭等地后折向东南。

最终,辽东边墙在辽宁的最东端达到了鸭绿江边,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在这里,长城的走势变得平缓,沿着江边蜿蜒前行,最终止于江沿台(今丹东宽甸境)。这一段的辽东边墙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明朝时期边防的重要据点。

辽宁长城的遗存现状

辽宁省内的长城遗存,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远乡近郊,涉及13个城市、49个区县、145个乡镇、568个行政村。这些长城遗存跨越了战国(燕)、秦、汉、辽、明5个不同时期,总长度达到了1235.989千米。

在分布上,它们呈现出“两带、四区、多点”的空间结构,其中“两带”指的是辽西长城文化带和辽东长城文化带,“四区”则以虎山长城、绥中蓟辽长城、燕秦早期长城和广宁长城为核心。

虎山长城。位于丹东市城东15公里处的鸭绿江畔,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始建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主要用于防御建州女真人侵扰。如今,虎山长城虽历经沧桑,但仍依稀可见其雄伟的身姿。长城依山就势,平地孤耸,蜿蜒北去,与鸭绿江相映成趣。此外,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和古栈道遗址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长城文化的机会。

九门口长城与锥子山长城。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九门口长城全长1704米,城桥长97.4米,横跨九江河,享有“水上长城”之美称。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一处独特胜景而更具神秘色彩。站在锥子山主峰上,可以俯瞰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三条长城如三条巨龙齐聚,形成了“三龙交会”的壮丽场景。

九门口长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险峻的地势而闻名,被誉为“万里长城,京东首关”。它横跨九江河,城墙在此蜿蜒而过,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九门口长城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燕秦长城。位于朝阳市建平县北部努鲁儿虎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全长80多公里,建于春秋战国燕昭王时期。这段长城遗迹被称为“石龙”或“土龙”,是历史上著名的燕秦长城的一部分。

宽甸明长城。宽甸明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它从虎山镇虎山主峰南200米起,向东北延伸,至栗子园村南200米止,形成境内第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长城。

这段长城的墙体总长达到4.223千米,包括虎山段、老边墙段、长岗子段、古楼子段和棉花沟段等多个部分。长城的敌台位于虎山段长城上,现已修复为矩形台址。此外,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还有11座堡城和104座烽火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清河城长城。清河城长城是明朝为了防范女真族掠扰而修建的军事重镇。它不仅是明军防卫女真族的军事设施,还是明朝与女真族经济贸易的市场,时称“清河马市”。清河城长城的修建体现了明朝在北方边境地区的军事策略和经济策略,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双台子村烽火台。双台子村烽火台位于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的西部,地处山海关与九门口长城之间。它是明长城的组成部分,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军事设施之一。据传,在明朝时期,这里曾有两座烽火台,因风吹雨淋和年久失修而倒塌。这两座烽火台的历史遗迹至今仍然保留着,成为双台子村的重要历史见证。

总结

辽东长城在辽宁境内经过了许多重要的市县和地区,这些地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也是旅游和探险的热门目的地。通过探访这些地点,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燕秦汉明朝的军事防御体系、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

1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