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终局:公知女神,没有明天

山光客 2023-07-07 14:09:56

朱颜依旧初心改,是非成败转头空

关注山光客,我们一起成长。

2013年 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空气污染防治被政府纳入工作计划。

同年,柴静从央视离职,于美国怀孕生子,两年后带着《穹顶之下》回国。

这部纪录片以女儿的不适为出发点,柴静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在中文互联网掀起轩然大波。

《穹顶之下》在争议中下架,柴静却被美国《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百大思想者”。

极致的绚烂是最后的终局,柴静在风波过后销声匿迹,她的明天被阻绝。

2003年,柴静作为《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从深入报道非典走进观众视野。

十年里,《两会观察》、《面对面》、《24小时》、《看见》等诸多精品栏目,见证着柴静人生的辉煌。

40岁本该是柴静事业的黄金年段,技能愈发纯熟、影响不断积聚,她理应再上一个台阶。

曾经所追求的东西,如今已然拥有,但得到后反而没有珍惜,柴静已然忘却了那纯真的初心。

一.关于明天的畅想

1976年,柴静出生在山西,她的父母是老师和医生,这让其在物质充足的同时会思考精神追求。

中专毕业后,柴静在太原铁路局工作,虽然事少钱多离家近,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职。

财会专业的柴静不喜欢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希望有更多人的认可,这是她对未来的畅想。

畅想的珍贵之处在于,那个目标,它能打动他人,也能坚定自己。

毫无专业背景的柴静,用一句“可否帮我成就梦想?”打动了面试官,最终坐进了电视台的演播室。

今夜音乐响起的时候,‘浮生已过千山路’。静夜里,听得到有人从墙外走过。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柴静温柔而知性的声音随广播而回荡,收获了一大批同龄人的拥簇。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柴静也坚定了自己的道路,她选择在媒体领域中深耕。

1998年,柴静到大学进修电视编辑,有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后,在实现畅想的道路上愈发顺遂。

从地方节目到央视主持,在更大的舞台上,柴静在抬头赶路实现梦想的同时 ,学会了低头看路回望周边人。

二.低头看路的公知

公知最初不是贬义词,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这群人的形象被不断拔高。

柴静能成为公知中的一员,是2003年的非典报道中,她在白色恐慌中带来的慰藉,深刻而坚定。

柴静是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也是年度风云记者,职业道德与社会期盼的重合,让其成为好记者的同时加冕为公知。

柴静没有拒绝公知的称号,她也是在这条路上前行,直至成为这个领域的标杆。

低头看路是时代对公知的要求,他们在宏大叙事面前去关注个体的命运。

柴静的低头看路,是出现在新闻现场,在地震废墟上、在塌陷洞口前、在强拆房屋前,她用事实说话。

柴静的低头看路,是走进隐秘角落,那些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她用真情发声。

所有的过往,那些难以忘怀的存在,柴静全部记录在《看见》这本长篇自传集中。

这是中国社会十年的备忘录,也是柴静的成长告白书,哪怕现在也值得反骨深读。

《看见》于2012年完书,销量有数百万册,被大众追捧,她一时风头无两。

当时民国剧盛行,柴静也被拿来与林徽因比较,甚至有了公知女神柴徽因的别称。

事实上,柴静远远不如前者,因为她的感情经历一塌糊涂,甚至因此走向了歧途。

三.无法回头的它途

林徽因没有插足过别人家庭,她的感情是从一而终,柴静却与之天差地别。

柴静的初恋开始于才华吸引,在刚进入央视时,她积极向前辈请教,也因此认识大其6岁的苏群。

苏群是国内第一位实地采访NBA比赛的文字记者,担任过央视篮球转播嘉宾和顾问,他在体育报道中表现不俗。

初出茅庐的柴静对其颇为崇拜,展开了大胆而炽热的追求,哪怕苏群已经结婚。

私人情感的问题,柴静没有处理好,以至最终反噬事业。

当柴静站在更高的位置,曾经靠崇拜维持的恋情不在,她选择了更年轻更帅气的男人——赵嘉。

赵嘉是名国际主义者与环保主义者,他对柴静的影响深远,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观念。

2013年,柴静奉子成婚,辞掉工作后,在丈夫的建议下踏上它途,前往美国产女。

选择记者工作,本该一直走下去,不被他人和感情所影响,更不应该被私人利益所左右。

人们所追捧的,是尊重事实并且理性公正的柴静,而非后来挑动情绪引发争议的公知。

柴静的终局,只能让人叹息,她的明天也在这片土地上终止。

原创不易,期待更多关注!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