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当一家人准备出门时,发现孩子还没有收拾完毕,于是你大声呵斥:
“你怎么就知道墨迹,就你这样子啥也做不成。”
孩子听完撅着嘴一言不发,你看了之后更加生气,上前继续冲他一顿责骂。
如果你换一种态度,轻声细语地说:
“新的一天新的启程,我相信你也非常期待,加油!”
其实类似的生活场景还有很多,如果让你选择,想必肯定会选择温柔有爱的言语,而不是讽刺、否定与挖苦的负面言行。
言语,不仅是能够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更能在日常的沟通中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影响他们的人生观。
正因为如此,唯有好好说话,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才能让他们未来更有出息。
与之相反,以下这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去说,因为它们百害而无一益,只会深深刺痛孩子的心。
1负面标签的话
有句话说:
“父母无形之中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就是对他们心灵巨大的创伤,会让他们慢慢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负面标签是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这些词汇会加深自己对缺点的认同,久而久之会陷入到自我否定中,不仅让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也会变得更加自卑懦弱。
有些父母总是动不动就对孩子说“胆小鬼”、“没出息”等等标签,以为只是随口一说,完全没有意识到说来说去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看过一个报道,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演员,说自己其实是个自卑的人。
主要原因是自己童年时期,母亲总是说他笨,从来不会正面肯定有直接关系。
哪怕当时他心中有演员梦想,母亲听到后也是极力否决,说他是“痴人说梦”。
一直等到他真正成为演员,也有了自己的作品,可是母亲依然觉得他的影视剧“很难看”。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自己依然无法摆脱这些负面标签的影响,当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时依然会感觉到自卑,自信心时常动摇。
父母喜欢贴负面标签的行为,一定要停下来,这不是激励,而是对孩子最坏的打击。
自己要谨言慎行,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与认可,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我,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2伤害孩子自尊的话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中写道: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采取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与孩子进行私下沟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错误,而非在众人面前严厉斥责。”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错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声斥责,什么话难听就会说什么,丝毫不会顾及孩子的自尊。
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是想到当孩子犯错时,自己能够及时地制止,完全没有意识到表面是为了孩子规范孩子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错误教育方式。
越是对待孩子,越应该给予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能够重新找回尊严,最终可以实现自我的救赎与成长。
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成长的过程中注定会留下错误,但是你越是粗暴对待,越不会让他们感受到是自己错了,随着年龄的长大反而会与父母顶撞,甚至还会故意犯错。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守着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孩子时,他没有采取粗暴直接的方式当众斥责,而是以自己的柔软之心去感化他们。
每个孩子都能在错误中及时改正与成长,他们需要的是温暖的引导与理解,从来都不是不顾自尊的羞辱与痛骂。
正因为如此,一定不要对孩子去说伤害自尊的话,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年纪小无所谓,而是应该沟通时要孩子感到爱与尊重。
3控制欲太强的话
诗人纪伯伦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这个道理,明白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是一个引导者,绝对不是成为孩子人生的掌控者,让他们处处安排自己的喜好去生活。
正因为如此,一定不要对孩子说控制欲太强的话,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只会带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们的人生变得黯淡无光。
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最后郁闷地想要寻短见,就是因为母亲长久以来对自己的控制离不开,动不动就说“妈妈为了你好”、“你听我的就对了”……
原本英子体谅母亲的不易,积极努力学习,但是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要听从母亲的安排,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
母亲从来不会对她说一些商量的言语,而是习惯了用命令去说一些控制欲满满的话:
“你就应该这样做”、“你的选择是错的,我让你选择什么就选什么”
英子原本对于天文非常热爱,但是却被母亲无情否定,甚至还一顿批评,最后长时间的压抑让自己产生的了轻生的念头。
作为父母,都是想要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孩子打造出一条完美的人生之路,于是习惯了去说太多控制欲满满的言语,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也没有意识到这条路到底是否适合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兴趣与追求,而不是非要复制父母的人生。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与尊重,以更开放与包容的心态让孩子去选择自己的路,即便风雨兼程,也胜过被安排的一生活得更精彩。
愿你能够好好说话,用爱代替伤害,多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暗示,才会更有助于成就他们想要的人生,在自己的世界里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