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趣并非马力堆叠!宝马新世代车型将重新定义品牌“驾”值

雅珺谈汽车 2025-04-30 15:54:34

本周启幕的2025上海车展,宝马展示了多项首创新技术:从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带来的智能驾控技术,到首创BMW新世代智能超感座舱和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驱动的人机交互创新,宝马集团以前沿科技演绎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期间,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与宝马中国研发中心自动驾驶副总裁裴一凡接受了部分媒体的采访,宝马客受邀参与本次采访并与二位专家做了进一步交流探讨。

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 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

裴一凡 宝马中国研发中心自动驾驶副总裁

如今,数字化、人工智能、智能座舱等话题都热度非常高,但对宝马而言,核心价值始终是纯粹的驾驶乐趣,以驾驶为核心。那么,在电动化时代和所谓智驾时代,宝马将如何利用新世代车型重新定义品牌“驾”值?或许,答案是在驾驶乐趣和安心辅助间探索未来。

宝马新世代将驾驶动态的操控性提升至全新纬度

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谈到:「我与宝马结缘已有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我目睹了宝马在技术领域如何一步步发展。三十年前,宝马采用的是纯机械底盘,通过高度的工程学设计打造产品。十年前,宝马转向了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新型底盘系统。在过去十年中,底盘设计不断优化,联网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采用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

今天我们全面展示了新世代车型,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全新架构:新的车身架构,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新的功能架构。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在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开发了机械、机电和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如今,我们决定将这些系统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基于此,我们可以充分展现宝马多年来在驾控方面的丰富经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

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

电驱时代不是驾驶乐趣的终点,而是再进化的起点

本周,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在上海首次亮相,可实现高达18,000Nm的扭矩输出、3g横向加速度以及1.2吨下压力,动态性能逼近赛车贴地飞行的过弯极限,全面超越现有量产车性能水平。

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

作为其核心的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与全新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一道,首次实现动力传动系统和驾驶动态功能的深度融合,以不到1毫秒的精准响应,展现真正的“人车合一”,探索高性能驾趣新极限。

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强调:「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的核心目标是验证和展示BMW驾控超级大脑的能力。在一般的功能和操作系统上,很难体现出我们在功能架构上的创新。只有在具有挑战性的车辆平台上,才能充分展示BMW驾控超级大脑的潜力。BMW驾控超级大脑将首先应用到宝马纯电车上,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会在纯电车上测试它的电控系统、动力系统、新的功能等等,但是经过一定的调整之后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车型上。」

之所以要做相关的调整再适用到其他的动力系统上,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解释道:「在纯电车型上,扭矩可以瞬间线性传递,但是在油车上不一样,扭矩有个传递的过程,从发动机传到变速箱,再传到整个动力总成,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要将BMW驾控超级大脑应用到油车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以宝马品牌核心DNA命名的概念车并不会直接量产,而是作为动态高性能测试平台,测试BMW新世代车型的新功能架构和性能上限,看它在道路上是否能达到宝马预期的表现。

简言之,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是用来测试即将应用至BMW新世代量产车上的BMW驾控超级大脑。百年来,宝马品牌的DNA与魅力,在于驾驶动态控制和纯粹驾驶乐趣——将智能融入其中,可以说是本届车展宝马最大的亮点之一。

目前,BMW驾控超级大脑已在中国开启路测,将针对性测试超过70万公里中国路况,完成本土化精准调教。

宝马集团CEO齐普策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目前,首款国产BMW新世代车型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明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以BMW新世代车型为代表,宝马将全面开启强大产品攻势。2025年,宝马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2026-2027年,将推出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BMW新车。

宝马驾驶辅助:安全为先,以客户为中心

事实上,BMW新世代车型将由4个超级大脑驱动,负责4大核心用户功能——除负责驾驶动态控制系统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外,其余3个超级大脑分别负责车载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等基础功能。

