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日,共青团中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大型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吉林,聚焦吉林青年将青春智慧和力量融入兴边富民篇章、用青春担当助力冰雪经济发展,把青春的奉献、青春的创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冰面开,冬捕来
查干湖,热闹嗨
渔把头,喊号子
神秘仪式,吉祥至
大网出,鱼儿跳
满湖丰收,真热闹”
2024年12月28日
吉林松原查干湖第二十三届
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至今已有千年
“万尾鲜鱼出玉门”的壮丽景观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爆网专业户”渔把头
带你一起去冬捕!
查干淖尔冬捕
以其原生态的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被誉为“世界奇观”
已流传上千年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主要有四项活动:
生产和祭祀的准备阶段
把头祭祀和开网宴
“祭湖醒网”仪式
以及捕鱼作业
冬捕作业的四个领头人
是冰上“灵魂人物”
靠风向和冰层厚度等定位鱼群
几乎百发百中
作为千年渔猎文化的传承者
在当地被称为“渔把头”
视频来源:中国少儿报记者 刘毅敏
38岁的马文岩
已从业19年
是现任4位渔把头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网络上被游客们称作“爆网专业户”
“我们查干湖保留着
北方少数民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
现场没有任何现代化捕鱼设备”
渔把头马文岩自豪地说
这几年传统渔猎文化焕发新魅力
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为这里
发展生态旅游、冰雪经济的重要名片
捕鱼当然就要吃鱼
在周边的农家乐
还可以品尝查干湖全鱼宴
从铁锅炖、清蒸、红烧
到创新的生鱼片、鱼丸汤、炸银鱼
……
每一道菜都是对食材本味的极致展现
这一桌,香迷糊啦!
如今
随着查干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打的鱼也越来越多,游客也越来越多
像马文岩这样的渔工们
日复一日、代传一代的劳动过程
就是对渔猎文化的活态传承
正是这一代代青年的传承
创新发展、接力奋斗
让古老的查干湖冬捕习俗
焕发生机、熠熠生辉
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把鱼皮做成画
真是太酷啦!
说完捕鱼
这鱼除了吃
竟然还能制作许许多多的工艺品!
在查干湖
鱼与水共舞
当鲜美的鱼儿上桌
鱼皮却开启别样旅程
别瞧鱼皮模样普通
一旦到了非遗匠人手中
就像被施魔法
剪刀似灵动飞鸟
在鱼皮上“嗖”地穿梭
线条流畅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
主要形成并分布于郭尔罗斯草原
查干湖畔及周边区域
该技艺始于辽金,存于民间
具有鲜明的查干湖渔猎文化特点
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被列入吉林省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
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徐毳
将冰雪与非遗深度融合
开发了鱼皮鱼灯等8个系列30款冰雪文创产品
在保持原有的技艺和技法上
还增加了许多创新的制作理念
将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发展为
“创意、设计、选材、建模、裁剪、缝制、装裱”
七大流程
和“立体缝绣、立体捏塑、平面镂刻、平面艺叠”
四大技法
“旅游景区千篇一律的纪念品
已经让游客提不起购买欲望
但是结合景区特色和传统文化习俗
研发的特色文创产品
却深受大众喜爱
我们用现代美术工艺
对传统非遗技艺加以改进
使作品变得更精美
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徐毳赋予鱼皮新的生命
用鱼皮制作成渔猎主题鱼皮画
鱼皮项链、书签等,深受游客喜爱
“非遗与旅游融合
为非遗带来更多的开放性”
在徐毳等人灵巧的手下
鱼皮不再只是食材
摇身一变成为“指尖上的渔猎文化”
目前,徐毳的团队有35人
其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
也有爱好手工制作的年轻妈妈
团队累计培训了3000多人
带动她们的就业和经济收入
同时走进大学校园
面向大学生宣传鱼皮画制作技艺
为有兴趣的大学生开设培训课程
还培养了10多位小学生讲解员
可以在鱼皮画文化馆
为游客讲解渔猎文化和鱼皮画制作技艺
神秘的乐器——“潮尔”
在吉林
有一种神秘的乐器叫潮尔
潮尔,亦称“胡兀尔”
在蒙古语中意为共鸣
是蒙古族独有的一种外弓乐器
也是蒙古族多声部音乐概念的总称
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音音乐形式
据史料记载
潮尔早在元代就流传于世
它是蒙古族人民
在祭祀、庆典、那达慕等活动中
常用的乐器
2014年
潮尔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光是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潮尔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对传统音乐有浓厚兴趣的他
在成长的过程中
喜爱上了潮尔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音乐
他还针对青少年群体
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百余场
现场传授潮尔演奏技巧
为冰雪活动增添音乐文化底蕴
用非遗助力冰雪旅游
让更多人遇见非遗
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从查干湖冬捕的热闹欢腾
到鱼皮制作的妙手生花
再到潮尔的悠扬倾诉
它们不仅是吉林的独特符号
更是民族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非遗与冰雪相互融合
互相促进发展
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非遗
让它们在岁月里闪耀
绽放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