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事件:惨烈的惊心动魄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历史小旋风 2024-06-03 18:03:10

繁荣的香港

引子:97香港回归,因为香港的特殊金融属性,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世界各国普遍不看好香港的经济走向,西方国家认为香港在他们百年的控制下,已经很难和当时的中国大陆相融合!各种“质疑”“不看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此时,在成功狙击了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等货币之后,索罗斯的注意力转向了香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货币——港币(HKD)——是以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这成为索罗斯攻击的目标,从而演绎了一场“中港一体”“绝不抛弃”的货币保卫战。

乔治·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是一位著名的投机者、对冲基金经理、资本家,以其在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和对全球政治事务的影响力而闻名。他出生于1930年,犹太人。

索罗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行为确实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金融市场的面貌,

也在很多国家引起了关于市场自由化、经济政策和道德责任的深刻讨论。这些国家的人民和经济体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对索罗斯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1997年,索罗斯和其他对冲基金在东南亚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货币投机,导致了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货币贬值和金融市场崩溃。

是东南亚各国领导人最不喜欢的人。

在1992年,索罗斯首次打败英格兰银行,爆赚10亿美元尝到甜头后,1994年又曾成功洗劫墨西哥比索,使他的量子基金享誉全球。

1998年,因成功收割了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狂赚一百多亿美元后,信心和实力暴增,转而将贪婪的目光落在了刚回归不久的香港身上,想做空港币,再赚一笔。

在这个背景下,爆发了世界知名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索罗斯到底用的什么秘技?可以让他横扫世界!那就是他的立体狙击理论

大家对索罗斯的这套理论肯定很好奇,那我就先说一下这套理论,以英国之战为例,索罗斯的“立体狙击理论”主要体现在他对英镑的攻击上。这一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杠杆操作和市场影响来达到对目标货币的攻击效果。

在1992年对英镑的攻击中,索罗斯利用了欧洲汇率体系(ERM)的弱点。当时,英国加入了ERM,其货币英镑与德国马克挂钩,设定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为2.95比1。

并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索罗斯认为,由于英国经济疲弱,维持这样的高汇率是不可持续的。接下来,索罗斯要做的事就是让英镑贬值,因此,他开始大量做空英镑,索罗斯的策略包括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英镑,并买入德国马克。他利用杠杆操作,通过借入资金来扩大他的交易规模。当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开始下跌时,索罗斯进一步加大了做空的力度。再加上,索罗斯收买一大批英国的有名的“专家”,不断散布看空英镑的报告和文章。

于是,英国的老百姓都被忽悠起来了,都一起去疯狂的用手里的英镑兑换马克。英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不得不提高利率并购买大量英镑,但这并未能阻止英镑的下跌。最终,英国政府放弃了维持高汇率的尝试,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大幅下跌,索罗斯因此获得了巨额利润。

整个狙击英镑过程中,因为社会各界的舆论渲染,准确的点进出时间点,所有股民和英国政府被戏弄,快,准,狠表现的淋漓尽致。

索罗斯给英国留下的,只有各种痛苦,和各种的负债。

其实,在索罗斯洗劫东南亚的时候,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就注定了成为决战之地。香港的自由金融市场和联系汇率制度,虽然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索罗斯等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试图在香港市场上复制他们在其他亚洲经济体的成功策略。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不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索罗斯开始对港元发起攻击,通过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利用金融期货手段大量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导致港币利率急升和恒生指数暴跌。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4000多点,市场极度恐慌。此时的香港已经成为索罗斯的提款机。

当时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只会用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来维持联系汇率。这种方法虽然有点效果但是对楼市.企业和股市的打击太大,属于饮鸩止渴。因此,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也被戏称称为“任一招”。

当索罗斯拿着港币大量兑换美元的时候,防止其他人跟风投机去挤兑美元,所以要提高银行利率。因为提高利率了,一些人想要从银行贷款港元去挤兑美元的代价就大了(需要付更多的利息);因为利率提高了,一些人就会把钱存进银行,不去挤兑美元。但是也因为利率提高了,房贷的利息也提高了,人们买不起房子,房价就会下跌。随着贷款利息的增加,企业贷款的成本也会增加还的利息也增加,企业资金困难加大。

各种连锁反应下来,又导致股市下跌。香港政府的每一次被迫加息,都会加剧各行各业的负担。一直恶性循环,直到经济崩溃。

先抛空,让股市和期货都大跌,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贷,汇市股市双双获利,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

1998.8,在索罗斯前几次试水成功后,贪婪的资本家开始对香港实行最终的洗劫,拿出最强实力,誓要杀空香港,满载而归。

董建华顶着巨大压力,压上香港的一切,背水一战。

就在大战将要来的前夕,香港各个金融高手都在探索反击之路。

如果香港坐以待毙,恒生指数将会跌破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也将到最高点,香港经济就会在5天之内崩溃。曾荫权(时任香港特区政府财务司司长)说到。

