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上映了一部主旋律电影《红色恋人》。影片中,香港知名演员张国荣饰演的红色特工,在爱人被捕的情况下,为了换取爱人的生命,主动牺牲自己,用自己去交换爱人。这部电影的故事是虚构的,因此电影上映后,这一情节的真实性曾经引起过一阵争议。那么真实的历史中,潜伏的红色特工遇到类似的情况,又会怎么做呢?
电影《红色恋人》剧照
1942年春,北平平西的金顶妙峰山地区,已被八路军所掌握。为了切断中共地下党组织与城外的联络,日本鬼子在西山前的温泉村设立了一个大据点,驻有上百的鬼子兵和成连的伪警察。北平城里的日本宪兵司令部还特派河端宪兵伍长带领十来个特务,在这一带专搞“防谍”。
平西公路穿村而过,凡行旅客商,一到岗楼前,都要向日本鬼子脱帽鞠躬,听候检查。只要他们对“良民证”稍有怀疑,轻则盘问搜身,百般刁难;重则送交日本宪兵处置。
2月4日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接近年根的时候,河端手下的便衣特务班长李级三带着两名特务和往常一样,吃完早饭骑着自行车上公路巡逻,正走到太舟坞、白家疃中间,就见西北方向小道上来了两个骑毛驴的妇女,后面有一个跟脚的脚夫。李级三当即上前盘问,前面的老妇人说:“我去城里看我闺女,后面的是我干闺女。”
李级三见这后面的年轻妇女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儿的人?”“我叫李玉琴,是涧沟村人,跟干娘一起进城找我男人。”“你男人在哪里?”李级三紧追不舍。“西直门大街元通祥商号做事。”这女人从容不迫地答道。李级三赶紧用笔记下了地址,接着又问:“你有良民证吗?”“有。”年轻妇女很痛快地将良民证递给了他。
今天的温泉村
李级三一看这良民证是1942年1月1日发的,可他记得三岔涧妙峰山一带良民证还全没发呢,于是把他们带到了宪兵队。经过简单的审问,脚夫和年纪大的妇女被释放了,年轻妇女被捕了。
被捕的女子真名叫周时(原名周文馥),1921年出生,山东济南人。1937年,由于日本侵略,全家逃难到西安。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关系,她先后在陕西二原县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富县通讯学校及中央社会部训练班学习受训。1938年在学习期间,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10月,被派往晋察冀边区北方分局社会部工作。这次,她是接受组织派遣,准备潜入北平城里,和已在城内安身的丈夫李才(又名张友恒,解放后曾担任广东省国家安全厅厅长)建立起一个小家庭,来掩护地下情报工作的,不料由于内线工作的纰漏,没掌握涧沟村新的良民证尚未下发的情况,因而被捕。
当特务们对她盘查时,周时曾感到一阵紧张。但当他们押送她去日本宪兵队时,周时反而镇定冷静下来了。周时的耳畔响起在训练班听过的讲话: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一个秘密工作者,要在敌人的法庭上、监狱里、刑场上,为了党和阶级的、民族的利益,在敌人面前表现出我们英勇的共产党人的气节,坚决和敌人作斗争。她想起了方志敏同志从容就义的精神,心中充满了力量。
老照片里的日本宪兵
周时一见到日本宪兵队长河端,就先声夺人的质问他们:“我是好老百姓,没有犯罪,你们为什么随便逮人?”通过审讯中的言谈,她证实了是良民证上出了问题,可除此之外,特务们并没有拿到别的证据。她决定对他们的审讯不作正面回答,也不吃他们的饭。
周时被拷打了两天,始终不吐露实情,反而在宪兵队里向看守她的三个日本兵做起宣传工作来。她告诉他们,他们是受日本军阀骗来的,侵略战争是注定要失败的;家里人在想念他们,盼望他们回家等等。日本兵曾多次阻止她讲话,可她愈讲愈兴奋,大声地、反复地演讲着,周时觉得自己还活着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工作。慢慢地日本兵似懂非懂地、好奇地听着这名奇特的“犯人”的讲话,最后竟有一名日本兵跑去拿了他家寄来的相片给她看。
宪兵队里有一个当地小孩,因为家中困难来给日本兵打杂作仆役。周时的表现赢得了他的同情和钦佩,他尽可能地处处给她以照顾。
第三天,河端见采用老一套的审讯方法没有收效,便让特务将周时押往宪兵队后院,自己则拿着枪在后面跟着。
后院的空地上早已挖好了半人深的大坑,特务将周时推下深坑,她却用尽力量站立了起来。周时看到河端带着几个宪兵和特务,气势汹汹地拿着枪指着她。周时明白,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她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附近正在出操的伪警察,听到动静,纷纷往这边跑。周时于是又向伪警察们高喊:“有良心的中国人,快反过头来吧。不要当日本强盗的炮灰了!”就在这一刹那,周时身后的枪响了。、
影视作品中受到严刑拷打的红色女特工
经过几秒钟的静止后,周时发现自己没有死,心想第二枪接着就会来的。几分钟过后,两个特务却又把她从坑里拉了出来。周时不由得气愤地质问敌人:我没有罪,你们不放我,我如该死,你们又不叫我死,究竟你们要作什么?
