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的隆中对失败了,而毛主席在窑洞想的持久战就能成功?

轮回历史 2024-08-27 21:21:13

诸葛亮提《隆中对》的时候,正束发读诗书,躬耕于南阳,提出三分天下的观点。主席写《论持久战》的时候,同样也是在窑洞中,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比如:《共产主义原理》《反杜林论》《哲学与生活》《社会学大纲》等,甚至还专门研究了西方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综合各种情报体系,得出了抗日战争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结论。

可最终的结局是,《隆中对》失败了,最终霸业不可成,汉室难再兴。虽说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但成败还真的是在人谋。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称道的军事战略经典,几乎没有人怀疑过诸葛亮是神机妙算的战略天才,只有毛主席认为《隆中对》的战略谋划是错误的,这是蜀汉不能夺取天下的根本原因。毛主席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是指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蜀汉将有限的兵力分成益州本部以及荆州关羽所部,最终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吴偷袭得手。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是指关羽镇守荆州、刘备进攻东吴、诸葛亮北伐中原,这三次分兵大战,都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实力。

毛主席是非常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在他的军事指挥生涯中,从来都是强调:“作战必须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而且多次孜孜不倦地反复向党内说明这个战略思想的重要性。1946年4月19日,毛主席写下《集中优势兵力在四平南北地区举行数次大的战役决战》,提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于四平南北地区举行数次大的战役决战,才能解决问题。”;1946年9月16日写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为中央军委的指示发给各部队,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

《隆中对》为什么会失败?正如陈寿在《三国志》评价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不得不说,确实如此,诸葛亮是政治能手,但奇谋为短,用兵非其所长,他提出的《隆中对》在大的战略方向没太大问题,但军事上的分兵,为《隆中对》最终不能实现埋下了伏笔。

《论持久战》为什么会成功?

一是毛主席在窑洞里面阅读大量书籍,综合各种可靠情报,其逻辑论证的事实非常充足;诸葛亮虽然有很多人脉,有徐庶、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等为他提供情报,但情报体系覆盖有限,不如我党的团队情报体系。

二是毛主席的军事天赋,绝非诸葛亮能比,应变将略,绝对是毛主席所长,《论持久战》绝非《隆中对》那样只是夸夸其谈的战略布置,而是有具体的军事策略方法,比如《论持久战》就提到:“在战斗形式上,主要地就是采用包围和迂回战术,因而便须集中优势兵力。所以,集中兵力,采用包围迂回战术,是实施运动战即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之必要条件。然而一切这些,都是为着歼灭敌人之目的。”这段话明确地提出了要集中兵力,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体现。

《隆中对》和《论持久战》都是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战略构想,两者相隔1800多年,后者是前者在战略思想深度上的进一步强化,方方面面考虑得更为周全。可以说,《论持久战》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阳谋”,后续的战略发展、战术执行就好像毛主席已经设定了电脑程序一样,完全按照他的预想进行,日本人毫无办法破解。

2 阅读:140

轮回历史

简介:文以载道,史可明鉴,诗能言志,乐且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