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语“女婿不上娘家床,外孙不拜外公坟”,这听着有些令人诧异,先不说听上去有些不成体统的前半句,这后半句也似乎有一些不近人情,那么这句来自农村老人的建议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借着这句话来聊一聊农村民俗文化,创作不易您的点赞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在我们的正常思维中,女婿身份很特殊,对于自家父母来说他是亲儿子,对于老丈人家来说他也算半个儿子,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爱,其实倒也不是想表达女婿本人有多优秀,老丈人家之所以要把女婿当成半个儿子,想办法对她好,主要还是为了女儿的将来,毕竟自家姑娘以后唯一的依靠就是丈夫了,既然如此怎么还会出现“女婿不上娘家床”的说法呢?想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咱们还得从以前的社会背景说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怕时至今日很多地方还是会有这样的观念,女儿嫁了人就属于夫家,本质上跟娘家已经没有太多关联,最重要的是女儿会把更多的关注都放在夫家和自己的小家庭上,恐怕也没有太多精力来赡养自家父母,因此女儿和女婿就成了外人,即便是他们回门看望老人,基本上也不会留宿,最多也是吃顿晚饭就得赶紧回自己家了。
“女婿不上娘家床”意思是无论多晚都不会在娘家过夜,这是旧社会的一种习俗。放到现在社会也难免写的有些不切实际,假如女儿女婿从大老远的地方赶回来,父母真的会让他们吃顿饭就走嘛,肯定得多留几天呀,所以说前半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太符合现状,至于这下半句“外孙不拜外公坟”核心思想和上半句其实差不多,既然女儿都已经变成外人了,那么女儿生的孩子也就是外孙,肯定也会成外人。哪怕孩子和外婆外公是有血缘关系的,在农村习俗里上坟祭拜祖先事件隆重的大事,只有本家人才可以参加,本家人是什么呢?就是逝者的儿子儿媳家孙等等。女儿女婿和外孙通通都算外人,对于一些思想比较守旧的人来说,如果让外人出现在祭祖仪式上,是家门不幸的表现,说明自家人都不在了,才会让外姓人上场,如果让左邻右舍知道的话,肯定会觉得这家子孙不孝顺。不过凡事也有些例外,一些思想开朗的家庭也不会在乎什么家孙外孙,只要是孙儿哪都喜欢,这些老人以后逝世,肯定也希望孙儿都记住自己。而不是因为一些陈旧的规定无法参加祭祀活动好了。
那对于这句俗语,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感谢您的阅读和点赞,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