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对了人,天天都是七夕节

梦安说健康 2024-08-09 16:02:57

情人节的打开方式已经标配化了:

鲜花、礼物、红包、晚餐……

社交媒体上花样繁多的攻略,

堪称教到了保姆级。

作为一个关于爱情的日子,

情人节不该是一场灿烂过便无痕的烟花盛宴。

就算逛街时喝了甜蜜的奶茶,

晚餐时饮了醺人的红酒。

但回到家,

独自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时,

疲惫不堪的胃,

会诚实地渴望一杯清淡而滋养的舒适温水。

爱情如人饮水,冷暖只可自知。

为什么这段关系,总让你感到哪里不对?

一段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会让我们筋疲力尽,吸干我们对生活和自我的期待与热情。

有心理学家总结了不健康亲密关系的三个特征。如果你对当下所处的关系总觉得隐隐不妥,不妨对照检查一下,是否已浮现了征兆:

批评和贬低

批评和贬低对恋爱关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例如,在公开场合贬低另一方,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总表现出压制另一半的优越感。

有时这种贬低极具隐蔽性,看起来只是个寻常的“玩笑”。就比如每当情人节来临之际,很多女性都会遭遇另一半的调侃:“人家收到大花束、昂贵礼物,那是因为人家是女神啊!你要是那么漂亮我也给你买。”长期不断地从亲密伴侣处体验这种贬低,会对情绪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他的回避与拒绝

他的沉默是否让你感到压迫和窒息,感到对你们的未来失去希望?你们之间是否已经日益缺乏身体上的爱抚,而他也越来越拒绝回应你的性需求?

尤其是,你是否察觉到每当你努力想消除误会时,他却避而不谈,宁可消失回避,而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攻击。

被负能量压迫的感觉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你会不会越来越多地感到越来越沮丧、情绪崩溃和麻木?

你是否觉得无论再怎么跟伴侣积极联系,都是徒劳的?有时你们之间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改善,但很快又会消失?

为什么总遇到错误的人?

检视前面的三条标准时,或许浮现在你脑海中的片段,不仅是现任的,还有很多前任的。

这往往就会引发一种很可怕的联想,继而轻易掀起一场情绪崩溃。

其实所谓“吸渣体质”,背后也是有着心理学机制的。

l 我们会被“没做完的事情”所驱动

有一类经典的例子:女孩有一位酗酒的父亲,给她的童年和原生家庭带来了许多不幸;然而长大后,她却发现,自己的历任感情中不乏酗酒、情绪不稳定的男性。

童年的经历不正该让我们远离错误的人吗?然而,心理机制让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下意识去“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事情。上例中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旁观父母的争执、不断想要化解父亲的问题。这一“没做完的事”,也就使得她长大后下意识地重演自己父母的关系。

l 我们会被支撑生活中习惯角色的人吸引

在童年时期,每个人都会逐渐接受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当我们在童年时期接受了一个角色,并且一直保持到成年,那么之后我们也需要其他人在我们身边为我们保持这个角色。

举个例子:如果我在所有的关系中都扮演照顾者的角色,那么我就会被那些需要我照顾的人所吸引,来支撑我的角色。如果我需要扮演受害者,我就需要一个恶霸或一个看护者来支持我的角色。如果我需要扮演救助者,我就需要找到需要救援的人。

在我们意识到自己下意识所扮演的角色之前,我们就很难停止被一类人吸引。

l 我们会被期待和幻想所迷惑

每个人都会对理想爱情怀有期待和幻想。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期待的存在,我们会下意识地主动把我们想要的东西投射到伴侣的脸上和身体上。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变成了那个“对的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然而,这只是幻想,他/她仍然是错误的人。可是在现实中,由于沉没成本、自尊心、对另一半的怜悯等各种原因,即使冰冷的现实一再向我们揭示对方并非对的人,很多人也无法从幻想中警醒。

意识到心理机制的存在,也就是我们“惊醒”的第一步。而从不健康关系的泥淖中抽身而出,归根到底,是我们必须开始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负起责任。

可以从正视、梳理自己的心理需求入手:我心里始终无法释怀的经历是什么?记忆中我一直假装不存在的疼痛伤口是什么?每一天从早到晚,在所有与我发生交际的人中,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否习惯于付出和隐忍)?

在拥抱心爱的恋人之前,

先拥有独立自爱的自己。

爱情中不止有甜蜜浪漫,

也会有突发的“意外”,

尤其是“意外来临”时,

有选择说“No”的权利,

掌握女性的生育自由、工作自由、生活自由。

当你能从自己内心汲取所需要的支持与力量,

迎接成熟健康的亲密关系,

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时,情人节就也只是普通的一天,

因为每天都可以是情人节。

0 阅读:0

梦安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