因此,二位专家就驾驶辅助话题也分享了不少观点。裴一凡表示:「中国的用户心态非常活跃,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功能,希望将辅助驾驶系统用到极致。对于宝马而言,我们始终强调安全,把安全放在首位,并将用户作为所有开发和业务的中心。我们坚持“驾驶在环”原则,确保用户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按照承诺,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可预测的驾驶体验。尽管面临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克服,并能够做到。」

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表示:「宝马在驾驶辅助领域都深耕多年。关于道路安全,监管部门有许多要求,我们必须满足。在驾驶辅助技术研发中,我们一直强调以规则为基础,唯一的目标是确保车辆的驾驶体验安全可控。

过去三到五年,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然而,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像一个“黑箱子”,因为它以数据驱动,而非传统的规则导向。这意味着,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输入的数据,经过“黑箱子”的处理,输出信号来指导汽车加速、转向、刹车等操作。这种“黑箱子”效应虽然创新性强,但存在许多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因素。

相比之下,宝马的辅助驾驶系统基于“白箱逻辑”而非“黑箱算法”。每一次判断、每一次介入都清晰透明、可验证可控。这不仅赢得监管信任,更赢得驾驶者的尊重与安心。

我们可以从上到下进行分析:未来,我们既要结合创新,又要强调以规则为基础,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未来的出行解决方案。宝马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技术路径,将基于规则的解决方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我们的新世代车型中,我们依然使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主要负责用户和环境的安全,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我们用一个三角形来描述我们的理念,其中一个角是“共生系统”,即驾驶辅助系统与驾驶员是相互合作的关系。驾驶辅助不是接管你,而是成就你。我们坚持“驾驶在环”,因为真正的安全来自人和系统的共生,而不是谁取代谁。技术进步的价值,在于让人更专注、更从容、更有信心地驾驶。无论是加速、制动还是转向,都是在系统辅助下完成的,这样可以确保整个过程中的责任和安全。

正如前面所说,人工智能极具创新性,我们对其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但最好的方式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我们的两个关键词:可控与可预测。此外,我们还通过模拟系统进行了各种试验,包括邀请许多使用过驾驶辅助系统的人参与模拟试验。结果发现,使用该系统时间越长,驾驶员越容易分神,甚至分不清是自己在操控车辆还是系统在操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驾驶员可能来不及反应。

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当从辅助驾驶切换到驾驶员主动驾驶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提示。宝马在这方面做了相关设计。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发声系统,能够提示驾驶员驾驶状态正在切换、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明确的提示非常重要,而实现它其实需要进行很多深入的研究,比如音量的大小、声音从低到高的可调节设计等,这样才能及时给驾驶员明确的提醒。」

还是那句话:百年来,宝马品牌的DNA与魅力,在于驾驶动态控制和纯粹驾驶乐趣。但宝马不认为驾驶辅助和驾驶乐趣之间存在矛盾,正如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所言:「在大城市里车流非常密集的情况下,驾驶员通常更倾向于自己驾驶。但如果离开了车流密集的环境,就可以通过驾驶辅助系统(ADAS)来享受更轻松的驾驶过程。

在很多场景之下,驾驶员更希望享受高动态驾驶带来的纯粹驾趣,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关于驾驶辅助系统在什么场景下可以使用,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选择和考量。对于我们来说,宝马的驾驶动态控制和纯粹驾驶乐趣是品牌的核心DNA,我们会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驾驶辅助系统中。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驾驶动态控制都将是宝马长期坚持的领域。比如在中国,很多山路道路崎岖,这种情况下肯定不能使用辅助驾驶。」

裴一凡亦强调:「在城市里可能会使用辅助驾驶,但一旦切换到自己驾驶的状态,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操控车辆,这种操控带来的全新情感体验和愉悦感是无可替代的。」

写在最后:

「智能加持,驾趣升级」,是宝马在上海车展交上的答卷,百年动态调校经验加上智能算法赋能,在马力易得的时代里,这些努力都将致力于为热爱掌控方向盘的驾驶者呈现“人车合一”的高境界,同时也致力于让驾驶辅助成为值得信赖的伙伴,而非剥夺驾趣。

那么,你心目中未来的宝马,将是怎样的存在?

请留言 评论

0 阅读:15

雅珺谈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