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尸了!诈尸了!”
2005年,在火葬场工作的李大爷,正准备对刚刚送来的一具尸体进行火化,这是一个刚刚被执行了枪决女死刑犯,李大爷本就有些害怕。
谁知,就在他战战兢兢的准备按下尸体火化的开关时,突然发现尸体正恶狠狠的瞪着他,并直挺挺的坐了起来。
李大爷简直吓坏了,喊着诈尸就跑了出去。
家属闻讯赶来后,哭喊着这是上天给女儿的第二次机会,请求法官网开一面。
那么,那名诈尸的死刑犯最终如何了?她又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会被执行死刑?
“愚人节这天死刑犯复活了!”
2005年4月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的刑场上,22岁的毕丽梅被押赴刑场,在一声枪响过后倒了下去。
法医检查确认她没有生命体征后,她的遗体被迅速装入黑色尸袋,送往了当地火葬场。
然而,当火葬场工作人员李大叔打开尸袋准备进行火化前的最后处理时,他突然注意到毕丽梅的眼皮轻微抽动了一下。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眼花,揉了揉眼睛仔细看去,却发现毕丽梅的胸口竟有微弱的起伏。
其他工作人员闻声赶来,都被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惊呆了。火葬场顿时乱作一团。
有人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有人跑去通知相关部门,还有人手忙脚乱地给毕丽梅做简单的急救。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方正县,原本人们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结果当一些看热闹的群众赶到案发地时却发现确有其事。
毕丽梅的家人也闻讯赶来,他们跪在火葬场门口痛哭流涕。
然而,不仅法院坚持原判,就连旁观群众也不赞成释放毕丽梅。
原因只有一个:毕丽梅犯下的罪行太过严重。
渴望当个无忧无虑的小富婆
毕丽梅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
2004年3月,22岁的毕丽梅在一家酒吧里认识了蒋来义。
蒋来义西装革履,谈吐不凡,给毕丽梅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人很快交换了联系方式,开始约会。
蒋来义总是带毕丽梅去高档餐厅,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毕丽梅心想,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带她过上好日子的男人。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月后,毕丽梅偶然发现蒋来义的工资单。
原来,他不过是一家小公司的普通职员,月薪只有700元。那些高档消费,都是他东拼西凑、借钱应付的。
这个事实让毕丽梅幻想过上富婆生活的美梦彻底破碎。
她开始对蒋来义冷淡起来,常常找借口推脱约会。
就在这时,她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真正的富二代金万元。
金万元家里开着连锁超市,出手阔绰。他带毕丽梅出入高档场所,送她名牌包包,让她尝到了奢华生活的滋味。
对比之下,蒋来义的生活简直寒酸得可怜。
毕丽梅开始频繁地暗示蒋来义分手。可蒋来义却像是突然变了个人,死活不肯放手。
他不断地给毕丽梅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在她家楼下守着。
有一次,他还在毕丽梅的公司门口大吵大闹,让她很没面子。
这种纠缠不休的行为让毕丽梅既烦躁又害怕。她觉得蒋来义就像一块甩不掉的牛皮癣,严重影响了她和金万元的关系。
“他也太难缠了!”
2004年6月的一天,毕丽梅在家里翻箱倒柜,偶然发现了一包老鼠药。
她盯着那包药,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蒋来义永远消失了,她就能彻底摆脱这个麻烦,开始新的生活。
于是,毕丽梅开始精心策划如何下手。她想到了青云山,那里人迹罕至,是个理想的作案地点。
6月23日,毕丽梅约蒋来义去青云山游玩。她提前准备了一瓶掺有老鼠药的可乐,小心翼翼地藏在背包里。
原本蒋来义还以为毕丽梅回心转意了,立马高兴地答应赴约。
登山途中,两人有说有笑,蒋来义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们的未来。
可毕丽梅却心不在焉,满脑子想的都是即将发生的事。
蒋来义毫无戒心地一口气喝下了大半瓶。不一会儿,他开始感到头晕目眩,身体摇晃。
就在这时,毕丽梅一把将他推向悬崖。蒋来义惊恐地大叫,拼命抓住毕丽梅的衣角。毕丽梅用力甩开他的手,眼睁睁地看着他坠入深渊。
看着蒋来义的身影消失在悬崖下,毕丽梅心跳加速,既害怕又兴奋。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下山,假装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城里。
案发后,毕丽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她向金万元哭诉自己的公司突遇危机,需要资金周转,成功借到了20万元。
随后,她离开哈尔滨,逃往了深圳,之后又通过中间人联系到了一个偷渡集团,准备偷渡到香港。
然而,就在即将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警方破案了。
原来,蒋来义的尸体被人发现,警方通过调查他的通讯记录和周围监控,很快锁定了毕丽梅。
最终,毕丽梅在深圳的一个出租屋内被抓获。
面对警察的连番询问,她起初还试图狡辩。但在铁证如山面前,她最终崩溃,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这种冷血的态度,与她年轻貌美的外表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不寒而栗。
最终,法院判处毕丽梅死刑,并要求其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10万元。
然而,这个案件最令人震惊的部分还在后面。
罪恶深重,必须补枪
2005年4月1日,毕丽梅被押往刑场执行死刑,没想到,子弹并未致毕丽梅立即死亡。
当她被送往火葬场准备火化时,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她还有生命迹象。
面对这种罕见情况,法院依然决定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补枪。
一名被抽中的法警对毕丽梅实施了补枪,随后将其送入火化炉。
整个过程中,毕丽梅始终保持沉默,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这起案件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许多人对案件的细节进行了热烈讨论,有人质疑其中是否存在夸大或虚构的成分。
然而,无论案件细节如何,它给社会带来的震撼和思考是不可否认的。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个案件,珍惜生命,尊重法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减少悲剧的发生,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