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话不知道坑了多少人。
起初,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古时候人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有限,体力劳动者为了生计,必须长时间参与劳动生产,难有更多时间和财力去学习知识,因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也只能在室内埋头苦读,体力锻炼相对较少,因而显得弱不禁风。
或许是人们观察到了这种客观现象,自然而然就有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描述,又或是读书人为了维护群体尊严,也倾向于宣传这类观点。一来暗示体力劳动者虽然身体强壮,但没什么了不起的,二来暗示读书人弱不禁风并不可耻,有头脑比什么都强。
然而语言会反过来影响思维,这句描述现象(What)的话,可能被不明就里的人理解为原因(Why),比如身体好的人会想:也许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而学习好的人会想:不锻炼也无所谓,四肢发达,头脑也许会变笨。似乎体力和脑力之和是一个固定值,一方面占比多了,另一方面藏自然会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拨开迷雾之后,真相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游戏中用心立一个鸡蛋是可以垂直立起来的,但遇到轻微的干扰力就会倒下,现在如果把鸡蛋内部的液体全部取出来,在鸡蛋壳内立起一个陀螺仪,陀螺仪的转轴两端和鸡蛋壳固定,在立起鸡蛋壳时,高速启动内部陀螺仪,在陀螺高速转动的时候,在鸡蛋壳顶部给一个水平向右侧干扰力,外表静止的鸡蛋壳会先向右侧倒下,紧接着又自己立起来,有时还会颠倒着自己立起来,完全违反角动量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给鸡蛋壳内部装一个陀螺仪是有困难的,现在网上有卖带外部框架的陀螺仪玩具,完全可以代替完成本实验。按照经典理论可以用实践验证得到陀螺效应是违反角动量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的。为什么呢?深入研究可得出关于时空的新发现,实验和理论结果已在整理中,准备在此公开奉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