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辛辛苦苦种的番茄,眼看着长势喜人,结果没多久就开始发黄、掉叶子,甚至直接“罢工”不结果了?
隔壁老王家的番茄,都快长成“小树”了,你家的却早早地就“退休”了?
这可不是你人品不好,很可能是你的施肥方式出了问题。
救命!
番茄为何短命?
番茄这玩意儿,一年种两茬是很常见的。
勤快点的农户,还想再多收一茬。
但你有没有想过,频繁的采摘,对土壤的养分消耗有多大?
这就好比你天天加班,营养跟不上,身体肯定吃不消。
番茄也一样,土壤里的养分被榨干了,它自然就容易早衰。
而且,咱们国内很多农户,对科学种植还真不太懂。
可能就会想当然地觉得,多施点肥肯定没错。
但事实上,盲目施肥,只会适得其反。
再加上国内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能像国外那样,先改良土壤再种植,这也会影响番茄的生长。
想想也挺无奈的,咱人多地少,得抓紧每一寸土地的利用率。
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产量,就让土地和作物都“透支”了。
施肥!
用错=慢性毒药?
说到施肥,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撒点肥料嘛,有什么难的?
但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
先来说说氮肥。
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很多农户就拼命地往地里撒氮肥。
但是,你知道吗?
氮肥用多了,会造成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减少。
这就好比你天天只吃肉,不吃蔬菜,时间长了肯定会营养不良。
番茄也一样,氮磷钾元素失衡,根系就会变弱,吸收不到养分,自然就容易早衰。
更可怕的是,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叶片也会跟着遭殃,发黄、掉落,最后果实也长不好。
除了氮肥,还有平衡肥、高钾肥、钙镁肥、磷肥等等。
每一种肥料都有它的作用,但如果用错了,或者用量不对,都会对番茄造成伤害。
平衡肥,虽然营养比较均衡,但不适合那些需要较多钾素的作物。
用多了,可能会导致水稻死亡,其他作物减产。
而且,还会影响作物中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的合成,降低产值和商品价值。
高钾肥,偏碱性,用之前一定要先进行中性化处理,不然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
而且,用量也要控制好,不然土壤盐碱度过高,也会影响作物生长。
钙镁肥,含有较多的钙、镁元素,一般用于改良酸碱度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
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就会导致作物上部生长良好,而根系却萎缩。
根系发育不良,吸收不到营养,自然就会造成植物早衰。
磷肥,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
缺乏磷元素,植物会停止生长或者发育不良。
但是,如果施入过量磷素,根部吸收不到氧气,呼吸作用减少,光合作用停止,也会造成植物死亡。
而且,还会让植物出现落叶和早衰的问题,同时过量磷素还会使植物中氮素等微量元素减少,造成低产。
所以说,施肥可不是随便撒点就行了,一定要根据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控制好用量。
比例!
失衡=白忙活?
除了肥料的种类,氮磷钾元素的比例也很重要。
你想啊,氮磷钾元素之间是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如果把这个比例破坏掉,就会导致养分过剩或者不足。
这就好比你做菜,盐放多了会咸,糖放多了会甜,比例不对,味道肯定不好。
施肥也是一样,比例不对,效果肯定不好。
所以在施用化学肥料时,要根据不同化学肥料之间的含氮量来进行配比使用。
逆袭!
3米高番茄养成记!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会觉得,种番茄也太难了吧?
又是要懂肥料,又是要懂比例的。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你也能种出3米高的番茄。
要平衡施肥。
控制土壤中的酸碱度,让其保持在中性偏酸状态。
同时,也要控制含水量,否则可能会被土壤盐渍化或碱化等现象影响根系生长和发育,也可能影响作物的分枝和结实能力。
要按比例施肥。
根据氮磷钾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搭配肥料。
再次,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浓度和数量。
例如,在春秋季节,正是干旱少雨的时候,此时适合施入适量多元复合肥或者尿素,还可以使用一些三元复合肥,尽可能多地让土壤成为一种水平向梯度状态,并且保持一定湿度。
这样才能保证根系吸收到更多水分,同时这也是影响作物甜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土壤保持一定湿度能够促进糖分合成,从而增加果实糖分含量,使果实变得更加甜美可口。
要学会水肥轮换。
在浇水的时候,同时加入一定浓度的养分液,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含氧量,又可以避免因根系呼吸作用不足而造成早熟低产的问题。
记住这几点,你也能告别番茄早衰,种出高产又美味的番茄!
其实,种番茄就像养孩子,不能一味地溺爱,也不能过于苛刻。
要了解它的需求,给予它合适的养分,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而这,也是种植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