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君·16】井冈山根据地被攻陷,几乎要被一网打尽

有观点大世界 2024-05-18 06:53:16

观史君红色战史系列(16)--赤都风云篇,力求做到全网最细节的相关解析,查询资料近百部打造,文案、地图皆为原创。

红四军在大柏地战斗后极大震慑国民党追兵的同时,也振奋了自身的士气。

打扫战场后,即乘胜向宁都进发,宁都守敌(赖世宗)慑于红军声威,弃城而逃。

1929年2月13,红四军进占宁都县城,下山后被追了上千公里的红四军,终于在宁都得到了补给,当地的党组织工作做的不错,群众基础良好。

为红四军筹得现洋 5500元,草鞋,袜子7000余双,棉布 300余匹,大大缓解了物资上的窘境。

次日,红四军主动撤离宁都,经黄陂西进,向吉安县东固前进,这是在执行下山后的重要任务,即在井冈山外线吸引敌人火力,配合井冈山防守。

2月 17日,红四军抵达东固,这是红四军下山后的重要一站。

东固,是位于吉安城东南 60 余公里处的一片山区,今天一般称东固畲族少数民族乡。

与兴国、永丰等数县交界,四周崇山峻岭,地势险要。

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

1927年 12 月,共产党员赖经邦、高克念、李文林等人领导农民起义,创建赣西工农革命军,到眼下,队伍已经颇为壮大,

组建了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和独立第四团,两个团加起来有1200多人,800条枪。

(第二团,李文林为团长兼政委,第四团,段起凤任团长,政委是金万邦)

靠着这些武装,以东固为中心、方圆约100公里的范围,就成为革命斗争异常活跃的游击根据地。

甚至于,当地老百姓有个说法:"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

赣西工农革命军向红四军赠送了2000银圆和一些弹药、衣物,红四军向赣西工农革命军赠送了一批枪支。

红四军与赣西工农革命军会师后自然是非常欢喜,热情拥抱,喜笑颜开,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指挥员,却是敏锐的发现一个问题。

赣西工农革命军建立的东固根据地,距离赣军大本营吉安(吉安因为是沟通广东的节点,长期是外来入主江西的朱培德重点驻兵处,麾下两个军,其中一个长期驻南昌,另一个,便驻吉安)如此之近,看这架势,根据地的人数、规模都不小了,为何是能够维持到现在,而没有像井冈山那样,吸引敌人轮番来攻的呢?

当地党组织领导为毛泽东解答了这个疑惑,总结为--游击秘密割据。

这番我们到东固,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形式《红四军前委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信》(1929年4月13 日)

:“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政权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这种形式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敌人完全奈何他们不得。”

这为毛泽东开拓了思路,果然,如教员自己总结: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不断的斗争、实践。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神,教员成就的背后,是对千万共产党人智慧结晶的总结。(注:此段为党史评价)

在井冈山时,教员领导的是"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力主"红军不走",只有在井冈山作长期的斗争才是正确的,否定远出游击的意图,将之视为不要革命根据地的行为。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革命力量壮大了,国民党军的围攻也一次比一次力度大,原本的模式太过于吸引火力,也许东固模式,才是全面暴起前的最好发展模式,毛泽东陷入深深的思考。

最关键的是,在东固休整期间,毛泽东收到一个让其感到悲伤的消息,自己一手创建、并倾注感情的井冈山根据地,已经失守了!

让我们将时间倒回1929年1月,主力红军下山才两天,1 月16 日,井冈山便吃紧了。

国民党军把井冈山围得水泄不通。

进攻井冈山之敌,全部兵力大约是 12至14个团。每团平均以2000人计,在2.4万至2.8万人之间。

彭德怀指挥的守山部队,即红五军和红三十二团,仅有不到千人(引自《彭德怀自述》117页)。

1月 26日,国民党军经过 10天的准备、部署,以2万多人之众,直接向井冈山发起了凌厉总攻。

主攻的方向是黄洋界、八面山和白银湖(把白银湖改为桐木岭)。

大雪不住的下着,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在雪地里,身影变得醒目。

国民党军调来大炮,猛烈轰击。

红军的一些工事被轰垮,不少战士被压在里面,当场阵亡。

工事垮了,红军再搬来树枝、桌子、门板,铺上棉被,浇上了水,经一夜冰冻,建成了新的工事,继续战斗。

激战进行了三天三夜,红军依据井冈山天险,抵住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轮番进攻。

1 月 29 日晚,一队国民党军以重金收买一当地人,自一条鲜为人知的、采药用的秘径登上山峰,

自黄洋界山后突然杀出,

上下夹攻,守卫在黄洋界哨口阵地的200 多名红军战士大部分战死。

与茨坪失去联系,再无突围希望的40 多个存活者由李灿带领,借助于树木的阻挡和厚厚的积雪,从悬崖跳下,未死者钻进老林,坚持斗争,

这边,黄洋界、八面山、白银湖(把白银湖改为桐木岭)等阵地失守的消息一个个传到彭德怀那里,敌军直逼茨坪。

井冈山已经守不住了!!!

