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寨遭遇了严重自然灾难。在这一背景下,陈永贵率领大寨人民自力更生,战胜天灾,重建家园。
此事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关注,很快,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而陈永贵连同大寨一起,进入了中央高层的视野之中。陈永贵担任的官职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1975年,陈永贵前往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期间,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并告诉他“做好当国务院副总理的准备”。
陈永贵听后,急忙摆摆手,拒绝起来,直言:“我没什么文化,怎么能当副总理呢。”
周总理则一脸严肃地对他说道:“你是不是党员,是的话就要接受组织安排。”
就这样,陈永贵正式来到了中央工作,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农业。这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极为特别的一幕,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
1980年9月,陈永贵请求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申请获得人大会议通过。卸任后的陈永贵回归了平静的家庭生活,他将家人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
晚年,陈永贵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经常看书读报,照料花花草草。不过,怀念农村生活的他,还在自家院子里种起了玉米,闲下来就一边抚摸着叶子,一边喃喃自语道:“你为什么只开会不结果呢?”
陈永贵几乎每天早晨5点左右就起床了,然后和老伴一起为孩子们准备早饭。结束后,他便出门散步,路上看到有人打太极,他也会跟着比划几下。但总觉得打不好,于是,他很快便自创了一套拳法,并取名“庄稼拳”。他一边打,一边高兴地说道:“还是我的庄稼拳好打啊。”
1985年,陈永贵因身体原因,住院治疗,一检查,发现他已是肺癌晚期。1986年过年的前两天,在陈永贵的坚持下,他终于回到了家里过年。
或许是预感到这将是自己的最后一个年,陈永贵和儿孙们一起过了个团圆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病逝。
在陈永贵的众多孙辈中,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孙女,她就是陈春梅。
陈春梅是法学博士,现任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国家法官学院是中国法官的摇篮,她能在该院担任重要职务,足见能力出众。
这一路以来,陈春梅的成长身边的同事、领导都有目共睹。她勇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责任,为了解人民群众需求,她还经常深入基层。为了能够在法律领域有更多建树,她继续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陈春梅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的,这一点,并不是靠自己的家庭背景就能轻易获得。
除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成为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外,陈春梅还是一位作家,她写的《我的爷爷陈永贵》这本书,一经发表便受到外界广泛关注,成功进入畅销书行列。
陈春梅如今的成就,不愧于爷爷陈永贵对她的期待,而她也将在这一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加瞩目的作用。
参考资料:《党建文汇》2013.2下、党史纵览2013年5期、领导文萃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