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种于民,播种未来——写在丰收大地上的可持续发展故事

CSR环球网 2021-09-27 17:15:34

站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癸能村的哈尼梯田上,百褶良畴,阡陌如绣,山泉“龙潭箐” 涓涓地流过。墨江,地处哀牢山脉中段,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是“太阳转身的地方“。眼下,墨江哈尼梯田上的“紫珍珠”——墨江紫米已经进入收割期,哈尼人唱起了丰收的歌谣。

多彩的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癸能村梯田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癸能村的哈尼梯田迎来了丰收

勤劳的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癸能村的哈尼族

为了一粒种子:留住小时候的甜蜜记忆

“看,这稻粒多饱满!”站在紫米稻田里,轻抚着紫谷稻穗,云南省普洱市墨江豪尼传统紫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元美开心不已。小时候只有在过年、节庆祭祀的时候才能吃到紫米,吃紫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李元美至今还记得那种滋味,那个糯呀,那个甜呀。“紫米在我们癸能村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我希望老品种紫米代代相传,一直种植下去。”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豪尼传统紫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元美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豪尼传统紫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元美

墨江紫米不仅是李元美个人的美好回忆,也是历代癸能村人的骄傲。培育于癸能高山哈尼族梯田中的传统紫米资源,已有360多年的培育历史,曾为墨江赢得“中国紫米之乡”的称号,是明清时期的“贡”米,享有“接骨米”、“胭脂米”、“补血米”等赞誉,也是当地哈尼族祭祀、婚丧嫁娶和传统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食材,更是重要的高山珍稀生物遗传种质资源。然而,由于病虫害、产量低等技术难题,加上市场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癸能村栽培传统紫米的农户信心不足,培育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如何帮助这款传统老品种紫米找到合适的定位?如何保护,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多赢?

豪尼紫米

为了更多可能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路

就在今年6月,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恒生中国”) 携手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林科院”)、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千禾基金会”)启动 “种·未来——云南墨江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通过赋能社区关键农户,带动当地村社区保护墨江高山传统紫米资源和哈尼族传统资源文化,探索社区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墨江传统紫米社区保护模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推动绿色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自“种·未来”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团队的科学家和专家多次来到癸能村,与李元美及合作社的乡亲们一起切磋交流,了解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智慧,也把科学的培育方法和保护技术手把手传授给乡亲们。

“种·未来——云南墨江高山紫米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基地”揭牌

“种·未来——云南墨江高山紫米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基地”在墨江癸能村立牌

项目团队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社区访谈的方法,对墨江癸能高山紫米传统资源培育和保护技术开展了科学溯源。通过种子分子鉴定,找寻导致高山传统紫米可持续发展的受限原因,制定了癸能高山紫米培育技术规程,并首次在癸能村进行了大田试验示范,最终验证该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紫谷“白穗”的现象多发,保证产量。与此同时,项目团队也十分注重提升社区农户对生物多样性传统资源的保护意识,开展“藏种于民”技术培训,并通过参与式能力建设,使社区关键农户深刻地认识到保护高山紫米种质资源与自身劳作、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与保护哈尼族传统民族文化有着重要关联。

李元美对此深有感触:“在‘种·未来’项目的支持下,专家老师们指导我们怎么保护好紫米种子,怎么用生态种植技术,怎么开拓市场。专家还会听我们介绍传统的做法,和我们交流。他们对我们合作社真是帮助好大。”

专家团队来自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周玖璇博士说:“对于社区保护种质资的探索不应该是空谈,而应该是‘写在’大地上的。“

为了传承:让民族文化的纽带延续

沉甸甸稻穗压低了稻杆,李元美和乡亲们正在田间手工收割打谷。遵循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哈尼族的乡亲们每年在丰收打谷的时候都会保留稻穗饱满的紫稻谷作为种子,留作第二年复种。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丰收,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留下珍贵的种子,是为了播种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墨江哈尼的乡亲们遵循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打谷收割紫米

墨江哈尼的乡亲们遵循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打谷收割紫米

墨江哈尼的乡亲们遵循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打谷收割紫米

墨江哈尼的乡亲们遵循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打谷收割紫米

新的丰收新的藏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周玖璇同李元美收集紫米老种

专家团队拜访农家,采集种子,考察“藏种于民”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

9月23日,墨江癸能村点燃了丰收的篝火。李元美和乡亲们精心制作了紫米鸡、紫米丸子、紫米线等美食,喝起了紫米酿出的紫米美酒。

墨江哈尼族乡亲们庆贺丰收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副董事长宋跃升表示:“作为ESG的积极践行者,恒生中国长期致力于绿色发展。‘种·未来’项目是恒生中国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适逢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之年,恒生中国启动“种·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希望能够携手各方,讲好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故事,为保护生物遗传资源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和行动路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挥重要力量,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来自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周玖璇博士表示:“项目团队协助合作社取得紫米的丰收,希望能够鼓舞更多的当地社区伙伴加入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行动中来,进一步提升高山少数民族森林生物多样性社区保护的内生力量。此次合作项目的实施,将对未来科学保护生物遗传资源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山区社区人心有着重要意义。“

千禾社区基金会理事长刘小钢表示:“千禾基金会作为一家社区基金会,长期致力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千禾为该项目带来社区发展的理念和工作手法,在项目执行中突出参与式工作方法的使用,并加强对农户的能力建设,让项目真正做到以社区为主体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未来千禾还将从项目角度来协助各方优化流程与和完善评估体系,共同推动当地绿色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0 阅读:1

CSR环球网

简介:公益思维+商业逻辑=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