为了免遭覆灭,彭德怀率领收容的包括机关在内、伤、残、病、弱共千人,

从荆竹山冲出(今井冈山村左侧),向遂川方向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遭敌堵截,湘赣边界特委机关人员敌军冲散,王佐红三十二团转入深山,这批人在此难中活下来的,后续与自黄洋界跳下悬崖的李灿等人会和,编成湘赣边独立第一团,在附近山区打游击。

主力红五军方面,在突围过程中连续作战,持续突破,由于补给缺失,当时饥饿交迫的困境简直无法形容,彭德怀的干粮袋和炒米丢失了,他不愿让别人知道,结果是两天未吃一粒米。

红五军下山后,先于遂川大汾与敌爆发激斗,剩下的五百余人向赣南突围,2 月6 日在崇义县思顺与国民党湘军第五旅一个团再次发生激战。

7 日到达崇义县麟潭又与敌战,

9日到达大余县新城周屋村。

因连日昼夜征战,指战员们包括派出去的哨兵都已极度疲劳,晚餐后全部倒头昏睡。

唯有彭德怀军长摸黑独自在村中巡察。

10 日凌晨,四个营的国民党追兵赶来,枪声夹杂着除夕的爆竹声响成一片。

没错,这个除夕,不仅红四军于大柏地与刘士毅部正在进行生死决战,红五军,也徘徊在鬼门关边缘。

守夜的彭德怀紧急吹号,惊醒众人,红五军且战且退,转移到南康县(今南康区)龙回(改为南康一带)。

清点人数,只剩下 283 人,另外的 200 余人不知去向,后来查明这些人在混乱中与军部失去联系,在平江起义的另一组织者李光带领下,误入广东南雄县境,并最终在那里覆灭,李光也被杀害。

另一边,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剩下的队伍从信丰县境内渡过桃江,继续东进。就如同几个月前彭德怀带领部队上井冈山的理由一样,他要继续去追寻那栈明灯,去找毛泽东。

就此,红四红五军时间线汇集,让我们让视角转到红四军所在的东固。

收到井冈山失陷消息的毛泽东一声叹息,不过一向善于从实际出发的教员并未感到悲观,一种方法行不通,那就换一种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流血,是要准备艰苦斗争的。

让其作出决断的诱因,还有此时东固根据地遭遇的危机。

因为红四军的目标太大,一直尾追红军的赣军李文彬部赶到东固,金汉鼎也令麾下35旅张与仁部自吉安方面配合。

红四军何去何从?

还是说联合红二、四团的力量狠狠地打击敌人?

毛泽东提出,全军将士征战月余,体力刚刚恢复,红二、四团又缺乏与国民党军正规部队作战的经验,不拟与强敌硬拼,将东固根据地置于险境,浪费红二、四团秘密斗争取得的形势。

井冈山已经失守了,不能再让东固以同样的方式失去,毛泽东要带红四军走。

决定:“抛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即,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

这个决定是中共军队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突破了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可以说,这正是此后红军在闽、赣两省机动游击,最后创立中央苏区的基本战略。

由于不知道红五军的具体情况,以及敌人在西面部署重兵,毛泽东决定带着队伍向东进发。

1929 年2 月 25 日,红四军离开东固,攻占广昌县城后由广昌向南,第一次进入闽西边区,于3 月 12,红四军进抵长汀县四都镇(当地有个红军首次入闽纪馆,欢迎打卡)。

闽西,是福建省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

从1928年3 月起,这里先后进行了平和县长乐暴动,上杭县蚊洋暴动,永定县金砂暴动,龙岩县后田暴动,额,就是后田大生仔的那个后田,都是革命老区啊,这些地方建立了工农武装,开辟了小块的游击根据地,如点点星火,分布在福建西部。

当年7月,当地成立了中共闽西特委,领导人是郭幕亮、张鼎丞、邓子恢等人,额,这里面除了郭慕亮,剩下两位都是后来的建国大佬哈。

说回闽西。

因为地理封闭,道路难行,闽西是土著军阀郭凤鸣的地盘,这支武装收拢了不少土匪,本是强霸一方的势力,后被官军招抚,现在是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

