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好,录取分数低,这所高校才是高考生高性价比的选择

觅风评教育 2025-02-17 05:31:32

对大多数普通高考生来说,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本科毕业后能找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也不用去卷考研。其实,这一类高校并不少,只要多去了解,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成都工业学院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成都工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去向落实率高达92.66%,2022年届为93.29%,2021年届为94.28%。

再来看学校2024年高考录取分数,在陕西省二批次理科,学校最低投档分数470分,最低64745位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类,最低分479分,最低位次58581,其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最低478分,最低59266位次;电子信息类最低475分,自动化472分,通信工程、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均在470分左右,专业之间分数差距不大。

成都工业学院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地域辐射力强、行业资源丰富、产教融合深入。

地域就业集中度高该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高度集中于成都(占比39%)和北京(17%)。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达,为工科生提供了大量对口岗位;而北京则是央企总部和科技企业的聚集地,部分毕业生通过校招进入大型国企或科技公司。

行业背景深厚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13年成立的四川实业学校,曾隶属国家电子工业部,长期深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领域57。这种行业基因使其与长虹、京东方、华为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部分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课程设置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畅通。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作为四川省“厅校共建”试点高校,学校推行“技能型本科”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项目。例如,宜宾校区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从大二起参与企业项目,毕业即可进入合作企业工作。这种“入学即就业”的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还源于其独特的办学传统与定位。“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贯穿培养全程,这种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另外,学校的专业设置紧扣产业升级,近年来,学校新增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金融科技等专业,并依托宜宾校区布局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方向。这些专业既符合国家战略,又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高度契合,进一步保障了就业前景。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成都工业学院的走红折射出考生择校观念的转变——从盲目追求“名校光环”转向注重就业实效。其“低分高就业”的优势,既得益于对区域经济的精准服务,也离不开百年工科底蕴的支撑。对于分数有限但渴望稳定就业的考生而言,这所院校无疑提供了一个务实而可靠的选择。成都工业学院凭借“就业率高、录取分数亲民”的特点,成为普通高考生高性价比的选择。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