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固有认知里,师范类高校就是培养师资力量的,工科专业即使有,也不被大多数认可。但当你认真了解后,固有认知会被打破,容易抓住大多数人不了解机会。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就是师范院校的典型代表之一。

了解南师大的工科学科实力,还是要从学校的办学历史说起。南师大工科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原隶属于化工部,在能源、化工等领域拥有扎实的行业基础,其毕业生曾长期服务于化工部直属企业,就业口碑良好。并入后,南师大以此为基础成立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和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填补了工科空白,并逐步构建起以能源动力、电气工程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南师大通过引进国际顶尖学者,显著提升了工科领域的科研水平。202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鹏教授加盟南师大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其团队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开发了模块化微电网集成技术,学校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的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此外,南师大工科学院还通过“111引智基地”等项目,吸引了一批海外院士及高层次专家,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引入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等,为工科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国际化视野。

南师大软件工程是工科领域的“明星专业”之一,依托江苏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师资团队包含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委员、ESI高被引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实验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毕业生就业率常年接近100%,多数进入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

南师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GIS)依托全国首个地理科学学院,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并整合了遥感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方向。该专业与华为、百度等企业合作紧密,毕业生可从事智慧交通、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平均月薪超万元。同时,学校通过“双一流”学科地理学的辐射效应,推动GIS与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南师大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号召,通过学科交叉创新、科研平台升级、产学合作深化等举措推动工科跨越式发展,例如学校通过聚焦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正逐步打破固有印象。例如,软件工程与地理信息科学已形成品牌效应,能源与电气学科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影响力。

南师大高考录取分数参考,2024年在陕西省理科,地理科学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587分,12013位次;,国家专项计划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最低565分,17916位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81分,13480位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76分,14713位次;自动化547分,23840位次;能源动力类546分,24815位次。如果有国家专项计划报考资格,选择这些工科专业的性价比很高。

南京师范大学的工科虽非传统强项,但其通过历史积淀、人才引进与特色学科建设,已在多个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对于有志于投身新能源、智能电网、软件工程或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学生而言,南师大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