其本是闽西一带打家劫舍的土匪,后被官军招抚,因为屠戮福建共产党人有功,被升编为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他自己也就成了旅长,主要据点是在沙县一带。

郭凤鸣这边闻知红军来到,大惊失色,慌忙命令团长卢新铭带一个团前往堵击。

卢新铭率部到达四都后,自知不是红四军的对手,仅隐蔽在远远的山头上不住地放枪壮胆。

这种怂货必须要一下锤爆他。

红四军决定主动向敌出击,即以第二十八团为右翼,第三十一团为左翼,朱德亲率军部特务营居中,各路红军一齐向国民党军猛烈冲杀过去。

要知道,这可不是之前敢过来追击红军的国民党军精锐,就你,也敢阻天兵!!!砍瓜切菜一般,不多时,卢新铭的这一个团便被歼过半,余部向长汀城南的长岭寨溃逃,红四军拔脚就追,终于轮到我追你了,是一鼓作气,追到长岭寨山下的陂溪村,这个长岭寨啊,又名胜华山,是长汀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山高林深,地势险要。

为了挡住红四军进入福建的脚步,保住自己的地盘,郭凤鸣亲率主力两个团,在此坐镇。

3 月14 日晨,红四军兵分三路向长岭寨发起总攻,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一团担任主攻;特务营迂回敌后,抢占长岭寨以北的乌石岭,以切断国民党军退路。

仅仅三个小时战斗,红军便击垮郭凤鸣部主力,红军俘敌两千余人,缴获各种枪炮弹药无算。

按说战果就要到此为止了,毕竟这么多期看下来,国民党军的将领大都首先将跑路的天赋点点满,所以红军一般就是抓抓俘虏,舔舔包也就完事了。

但郭凤鸣....额:“鄙人不善奔跑。”(查查亮剑里面这一段)

郭凤鸣本人在战斗中被红军击中左腿,本欲遣人辅助自己逃回去,不想红军包抄的太快,路遇一村中茅厕,也不顾恶臭,躲入茅坑当中,只恨即便如此也未得幸免,被打扫战场的红军战士搜到,一枪击毙。

当日下午,红四军将敌旅长郭凤鸣的尸体自茅坑拖出,并押解着俘虏群,浩浩荡荡的,开入长汀城。

红四军直接扛着郭凤鸣尸体到来,极大振奋了闽西群众,党组织异常活跃。

龙岩城里国民党军旅长陈国辉的司令部大门口,竟然都被贴上了"欢迎红四军,打倒陈国辉"的标语。

这边,红四军算是连续收获大礼包了。

长汀是闽赣边境上的重镇,又是闽西的物资集散地,商业、手工业发达。

红军入城后用缴获国民党军的被服厂,赶制了4000套军衣,这又是一个历史节点,这是红军指战员,第一次穿上统一制作的军装,也就是咱们印象中熟知的那一款。(以及一些就地取材制作的不统一衣物)

青灰衣裤加绑腿,以及缀有红五星的军帽,全身上下焕然一新。

对了,在建军篇中提到过的,长汀福音医院院长 ,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务奠基人,也在此时,正式加入了人民军队。

在吸收一些俘虏,和招募三百新兵后,红四军又恢复到3600人的下山时状态。

为了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红四军将原来团的建制改为纵队,

将全军编成 3个纵队,编制如屏幕,每纵队约 1200 人,500 支枪。

原第二十八团为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党代表陈毅,

原特务营独立营和第二十八团一部合编为第二纵队,司令员胡少海,党代表谭震林;

原第三十一团为第三纵队,司令员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

在长汀,人民军队进行了建军以来的第一次阅兵,地点是长汀城南寨广场,为此还找来一辆老式木炭汽车,额,欢迎闽西观众前往打卡。

长汀这个交通要道的消息,赣南灵通得多。

毛泽东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每到一个地方,便找来报纸一通的翻阅。

好的,又一个重要消息来了,为确立国民政府控制权(注:名义上是“中央”讨伐“地方”,但本质还是军阀内斗,争夺大统)的蒋桂战争一触即发,双方已经是抽调兵力,云集鄂东、赣北,自然是不太顾得上红军了,又一个发展机会-到来!!!

辛耕别墅,原系长汀商会会长卢泽林的别墅,现在是钱委驻地和红四军司令部所在,嗯,红色景点,欢迎打卡。

1929年3月20,辛耕别墅,毛泽东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混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这一计划是决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

清平乐·蒋桂战争

毛泽东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0 阅读:31

有观点大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