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23.24.002
作为舰载近防系统/近距反导舰炮(CIWS)的开山之作,“密集阵”几乎是美国海军舰艇的标志性装备,其设计理念是革命性的,技术路线则深具启迪性意义。
背景
基于现实性威胁和深谋远虑的前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阿利·艾伯特·伯克在1960年提出,希望能够为水面舰艇获得一种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对付漏过主要防空火力网目标的舰载火炮系统。毕竟伴随着苏联红海军实力的壮大,由“3T”导弹构成的舰队保护伞能力日渐衰退,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试图以两手准备来化解危机。一边研制“标准”导弹系统作为“3T”导弹的过渡性替代,一边提出了全新概念的先进水面导弹系统(ASMS),目的是发展可摧毁飞机、导弹及水面目标的导弹系统,其电子反制能力要求比此前的“巨人”稍低,但维持同级的多目标接战能力,并且强调着眼于利用新科技来降低系统的体积与功率需求,避免重蹈此前“巨人”系统过于庞大的覆辙,这便是后来“宙斯盾”系统的前身。
美国海军水面导弹计划办公室(SMSPO)在1964年初开始向各厂商征求ASMS设计提案,并于1965年1月成立ASMS评估小组,该小组以退役的美国海军少将威辛顿领衔,故又称为威辛顿委员会,其余参与的研究单位还包括海军舰艇局、兵器局、IBM的贝尔实验室以及若干从陆军防空导弹部门借来的专家。
ASMS在1967~1968年进入技术研究与合约规范拟定阶段,ASMS计划联合办公室在这段期间从28个提案中挑选了由波音、通用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三家公司进入定义阶段,并于1968年签订价值1 800万美元的发展合约。1969年12月1日,ASMS计划办公室正式选择RCA作为主承包商,并签订一份价值2.59亿美元的系统工程发展合约;同时,ASMS正式更名为先进电子化导引拦截系统(AEGIS),而其缩写恰巧与希腊神话中宙斯使用的盾牌为同一个字,所以“宙斯盾”就成为这套系统的俗称了,而宙斯盾计划办公室的代号则为PMS400。
令人感兴趣的是,由于此前“巨人”系统失败的教训过于深刻,在由ASMS到AEGIS演变的过程中,美国海军的思路日渐趋于务实,性能指标较“巨人”系统宽松,并能根据研发情况适度降级,以避免研发成本进度失控等问题,这不仅仅表现为放弃TVM制导体制,将雷达波段由C波段改为S波段,并将照射功能从主雷达中剥离出来,交由专门的X波段照射雷达负责,从而大大简化了系统架构。更表现为作为AEGIS系统的补充,从1968年开始了舰载近距反导火炮系统的研制,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密集阵”系统。
研发历程与设计意图
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以下简称“密集阵”系统)的概念虽然早在1966年就已经开始酝酿,但真正促使该武器系统于1968年在美国海军的资助下展开预研,并于1969年正式立项的因素,却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的沉没。这次战斗震惊了全世界,此前从来没有哪一次战斗能使大型舰艇在对抗中还没还手就被如此彻底摧毁。作为这一事件的影响,以美国海军为首的传统海军大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舰队建设思路,确定要研制近程反导火炮武器系统作为舰队防空导弹保护伞的关键性补充。
事实上,AEGIS系统虽然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既可以满足当时美国海军大批老式战舰退役所带来的新舰补充需求,也能够以“数量补质量”的方式实现区域防空能力的大幅提升,但综合性能指标毕竟远不及“巨人”。再加上AEGIS系统正式立项之前,“埃拉特”号被击沉事件引起了海军界的普遍关注,所以作为AEGIS系统的一块“补丁”,一种舰载近距反导火炮的研发对美国海军来讲是必然的。