河端狡猾地冷笑着说,怕死的才让死;你不怕死就不叫你死,你有很严重的病,我要先请大夫给你治病。这个日本宪兵队,之前杀害过不少同胞。这一次,河端枪下留人,绝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包藏着一个阴险的图谋。
这天傍晚,河端果然带了一个日本军医来。这个医生说周时病的很重,中毒太深,叫她吃饭,又叫人灌她米汤、牛奶,可周时坚决不吃,也不理睬他们。
到了半夜12点,河端又亲自开车,把周时押到北平城中一处隐秘的地点。在这里,敌人又是送点心糖果,又是送皮衣夜宵。后面又叫来一位伪军中的大官来劝降,又让周时写点东西。周时识破了敌人的诡计,无论是糖衣炮弹还是威逼利诱都不予理睬。敌人搞了一整天也未能得逞,只好又把周时送回到城外的宪兵队。
河端并没有灰心,第二天一早,又派特务假装关心道:“你总不吃饭是因为这是日本人的饭吗?我们想送你到老百姓家里去住,你不是吃惯了老百姓的饭了吗?”说完,特务领着周时出了宪兵队大门。
周时在特务的押解下,走在大街上。她看到街两旁老百姓的表情,有的紧张,有的恐惧,但最多的还是同情。
周时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有利的宣传时机,用尽所有的力量高声喊着:“老乡们!我是被日本人抓来的好人,日本鬼子把我们中国人不当人,乱杀、乱抢东西,你们都是受过他们苦的,不要再给他们做事了,八路军、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打胜仗,就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了,你们努力吧!我不怕死,他们打死我也不能给敌人做事的,因为我是中国人!”
影视作品中的汉奸
周时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在门边上站着的老大娘拉着袖子抹眼泪,年轻人瞪着愤怒的眼睛,注视着她和特务。她转而把矛头指向了特务:“没有良心的汉奸、特务,为了自己,出卖国家和同胞,我们要坚决地打死他……。”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务死命地拉着她往前走,而周时仍然拼命地喊着。特务们一看这架势,连忙把周时又押回宪兵队了。
河端见周时始终不肯屈服,颇有些泄气。一旁的特务班长李级三给他出了个主意,不如把她的丈夫找来劝劝她。河端点头答应了。
李级三来到北平城里西直门大街元通祥商号,找到周时的丈夫李才,告诉他周时被温泉宪兵队扣下了。然后,李级三跑去办自己的私事了,说过几个钟头再回来找李才。李才把这个特务打发走后,立刻找战友研究对策。
按照地下工作的纪律,这种情况下李才要立即转移隐蔽。但这样一来,不但周时会牺牲,李才身边的同志,还有元通祥商号这个地下工作据点都会暴露。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得出了几点意见:
一、周时被捕,确实威胁到李才,但李才若仓促撤退,势必涉及其他掩护的同志和工作机关。这样,几乎整个情报组织都要立刻转移,事实上是很困难的。
二、特务来到店里,并未监视捕人,反而通知了案情,由此分析所犯案情也许不十分严重。
三、周时被扣在京郊温泉,敌人主要依靠汉奸队,这些人虽然很坏,但是可以贿赂收买,有空子可钻。
四、最重要的是,根据周时的为人,估计她不会叛变,更不会泄露组织的机密。
根据以上分析,组织决定由李才去应付,顶住这一关,对周时实施营救。要设法与周时取得联系,让她随机应变,在坚决不暴露情报组织、不暴露身份、工作任务的原则下,尽量麻痹敌人,欺骗敌人,择机脱险。
李才得到指示后,先请李级三吃了一顿饭,贿赂了他一百元钱。告诉他李玉琴(周时)确实是他妻子,三、四年以前在昌黎老家送殡时,她被八路军劫走,至今下落不明,如今听说到她,好生奇怪。李级三收了钱后说,“李玉琴在我们那押着,有三、四天没吃饭了,你去一回,劝她吃饭就行。你放心,不要害怕。”饭后,李才跟着李级三,来到温泉村的日本宪兵队。为了营救爱人,不管是龙潭虎穴,还是万丈深渊,李才都要闯一闯。
李才到了宪兵队,又设法认识了河端的姘头,并给她送了礼,她在河端面前自然要说好话。因此,河端相信李才不过是个本分的小商人,于是放心的让李才去见了周时。
周时一看到李才,心里忍不住埋怨起来。自己的丈夫作为重要的潜伏人员(当时是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平津情报组的骨干成员,负责组建秘密电台),怎么能冒这么大的危险到这里来呢,自己一个人牺牲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再搭上一个呢?