大家都知道,不管涨还是跌港币对美元都是7.8:1,因为香港采用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在当时的情况下,香港要么实施外汇管制,要么宣布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脱钩。

在大家看来,香港已经回归,干脆直接宣布放弃联系汇率,但是在这个时候这样做,肯定会让所有人对港元尽失信心。楼市.股市.期货的经济环境更加恶化。

“与其让香港人民的财富落入投机家手中,还不如政府入市,调用外汇储备,放手一搏”经过艰难的抉择,曾荫权做出了这样一个大胆且永载史册的决定。

曾荫权哭了一整晚,他很清楚,现在已经没有别的路走了,只有勇往直前才可以杀出一条出路。狭路相逢勇者胜。他拿的是香港多有人民的积蓄,赌上的是整个香港的经济发展,如果失败,他就是全香港的罪人。

此时的香港政府也很清楚,以现在香港的外汇储备,是根本不可能赢过这次金融攻击的。俗话说“儿受欺负娘来帮”。中国政府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对香港进行任何形式的洗劫。此时国家队进场。

中央给出了“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朱镕基总理也说:“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这是索罗斯没有想到的。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本市场的先例,政府干预会严重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信誉。况且索罗斯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当时可以说能横扫世界绝大多数经济体系。《华尔街日报》也报道了索罗斯的狂言“香港必败”。

决战即将开始,双方都全力出手。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两位副行长也携带巨额资金来到香港,全力应战。

1998年8月14日,金融保卫战进入了关键阶段。当香港金融监管机构意识到外汇市场不过是烟幕弹,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才是主战场时,毅然决然地决定以巨额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入市干预。从这一天起,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通过“御用经纪”大力吸纳超级蓝筹股,以推高大势。截止24日,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初一之中震荡状态。

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一开始,厮杀就紧张起来。成交额19亿...29亿...一直到82亿。厮杀之紧张,金额之巨大,都到了历史之最。

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一晚,所有人都无法入睡。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

上午10点,决战开始,香港政府与索罗斯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厮杀,索罗斯抛出的无所顾忌,香港政府买入的酣畅淋漓。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厮杀的金额就高达30多亿港元。午市收市时成交金额更是高达409亿港元。

下午的战况更是激烈,对面索罗斯的疯狂抛盘,香港政府严防死守全部吃下。经过惊心动魄的4个小时,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最终以7851点结算。全天的交易金额的达到了790亿港元,创了历史最高。

最终香港政府成功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的抛售压力,打击了国际抄家,有力地捍卫了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保障了香港经济安全与稳定。索罗斯败局已定。

在这场金融保卫战中,香港政府不仅成功稳定了股市,还实现了资金的回笼,做到了“边救市,边赚钱”。此外,1998年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这些新规定包括限制做空、提高保证金、降低仓单申报门槛、缩短交割期等措施,这些措施使得炒家的资金和换汇成本大幅上升,迫使他们不得不撤退。同时,这些措施也加强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保护了香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进一步限制了国际炒家的投机行为,使恒生指数进一步飙升,最终迫使国际炒家撤退。

1999年恒生指数上升到1万点以上,香港政府赚了数十亿美元后功成身退。

经过数个月的激烈斗争,香港金融保卫战最终取得了胜利,成功击退了投机者的攻击,维护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性。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对金融风险的决心和能力,也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1.金融市场的脆弱性:这场战役凸显了开放金融市场在全球化和投机行为面前的脆弱性。它提醒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需要时刻警惕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并准备好应对可能的市场动荡。

2.汇率制度的韧性:香港能够成功捍卫其联系汇率制度,显示了在一定条件下,即使面对强大的投机压力,一个设计良好的汇率制度仍然可以保持稳定。

3.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香港政府在市场动荡时果断干预,展示了政府在必要时采取非常规措施以维护金融稳定的决心和能力。这为其他国家在面临类似危机时提供了参考。

4.市场监管的重要性:金融保卫战强调了加强市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必要性,以防止市场操纵和过度投机。

5.国际合作的需求:这场战役也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在应对跨国金融投机行为时需要加强合作和协调。

6.金融教育和意识:这场危机教育了公众和投资者关于金融市场的风险,以及个人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宏观经济因素。

7.应急机制的建立:此战役促使许多国家建立了更为健全的金融应急机制和危机管理框架,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保卫战不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一次重要挑战,也是中央政府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对香港的全力支持。朱镕基的表态和中央政府的行动,不仅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后来的香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和经济支持。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国中央政府在香港回归后,对香港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以及在重大危机时刻的坚定立场和积极作为。

现在谈起这场旷世的金融厮杀,都在赞叹当时香港政府的果决和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中央政府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香港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的香港经济依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稳健发展。

1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