大体来说,通用动力公司波莫那分部发展“密集阵”系统是在美国海军部海上系统司令部的合同下进行的,其主要进程是:1968年进行快速反应近距火炮概念的创始;1969年签定技术可行性研究合同;1970年进行闭环火控系统演示;1972年进行对特种炮弹、威胁模拟物的杀伤性展示,并进行首台样机装配;1973年,首台样机在“国王”号军舰上进行安装和试验,并进行第二台样机装配;1975年,在退役军舰“堪宁汉”号上用第二台样机与战术目标交战进行动态杀伤性试验;1976年,改进后的样机安装在“比格洛”号军舰上检验靠近强干扰源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和对以小岛为杂波背景的小型导弹目标的辨别能力;1977年,美国海军完成和通过对作战适用性模型的作战鉴定;1977年11月17日,通过DSARC111授权并开始预生产,制式型号定为MK-15。
MK-15“密集阵”系统是一种在舰载防空导弹最小射程范围内打击突破外层防御的末端防御武器系统。其设计意图十分明晰,第一位任务是对付低飞快速来袭的目标,主要是反舰导弹;第二位任务是接受外系统的遥控指令,打击高仰角俯冲目标;第三位任务是在其他火控系统或光学指示器的目标指示下,打击小型水面目标。“密集阵”系统是一个能够独立完成作战使命的自备式武器系统,它能自主地搜索、发现、指示(威胁评估)、捕获、跟踪、射击和摧毁目标,进行杀伤评定和序贯地与目标交战。全武器系统是一个坚固、紧凑的模块化结构,搜索雷达、跟踪雷达、火炮、弹药供弹系统和有关器件合成组装结为一体。特别是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和火炮三位一体,便于克服视差效应的影响和实现闭环射击校正,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很好地体现了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而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和结构一体化能迅速和低成本地安装到各式各样的舰艇平台上。整个系统的全部作战功能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不需人工操作。
主要技术特点
闭环弹道偏差校正火控系统的研发成功和应用,是MK-15“密集阵”系统的关键技术成就。就闭环弹道偏差校正火控来讲,其对近程反导火炮系统的意义是重大的。火炮反导武器系统有很多误差源,这些误差存在时,常规人工介入的开环系统会导致射弹无法精准命中目标。而常规火控系统的误差可以通过大闭环校正的方式得到解决。
通过雷达观测弹着,可以了解弹丸与目标的偏差。由于多普勒效应,目标与弹丸的速度差不多,因此设定一个前门和一个后门,通过变换位置得到这两个门。根据前门和后门的数据,在火控计算机中计算出最接近目标的角度的量化误差。使用弹丸多普勒数据改善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弹道数据。计算机中存储了弹道表,其中包括弹丸在目标附近的速度。雷达实时观测弹丸的速度(多普勒),从而得出差量(观测到的速度与计算机计算的速度之差)。这些差异通过低通滤波器进入弹道预测方程,得出炮口速度。利用炮口速度有助于估计正确的弹丸飞行时间。
具体而言,闭环火控可以校正动态的火炮伺服滞后、风的影响、动态跟踪误差、炮管的热效应、火控动态误差、静态跟踪的炮瞄准误差、批与批之间的弹道差。雷达观测的射弹弹着误差通过瞄准误差估计器处理,结合预先校正的数据作为瞄准校正量。实时修正火控解,使系统获得零平均瞄准误差。