周时拿定主意坚决不认李才,就当着众人说:“我不认识他,他是什么东西?”李才一听,就按着之前向李级三讲述的情况,又当众诉说了一遍:分手三、四年后,听说媳妇在这里出了事,特地来看看,希望能把她带回家去安心过日子,作一个好老百姓。同时他又对周时说,从你走后,家里很想你,你妈都哭坏了。李才一边说,一边痛哭流涕,悲伤万分。他影帝级的表演赢得了在场日本宪兵和特务们的信任,他们告诉李才说他的媳妇受共产党的毒太深,要他好好劝劝她,然后他们走开,留下了李才和周时在屋里。
李才抓住这个时机,指示周时改变过去简单的斗争方式——骂人和不吃饭,单纯等待牺牲等等;并将组织上研究决定的精神告诉她,要她用各种方法欺骗敌人,保存自己,继续为革命奋斗。他在温泉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回城里去了。
周时照片
从此,周时开始吃饭,也不骂人了。她逐渐地表示想家、想母亲、想跟丈夫一块回家了。李才也时不时的来看周时,自然也少不了给旁边的特务意思意思。过了些日子,河端向她提出,你要回家很容易,想母亲也可送你回去,但要说清楚你被八路军从老家劫走后,做了些什么,现在做什么,领导人是谁。周时经过一番苦心思索,编好了一套口供,过了这一关。
河端又两次将她带往北平,表面上给她以自由活动的机会,但周时都没有逃脱的表示。河端还不时地给她洗脑,讲些日军如何强大、大东亚战争必胜等等。最后,河端认为时机成熟了,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要求周时为日军服务,回根据地搜集情报。周时自然是假装答应了。
接下来,河端煞费苦心,瞒着自己手下的那些特务,安排了一出越狱的戏码,让周时逃出了宪兵队。周时临走前,还特意向河端要了把手枪,说是路上防身用。
周时回到根据地后,向上级详细汇报了情况,组织上重新安排了她的工作。解放后,周时历任天津市第三医院医师、副院长、中央卫生部监察室副处长、国务院专家局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处长等职务。1978年1月因病逝世。
《地下尖兵》电影海报
至于李才,日伪方面对他的身份丝毫没有怀疑。抗战胜利后,李才继续在平津一带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8年6月,李才在与一位战友接头时,遭到特务伏击。在腹部中弹的情况下,李才逃脱了特务的追捕,最后安全的返回了解放区。李才和战友们的故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搬上银幕,拍成了电影《地下尖兵》。
本文写到最后,作者想起了一个小故事。《红色恋人》当初上映时,曾经有记者去采访了一位当年做过潜伏工作的老人,打算考证下电影情节的真实性。在老人的记忆里,自己当年做地下工作时,并没有经历或是听说过电影中那样的故事。但老人最后还是说,如果当初自己遇到电影中所描述的情形,一定也会像张国荣饰演的那个红色特工那样,牺牲自己,保全爱人。如果连为爱人牺牲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够为劳苦大众牺牲呢!
张国荣去世后,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都做了报道,中国中央《新闻30分》也连续三天报道了去世的消息。这是央视第一次以新闻的形式报道一位香港艺人去世的消息。 张国荣的蜡像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驻“伟人殿堂”的演艺明星蜡像。张国荣的腊像和英女王一家、莎士比亚、德兰修女、印度圣雄甘地等伟人一起陈列在“伟人殿堂”。 中国最大的综艺性辞典《辞海》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入其中,这也是《辞海》首次收录当代明星。 世界三大百科全书之一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录其中。 香港‘千禧十大演艺红人’评选中排名第一美国CNN全球五大指标音乐人 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中国原创音乐榜千禧全国成就奖 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银禧荣誉大奖 华语流行乐“终身成就奖” CCTV-MTV音乐盛典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世纪十大金曲歌手之一 第一届“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 第一届华语流行乐“最佳演唱会奖” 首位打入韩国音乐市场的粤语歌手 唯一一位入选新加坡《联合早晚报》十大歌星的香港歌手 作为香港歌手代表,参加亚洲流行音乐节 第一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音乐大使,并蝉联两届。 第一位亚洲区百事巨星代言人
张国荣的蜡像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驻“伟人殿堂”的演艺明星蜡像。香港“伦敦杜莎夫人腊像馆”把张国荣的腊像和英女王一家、莎士比亚、德兰修女、印度圣雄甘地等伟人一起陈列在“伟人殿堂”里而不是象世界上别的艺人那样陈列在“明星馆”和“艺人馆”里。
张国荣是唯一一位既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又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的香港男艺人 张国荣是和李嘉诚等人齐名的香港四大成功人士之一。 美国CNN亚洲最伟大25位演员之一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 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主演《阿飞正传》位列十大香港电影第一位 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十大男明星 韩国杂志《Road Show》评选亚洲十大最受欢迎男艺人”第一位 日本影评人协会榜单中唯一的华人 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语片男主角 映画批评家大赏最优秀男优赏奖 入选电影旬报百大外国男演员 日本最受欢迎的十大亚洲男艺人 OCN“百大影星”评选排第一 首位参赛康城,奥斯卡,金球奖的香港演员 首位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的亚洲演员 第一位登上《ELLE》国际中文版封面的男明星 英法美加澳荷瑞奥等许多西方国家都举办了张国荣专题纪念影展 香港邮政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邮品系列中,张国荣成为获致敬推出邮票的歌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