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被低估了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姗一姗说娱乐 2024-12-02 14:52:27

提到抗战时期日军的炮火威胁,大家一般关注的是日军装备的大口径火炮,如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这些。这些火炮固然毁伤能力很强,但是要么在战场投入数量少,要么机动性不佳、实际能投入的战场有限。其实日军装备的一款远射程火炮反而被忽视了,这便是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别看其口径不大,但实际威胁很大!今天跟大家具体说说。

博物馆中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众所周知,一枚150~155毫米口径炮弹重40~50公斤,而一枚105毫米口径炮弹重量只有15公斤上下,单论炮弹杀伤力,150~155毫米口径火炮威力确实大多了。不过衡量火炮威力还有一个重要参数,这便是射程!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虽然口径只有105毫米,但最大射程超过18公里,对比之下日军最好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才12公里,国军的德制32倍150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也不过15公里!虽然你炮弹威力比我大,但我能打到你、你打不到我,这优势太明显了!

之前我写的文章为什么说国军采购德制32倍150毫米榴弹炮实际意义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抵御不住日军的远射程火炮,如果日军远射程火炮在15公里外开火,国军炮兵就只能光挨打、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日军还拥有空中优势,可以通过飞机轰炸来摧毁国军炮兵阵地。国军的德制32倍150毫米榴弹炮虽然比日军一系列的150毫米榴弹炮强,但实战中日军会先出动射程更远的火炮来压制国军炮兵阵地,然后再出动150毫米榴弹炮对付国军步兵防御阵地。

履带式牵引车牵引

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主要性能:全重3730公斤,炮管长4725毫米(45倍径),口径105毫米,高低射界-5°~+45°,方向射界左右各18°,弹重15.76公斤,最大射程18200米,炮口初速765米/秒,射速6~8发/分钟。使用弹种有穿甲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炮架采用了开脚式设计,并在每个炮腿上安装了三个铲板,以便在设置炮位时固定在地面上。

火炮除了炮弹威力、射程这两个关键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很关键——这便是机动性!二战时期日本由于工业底子薄,国力有限,其陆军装备的大部分火炮(70毫米、75毫米、105毫米、150毫米口径)主要采取骡马化机动方式,机械化部署的不多。在重炮方面,日军太重的火炮(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等)需要分解后搬运,这影响作战效能了。但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不同,其通过履带式牵引车机动,机动性上要强多了。

该炮射击精度很高

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主要使用九八式6吨履带式牵引车进行拖拽,这种牵引车的行走机构借鉴了九七式坦克,车辆全重6.9吨,安装一台11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大行驶速度为45公里/小时。九八式6吨履带式牵引车为敞开式结构,上面设置有三排座椅,最多可以搭载7人,正好是一个炮组。这种牵引车的使用,使得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的部署更加灵活和便捷。

该型火炮主要装备日军野战重炮联队,一个野战重炮联队下辖2个炮兵大队,每个炮兵大队8门,合计16门。抗战初期日军常设步兵师团在作战时,经常会加配此类野战重炮联队,对国军威胁很大,国军不少炮兵阵地就是被这种加农炮击毁的。抗战时期国军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火炮,如博福斯75毫米山炮、德国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榴弹炮,尽管比日军同类火炮射程远,但远比不上日军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高达18公里的射程。

细长的炮管是其特点

不过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缺点也明显,就是炮管寿命不佳,在使用全装药时寿命仅有300发,而同期的大多数同类火炮的寿命都超过1000发。另外炮架强度不足,在诺门坎战役中,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在使用最大装药进行连续射击后,发生了多起炮架断裂的事故。综合看,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不适合持续高强度炮击作战,走的还是精确打击的路子。本质上是缺乏资源,设计时不得不牺牲了火炮的部分属性,例如为了大幅减轻炮重导致炮架强度不足!

抗战胜利后,东北野战军通过收缴日本战争剩余物资,获得了8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一个炮兵大队的编制),用这些远射程火炮和18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一起组成了东北野战军最强大的炮兵团。当时东北国民党军队装备的美制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都不超过12公里,根本不是对手,这也是辽沈战役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6 阅读:865
评论列表
  • 2024-12-03 11:02

    小编竟然说32倍15生炮德国炮没有用[笑着哭],中国军队又不是傻,只会打阵地战,日军有射程18公里的炮可以压制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偷袭啊,你晚上总要睡觉吧,我半夜把炮移动到日军兵营十几公里外,偷袭嘛!日军又没有反炮兵雷达,我们打完就跑,游击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