有趣的是,在目标掠海飞行时,跟踪雷达处于低角跟踪状态可能出现低空映象的问题,这时电磁波会产生多路径效应,反射波经过海面折射,计算机根据这一情况进行计算,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目标位置(虚影)产生。因此,雷达波在真实目标与海面以下虚影之间进行上下摆动,可能使雷达无法正确分辨贴近水面飞行的目标与虚影。密集阵系统在设计初期就考虑了多路径效应的问题,并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在密集阵雷达频率上进行试验,对于通常的作战目标速度和高度,计算得到的多路径效应频率高于设计频率,因此可以估计出这些多路径效应的扰动平均值为零,可通过滤波器滤除。此外,在掠海飞行时,目标不太可能进行太大的机动,因为要机动就必须向上飞,这样多路径效应就不存在了。为解决多路径效应问题,软件中采用了自适应滤波器,根据目标的高度和距离使用了长时间观测的滤波器,这样,结合软件处理可以降低多路径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对于弹丸而言,在海面飞行时也存在多路径效应,虽然软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只能减小影响,使火炮能够瞄准目标。尽管如此,由于采用了闭环火控系统,“密集阵”的命中概率要比一个普通的开环系统高一个数量级。
在研发过程中,对“密集阵”系统进行了大量试验,包括5米以下高度、1~4级海况下的试验,模拟试验证明系统适用于有人驾驶的飞机。在拖靶试验中,系统表现出色。1984年的一次试验中,在海况2~3级下,使用BQM无人驾驶靶机,高度为6米,速度为213米/秒,距离1828米,系统成功击中目标。在计算机模拟中,通过大量试验验证,系统的闭环控制可以将系统偏差从5~10毫弧降低到1~2毫弧,毁伤概率达到美国海军要求的80%。在作战鉴定时,所有目标多发命中计算为100%(当场击毁)。
另外,采用闭环火控系统还可以提高首发命中概率并缩短投入战斗的时间。通过提前校正方法,实现对第一发弹的闭环控制,从而提高首发命中概率。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虚拟目标,计算提前量,对虚拟目标进行试验弹射击,通过实时测量和理论弹道比较,计算机可以算出所有弹道因素的实际影响。这样在实战射击时,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大大提高首发弹的命中率。如果提前校射时间不允许,还可以利用前次作战的统计结果作为校正值,用来提高首发命中率。此外,由于闭环火控对于准备条件无需精确要求,可以缩短投入战斗的时间,有助于争取战机。
MK-15“密集阵”系统的设计核心包括J波段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J波段脉冲多普勒跟踪雷达、闭环式火控系统、以及M61A1式20毫米6管加特林转管炮。这一系统的毁伤效能主要依赖于其高射速火炮。美国海军的设计要求规定,MK-15“密集阵”系统必须具备每分钟3 000发以上的射速。在各种考虑后,通用动力公司波莫那分部确定采用M61A1火神6管加特林转管炮来满足这一需求。M61A1式20毫米6管加特林转管炮是“密集阵”系统的核心火力部分,采用20×102毫米弹药、黄铜药筒、电底火。由于系统的主要交战对象是装备坚固外壳的反舰导弹,因此主要使用MK149脱壳穿甲弹。MK149脱壳穿甲弹的弹头内置硬质弹芯,周围有轻质弹托,不装弹头装药,主要依靠弹头动能直接摧毁目标。为了应对M61A1式20毫米6管加特林转管炮高射速带来的供弹系统压力,“密集阵”系统采用了无链供弹方式,炮管下方设有一个圆形弹鼓,弹药在内部形成螺旋排列。在射击时,弹鼓内的螺旋隔板会转动将弹药送出,然后通过一条类似传送带的输弹管送入后膛。这种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弹链供弹系统在高速运动中的问题,确保了供弹的可靠性。
炮塔基座内包含了多个关键组件,包括发射机、发射机电源、液压驱动器电源、炮架变压器、海水热交换器、以及环境控制器。环境控制器是一个特殊装置,具备液体冷却回路、空气冷却回路、波导干燥器、雷达天线罩加热器等功能,以确保“密集阵”系统在甲板面环境下正常工作。
电子柜位于炮塔基座背后,内部包括俯仰角伺服装置、方位角伺服装置、测试控制装置、电源控制组、火炮控制装置、目标检测处理机、雷达控制处理机、信号发生器、武器控制组、雷达伺服接口等多个关键组成部分。
系统顶端的白色护罩内安装有雷达装置,这个外形酷似电影《星际大战》中著名机器人R2-D2的白色圆桶形部件,成为“密集阵”系统的标志性特征。“密集阵”系统的遥控操作台设置于舰桥内,每个控制台最多可控制四组密集阵系统,用于目标分配与监控等任务。此外,每套密集阵系统都配备一个独立的本机控制台,通常安装在密集阵系统附近的抗震舱室内,作为遥控操纵台失效时的备援。这两种操控台可以同时使用,一般配置3名操作人员,包括1名射手和2名装填手。“密集阵”系统设计上实现了全自动防御,一旦获取目标资料,系统就可以完全依赖内建的雷达进行搜索、追踪、目标威胁评估、锁定和开火。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安装简便,只需提供电力,无需与舰船上的作战侦测系统进行整合,也无需在甲板上进行挖洞。系统所有设备都被整合在一个MK-72底座内,安装时只需一个5.5米直径的回旋空间。系统通过440伏60赫兹三相交流电和115伏60赫兹的交流电供电,同时通过30升/分钟、2千克/立方厘米压强的海水冷却系统保持正常运行。
“密集阵”系统配备了2套雷达,均布置在“R2D2”白色雷达罩内。上方是搜索雷达,每分钟旋转90圈,而下方是目标跟踪和炮瞄雷达,形似竖起的橘子皮天线,与火炮同轴回转,直接指挥火炮。当目标距离已方10海里时,系统的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并计算目标飞行方向,同时判断目标是否具有威胁性。为了迅速反应,“密集阵”的雷达和计算机软件没有敌我识别能力,仅通过目标的飞行速度、飞行轨迹和方向来判断是否是有威胁的目标。当目标逼近5海里时,计算机评估和筛选出威胁最大的目标并开始瞄准。在目标接近至2海里时,火炮系统自动开始射击,自动纠正射弹的偏差,使弹群无限接近目标直至重合,实现命中。系统判断命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目标爆炸或坠海,称为硬击毁;二是目标的轨迹发生陡然变化或解体,系统判断为软击毁。
系统判断目标是否具有威胁性的逻辑包括3方面:首先,系统会根据目标是接近还是远离本舰来判断其潜在威胁;其次,系统会考虑目标的飞行轨迹是否可能击中本舰;最后,系统会判断目标的飞行速度是否在反舰导弹的合理速度范围内。高于或低于“合理速度”的目标将被系统自动过滤,以避免对并非反舰导弹的低速目标进行误判。早期的“密集阵”系统不能用来射击海面目标,系统会自动无视这些低速目标,直到后来加装了红外热像仪的“密集阵”Block1B版本问世后,系统才具备了对海面低速目标进行交战的能力。
最初生产列装的“密集阵”版本号为Block0,有效射程约450~1800米(最大射程纪录5486米),射速视弹药种类而定,约为3000~4500发/分。事实上,此机炮原始射速为6600发/分,但在此系统上使用时被调慢,以免弹药快速耗尽。炮座采用MK-72(最初称为EX-83)。该炮座的作用原理是在短时间内倾泻出大量弹药,形成雷达计算出的导弹可能经过路径上的极为密集的弹幕,以达到拦截击落的目的。炮座底部的弹药箱可容纳约1000发炮弹,设计上密集阵对每个目标使用约200发炮弹就可拦截,因此理论上一座装满弹药的密集阵系统能够连续接战5个目标。然而,这前提是这5个目标必须在相近的方位先后出现,如果多个目标从不同方向同时来袭,密集阵系统接战完第一个目标之后需要重新进行搜索,从而大幅浪费宝贵的反应时间,多目标接战能力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密集阵”系统最初使用的弹药是MK149MOD2型贫铀脱壳穿甲弹,重约100克,炮口初速约1113米/秒,采用直接命中体制,注重强化穿甲能力,因此非常注重外弹道性能,并使用衰变铀弹芯来强化穿甲能力。
“密集阵”系统的雷达使用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AN/VPS-2脉冲多普勒搜索/追踪双功能雷达。该雷达内部包含一对搜索与追踪天线、天线随动系统和稳定平台。VPS-2雷达的搜索天线作用距离约为5.12千米,其波束扇面覆盖整个垂直区域,采用高精度的电子波束,能够有效侦测从水平到天顶方向来袭的敌方武器。该雷达采用高、中、低3个重复频率来探测目标,以有效解决近距离侦测中的模糊和遮挡问题,准确地探测到真实目标,而追踪天线的最大使用距离为1.892千米。
“密集阵”系统的版本迭代
第一代Block0版本的密集阵系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包括保养不易、易受海水侵蚀、反射式雷达天线难以追踪垂直方向来袭目标、再装填作业缓慢(2名人员需花费10~30分钟)等问题,这些问题迅速导致了Block1系统的推出。
“密集阵”Block1是对系统的第一次较大幅度改良,原型于1981年推出,1981年底至1982年5月在中国湖试验场进行各种测试,1986年正式投入生产,并于1988年首次安装于“艾奥瓦”级战舰“威斯康星”号上。相较于前一代,Block1最显著的改进之一是采用了新的4片式背接平面雷达天线,取代了原有的2D反射式扫描天线。新设计的天线组分为两组,一组负责侦测大角度目标(包括90度垂直方向),另一组则负责侦测低角度目标,使其搜索能力和目标更新速率提高了1倍。此外,系统还对炮座进行了改进,侧面增加了一个额外的装弹箱,使得装载量达到了1550发。在海水侵蚀方面,增加了炮座周围的挡板,有效防止了海水侵蚀。在技术上,Block1还引入了新的炮身气体伺服装置,提高了射速至4500发/分,并采用了新型抗海水腐蚀炮管。弹药方面,为了避免环境污染,系统将原先的MK149MOD2的贫铀弹芯更换为传统钨合金弹芯的MK149MOD4。此外,为了解决人工装填缓慢的问题,Block1引入了西屋公司研发的“密集阵甲板装填系统”(PDS),该系统将弹链预先置于弹舱内,将再装填作业时间缩短至4分钟,从而大幅强化了密集阵在高密度攻击环境中的接战能力。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面临的威胁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对“密集阵”Block1技术战术要求的调整。这促使Block1A/B的出现。最初“密集阵”的主要任务是拦截反舰导弹,因此系统的目标指示系统会自动过滤掉低速目标,以防止虚警,在早期版本中,“密集阵”系统具备人工操作模式以应对小型水面目标,但随着美国舰队的作战模式变化,取消了手动接战模式。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当美军涉入波斯湾事务时,面对伊朗小型快艇的威胁,美国海军认识到对这方面需求的重要性。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小型舰艇威胁,美国海军最初在舰艇上加装了MK-25机炮和12.7毫米机枪,但这两种依赖人力操作且缺乏稳定装置的武器在海上摇晃的条件下命中率极低,火力也显得不足。因此,美国海军计划开发“先进小口径机炮系统”(AMCGS)以应对这一需求,与此同时,面对近岸环境中的另一种潜在威胁——敌方慢速轻型飞机和直升机,这些目标同样易被雷达忽略,前者可能发动自杀攻击,后者可携带火箭、反坦克导弹等武器进行袭击。因此,美国海军还计划开发“稳定武器平台系统”(SWPS)以因应这一威胁。在评估过程中,美国海军得出结论——现有的“密集阵”系统通过改进已经能够满足AMCGS和SWPS的需求,不需要另外开发新系统。在一次测试中,改装的试验型“密集阵”系统在1550米的距离上对一艘快艇进行射击并命中10发,研究发现,密集阵的20毫米机炮只需命中几发炮弹就能够重创并瘫痪一艘小型快艇及其上的人员。
改良后的“密集阵”系统在接战水面和慢速空中目标时,如果发现高速来袭的空中目标,会优先转换为防空模式,先将其击落,然后再回头执行原本的接战任务。此外,为了适应攻击慢速目标的需求,美国海军还为“密集阵”研发了新的适合攻击慢速目标的弹药。原本的密集阵弹药设计追求穿透性,使用半穿甲弹头以引爆反舰导弹,因此弹芯非常坚硬。然而,在对付飞机或其他慢速目标时,这种弹药可能会完全贯穿目标而不发生破碎,导致炮弹未能有效破坏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海军设计了一种新的弹头,采用压缩方式将钨合金粉末压制成穿甲弹弹芯,使其在穿透目标后容易碎裂,从而有效施加炮弹的动能于目标上,造成更大的破坏,这些研究成果演变为MK-15Block1A/B。
MK-15Block1A引入了新的HOL火控计算机,这一改进使得“密集阵”系统能够更有效地追踪和击落各种目标,包括俄罗斯“日炙”等超音速进行不规则闪避的掠海飞行目标,同时与舰上其他系统共享侦测资料并协调作战,提高了整体舰载防空系统的运作效率。除了火控计算机的改良外,“密集阵”1A还通过增设炮管支架和附带的炮箍来固定炮管,降低了炮管在高速射击时的晃动,使弹着更加密集,显著降低了瞄准误差并强化了机炮射击时的稳定性。在测试中,“密集阵”1A成功击落了超音速掠海飞行并进行高G机动的靶机,成为全球第一种成功拦截此类目标的机炮式武器系统。在1990年代初的测试中,它还轻松击落了终端掠海、命中前突然拉高的“鱼叉”反舰导弹。
MK-15Block1B则在改进方面着重于有效应对水面目标和低空慢速目标,并进一步强化了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为了避免误击友军或伤及无辜,“密集阵”1B在雷达罩左侧加装了英国皮尔肯顿公司的HDTI-5-2F超长波长高分辨率红外线热像系统,并在战情室内增设了一个手动操控台。这套超长波红外线系统具有较大的侦测与追踪距离,并且不容易被反射自水面的太阳光、“密集阵”本身发射时的烟雾与火光所干扰。有了这套红外线热像仪,“密集阵”1B能够通过射手的手动操作,有效地识别并攻击水面小型快艇、低空慢速直升机,甚至射击漂浮在航道上的水雷。同时,热像系统能够对目标进行损坏状况的评估,决定是否继续攻击。在面对反舰导弹等高速来袭目标时,则无需进行识别,可以直接进行射击。除了用于识别低速目标之外,这套热影像系统在接战反舰导弹时也能辅助射控雷达,大幅提升“密集阵”追瞄小型高速目标的精确度,在测试中发现,HDTI5-2F追踪掠海目标的误差要比密集阵的雷达低很多。
“密集阵”1B在火炮方面也进行了改良,换装了新型MK244Mod0脱壳穿甲弹,又称杀伤力强化弹药(ELC)。ELC的尺寸与M61A1原先使用的MK-149弹药相同,但采用更强的装药与钨合金弹头,使得弹芯重量从MK-149的70克增加至105克,总重则由100克增加至150克,推进能量与膛压都大幅增加,使得在命中目标时的动能相当于30毫米炮弹。为了配合ELC更高的装药量与发射初速,1B换装了更坚固且更长的OGB炮管,长度由原先的15240毫米增至20070毫米,每根OGB炮管的重量比原来的炮管增加了1倍,达到17.2千克,炮管支架与炮箍也改用新型设计,使两者各自独立,新的炮箍更长且更稳固,新炮管支架的结构也比1A更为复杂与强化。与早期型“密集阵”相比,1B以OGB炮管发射50发ELC炮弹时,误差从原来的1.2降至0.8,可在较远距离内实现更高的命中率。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21世纪的海上作战需求,通用动力在1987年率先提出MK-15Block2作为CIW-2000计划的竞标方案。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CIW-2000系统需要提高炮口初速、炮弹质量、射速与命中率。此外,为了强化对海上目标的攻击能力,CIW-2000还计划在雷达之外加装前视红外传感器、摄影机和视频自动跟踪等设备。在CIWS-2000竞标中,各国厂商提出了多种口径较大的机炮方案。通用动力与瑞士厄利孔公司签约,将该公司的KBD-Super-2525毫米7管式旋转机炮整合在“密集阵”系统上进行测试。此机炮使用25×184毫米的KBB炮弹,在发射初速、射程与威力等方面均胜过原有的机炮。通用动力公司还自行开发了双联装6管25毫米机炮,单炮发射速率达到6000发/分,双炮射速合计高达12000发/分,而零件数量仅为M61的67%。这种炮弹采用独特的埋头弹式结构,体积比同口径的常规炮弹小,整个炮弹封装在钢壳内。此炮经过6000发埋头弹的发射试验,期间未发生严重故障。
然而,由于适逢冷战结束,国防经费大幅削减,包括MK-15Block2在内的CIW-2000计划被迫在1991年宣告终止,因此目前的“密集阵”系统暂时止步于MK-15Block1B版本。早期版本的“海拉姆”系统与“密集阵”的交集与关系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结语
虽然舰载近防武器系统/小口径近距反导舰炮(CIWS)尚没有值得一提的实战战绩,但我们不应因此怀疑、甚至是忽视对这种武器的研发、生产和装备投入。况且尽管在技术角度来看,“密集阵”系统的确是一种“防御性”军事技术,但“防御”从来都是为了更好地“进攻”,所以,“密集阵”系统大量武装美国海军及其盟国舰艇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是很值得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